黄浦江边的迷彩色
——走进武警上海市总队执勤第二支队执勤十八中队
光明网讯(见习记者董大正图/文)望着眼前的东方明珠塔,李成龙深吸了一口气。1993年自己和家人迁到上海时,这里还没有这座塔,转眼间,上海中心大厦、环球金融中心拔地而起,浦东早已不再是记忆中的“黄土地”。
“上海中心大厦是世界第二高的建筑了,这种大楼在老家可见不到。”来自陕西靖边的小虎是个淳朴的新兵,他和很多人一样,面对上海的繁华常觉得“梦幻”。
身披迷彩色,守护这片举世瞩目的经济新区,指导员李成龙与武警上海市总队执勤第二支队执勤十八中队的战士们一起扛起了责任。
执勤
融入这座城
脚下是泥泞的土地,身穿绿色军装的老兵正在用大锤打桩,身后建筑的主架构已初具规模。这张泛黄的照片记录了浦东发展初期的状况。李成龙记得,儿时从浦东到浦西要1块钱,从浦西到浦东却只要5毛钱,很多人都不愿意越江来这边生活。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武警上海市总队执勤第二支队执勤十八中队接到一纸命令进驻浦东,负责这里的勤务。
手挑肩扛搭瓦房、没有自来水打口井取水、雨天买不到菜就吃红薯,在一米多的杂草地里站岗,哨兵下来浑身是包……没有勤务时,李成龙愿意到中队图书室看些老照片,一边看一边回忆老班长讲过的故事——“那时候浦西发展的更好,大家是背靠繁华守着寂寞,老乡都说我们是去大上海当兵,他们可不知道,这地方还不如县城呢。”
艰苦的日子没有持续多久。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上海浦东搭上了发展的快车。26年,李成龙眼见一条条大道四通八达,一座座高楼平地而起,成为“浦东速度”的亲历者和见证人。期盼已久的繁华来了,考验也随之而来。
在一次执行任务时,坐在车上的中队长周翔一面作部署一面观察队员的状态,靠窗的一名正在发呆的小战士引起了他的注意,任务面前开小差是大忌,周翔却默不作声。事后,他想摸一摸那名年轻战士的心思,考虑到领导的身份可能会给对方压力,便请老兵胡恩江去打前站。原来,那位小战士来自农村,入伍后第一次来到繁华的上海,面对窗外林立的高楼和叫不出名字的国际品牌,小战士既兴奋又迷茫,他觉得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又觉得出身卑微不知所措。
这是初来“魔都”的战士都需要过的心理考验,周翔明白,这种事情着急不来。他一面带着战士们参加日常训练、执勤,一面与指导员李成龙商议稳定军心、激励士气的办法。
我们守护浦东,也生活在浦东,为什么不合理利用这里的资源呢?很快,二人找到了良策——在“拥军优属”大环境下,一批批行业领军企业、单位走进中队,一场场精心设计的军民共建活动拉近了战士们和浦东的距离。
战士们大多来自农村,对于法律、财务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然而优质的律所、银行在上海浦东随处可见,就这样,一流律师走进军营,为战士家属在老家遇到的问题提供良策,人回不去但金点子一刻也不耽搁;银行经理帮助战士掌握理财知识;大学教授为大家讲述识别各类诈骗的方法;培训讲师教官兵学习英语……成长中,战士们渐渐爱上了这座城,开始从“一味羡慕”变为“融入生活”。军心稳定了,战斗力随之而来。
集结
守好这班岗
没过多久,周翔和李成龙又遇到了新状况。
“当兵就要当尖兵,不怕流血和牺牲”,这是很多血性男儿进入军营的信仰,然而,繁华的上海浦东并未给战士们太多战斗机会。祥和环境却也让不少战士的一腔热血无处施展,“站和平哨”、“每天都是整理内务”的声音似乎在军营里弥散。
这时候,一次虽不危险却也惊心动魄的社会救助为武警上海总队执勤第二支队执勤十八中队的战士们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武警同志、武警同志,我们有一位同事晕倒了,可是车开不出去!”一日,战士王洪明像以往一样在执勤点站岗,身后的求助声让他心头一紧,回过身来,坐在轿车驾驶员位置的男子正焦急地呼喊着。原来,上海期货交易所的一名员工突发疾病晕倒,需要立刻就医,可地方车辆被堵在车流中动弹不得,王洪明当机立断,驱车在应急车道上开道。警笛声伴着执勤车一路轰鸣,很快开辟出一条生命之路,原本15分钟的路程也在5分钟左右结束,男子及时得到了治疗。
当王洪明回到中队后,队员们像看功臣一样看着他,大家为自己的战友救下一条生命而自豪,更为自己有事可做感到高兴。这样的氛围被周翔看在眼里。
“我们并没有生在一个和平的世界,而是生在了一个和平的国家”,这句曾在网络上热传的话道出了武警官兵的心声,借着“羡慕别人有事可做”的东风,周翔等人开始研究部署“由硬目标向软目标靠近,靠前值守”的新思路。
从守护东方明珠塔、金融中心等固定目标,到深入学校、商场等事故易发场所,巡逻路程远了、哨卡离群众近了,中队官兵可做的事情变多了。一个巡逻车组一天最少行驶50公里,两天就要加一次油,战士们休息的时间少了,但使命感与荣誉感更加强烈。
“任务紧的时候我们一天可能要连续执勤12个小时,与人交流、为民服务的机会也多了,协助公安抓捕逃犯、帮人找回丢失钱包、寻到走失儿童,事情虽不轰轰烈烈,但官兵们却感受到了军民鱼水情”,战士黎小龙非常激动,“虽然累,但战友们都觉得很充实。”
巧用“黑科技”
“陆家嘴观景平台有一男子意图自杀,立即前往救援!”辖区内所有重要区域的实时画面都会被集中投送到中队勤务值班室的大屏上,周翔发现异常情况后果断下达了作战指令,班长易锦祥立即带领处置组赶赴现场。
“请你不要冲动,生命只有一次,有什么事都可以和我们说,我们帮你想想办法……”武警官兵一面劝阻轻生男子,一面在下方做好保护措施,男子最终走出心理阴影,避免了悲剧发生。处置之后,队员通过对讲机和4G动态勤务管控系统将处置过程传送回中队。
“报告指挥中心,发现一名可疑人员,请后方进行核查。”哨兵张晨曦在执勤时通过人脸识别功能发现了异常,后方迅速确认反馈,一次险情及时排除……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科技创新助力浦东破茧成蝶,也给予了身处浦东的武警上海总队执勤第二支队执勤十八中队新的武装,在各类“黑科技”的支撑下,中队实现了勤务动态管控。
从初到繁华上海的“乱花渐欲迷人眼”,到气定神闲的坚守岗位;从“每天整理内务”的困惑,到走进群众帮助他们解决力所能及的难题;从固定站哨、移动执勤的传统方式,到借助科技手段提前发现人群中的不安因素,武警上海总队执勤第二支队执勤十八中队官兵在奉献中迅速成长,成为黄浦江边让百姓安心、让政府放心的迷彩色。
在上海,有很多支队伍和他们一样,见证了繁华、也守护着繁华,他们用忠诚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送出最美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