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巴尔蒂尼:现代战略轰炸机设计先驱
首页> 军事频道> 军情集锦 > 正文

巴尔蒂尼:现代战略轰炸机设计先驱

来源:解放军报2021-02-19 09:3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巴尔蒂尼中年时期的照片。资料照片

  前不久,在俄罗斯著名的水上飞机科研机构别里耶夫设计局,一座铜像揭幕仪式隆重举行。铜像主人是罗伯特·巴尔蒂尼。他传奇的一生重新浮现在人们眼前。

  他是苏联“天才设计师”,曾设计出60多款战机,可收放式起落架、鸭翼、翼身融合等现代战机常见的设计布局,都是最早出现在他的飞机设计图纸上。然而,他却是众人眼中的“失意者”,在他50多年的飞机设计生涯中,因设计理念太过超前,竟没有一款战机实现量产。原因在于,他设计的飞机别具一格,无论是气动外形还是飞行方法,颠覆了当时人们对飞机设计的传统认知。随着时光流逝,人们才渐渐意识到那些看似天马行空的设计中,蕴含着多少智慧的火花。

外貌奇特的VVA-14水上飞机。资料照片

  他被誉为“天才设计师”——

  一生设计出60多款战机,款款都具有超前的设计理念

  战略轰炸机,研制难度大,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才能独立研制。提到现代战略轰炸机先驱,有一个名字是绕不过去的,他就是巴尔蒂尼。

  时针拨回到20世纪50年代初,喷气式战机刚崭露头角。此时,A-55超音速远程轰炸机设计方案,已形成在巴尔蒂尼的案头。

  40多年后,巴尔蒂尼的学生、知名飞机设计师西蒙诺夫在高校为航空专业学生授课,仍津津乐道于老师的超前设计——翼身融合和小展弦比后掠机翼,减少了雷达反射截面和空气阻力;机头两侧安装的一对水平尾翼鸭式布局,大大提升飞行的灵活性,在多款第三代、第四代战机上得以运用……

  然而, A-55方案并不被苏联航空工业部领导看好,原因是设计方案和指标太过超前,“太过冒险,难以承担失败的后果”。

  设计方案石沉大海,巴尔蒂尼并没有气馁。他继续改进,两年后,又拿出了全新的A-57轰炸机方案。A-57安装了雪橇式起落架,在跑道遭到敌机袭击后仍能起飞,大大提升了战机实战中的生存能力。

  为增加方案通过率,巴尔蒂尼主动提出愿意在知名设计师米亚西舍夫的领导下进行研制。然而,苏联航空工业部领导却以“机翼面积过大,容易被敌雷达发现”为由,再次将其方案打入“冷宫”。

  虽然巴尔蒂尼的方案没有通过,但30年后世界上最大的超音速轰炸机图-160横空出世,让世人仿佛看到了A-55/57轰炸机的影子——减小空气阻力、提升机动性的翼身融合和小展弦比后掠机翼设计,这不正是A-55/57轰炸机的首创设计么?A-55/57的设计方案没有被湮没,它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得以延续。

  在图-160首飞成功庆祝会上,首席飞机设计师布里兹努克深情地说:“我们不能忘记一位卓越设计师在超音速轰炸机领域的有益探索,他的名字叫巴尔蒂尼。”

  作为现代轰炸机的设计先驱,巴尔蒂尼却不是任何一款战略轰炸机的总设计师。他的一生设计出60多款战机,款款都具有超前的设计理念。

  20世纪20年代末,苏联工业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正式实施——从落后农业国向强大工业国跨越,巴尔蒂尼激动地说:“只有最先进的战机才配得上我们伟大的国家。”

  当时,受制造工艺限制,战机仍以木质为主。巴尔蒂尼敏锐地提出,随着动力和武器系统的发展,金属飞机才是未来发展趋势,提出要制造一款单翼钢制飞机,这就是钢-6技术验证机。

  为了让钢-6飞得更快更灵活,巴尔蒂尼反复试验、修改设计。一次骑自行车的经历,让他获得创新灵感,研制出自行车式起落架,这也是世界上第一种可收放式起落架。他还利用气化冷却系统代替传统的水散热器,减小起飞重量和气流阻力。

  钢-6首次试飞速度就达到420千米/小时,成为当时世界上飞得最快的战斗机。尽管钢-6没有作为一个独立型号列装,但其中的宝贵技术在苏联主力战机上得以应用,对此后二战东线空中战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是众人眼中的“失意者”——

  他没有一款战机实现量产,却带出了一批享誉世界的航空设计师

  20世纪30年代末的一天,一架崭新的钢-7飞机,在英雄飞行员舍巴诺夫的驾驶下在莫斯科一处机场缓缓降落。5000公里的超长航程和4吨载重均创造了当时世界纪录,成为活塞式运输机时代的巅峰。

  然而,设计师巴尔蒂尼还没来得及品尝成功的喜悦,噩运就悄然而至——1938年,苏联肃反运动进入高潮,来自意大利并在一战中当过俄军俘虏的巴尔蒂尼被迫入狱。

  铁窗生涯,并没有磨灭巴尔蒂尼对先进战机的向往。与失去自由相比,巴尔蒂尼更担心离开自己挚爱的飞机设计事业。他与狱友斯捷奇金、图波列夫、哈尔拉莫夫在狱中一起组建了著名的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第29中央设计局。

  1941年冬,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爆炸声不时响起,城内人心浮动,监狱传来要向东撤退的消息。他的一个个狱友得到释放,重新担任厂长、总设计师等要职。

  然而,巴尔蒂尼仍坚守在监狱里,并研制出一款超音速战机。这款后来被命名为“R”的超音速歼击机,科技感十足——4台液体火箭发动机可以让飞机实现超音速飞行,红外雷达可以让飞机在更远处发现敌人,飞翼式布局大大提高了飞行灵活性。

  当时,美国和德国也在研制类似动力的飞机。“R”型歼击机在关键指标上远超美、德,如果能够服役,有望支撑苏军在空战中掌握主动权。遗憾的是,忙于现役战机生产维修的苏联航空工业部,无暇顾及这一超音速歼击机设计方案。晚年时,儿孙问他牢狱生活的经历。巴尔蒂尼只字不提生活的磨难,只是很惋惜地说:“如果‘R’型歼击机能够服役,那将是一款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先进战机。”

  时隔半个世纪后,采用飞翼式布局的B-2隐身轰炸机横空出世,巴尔蒂尼早已辞世,“R”型歼击机终于在大洋彼岸收到遥远的回声。

  对巴尔蒂尼来说,挫折和磨难就像成长路上形影不离的朋友。1915年,刚满20岁的他作为意大利空军飞行员,来到俄德战场,第一次空战就被俄空军击落,成为俘虏。被释放后,他先后在意大利米兰工学院、罗马飞行学校深造。1923年,当他投奔苏联而来时,苏联的航空工业刚刚起步。机构调整频繁,他辗转于多家设计单位,多个设计作品也在变动中流产。在旁人眼中,巴尔蒂尼是一个“不懂变通”的人,他不会按照领导的喜好、遵从航空领域权威指示去设计作品,因此屡遭碰壁。

  但他没有放弃对尖端航空设计技术的探索,还带出了一批享誉世界的航空设计师。巴尔蒂尼是西蒙诺夫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位老师,他发现这位年轻设计师在战斗机研制上的天赋和潜力后,推荐给好友苏霍伊。西蒙诺夫不负厚望,在苏霍伊去世后,完成一代名机苏-27的设计。

  巴尔蒂尼是第一个提出“红色飞机”概念的人,他也为自己是“红色飞机设计师”的身份自豪一生:“每隔15年,人体细胞就更新一次。我在苏联已经工作和生活了40多年,我的全身流淌着的不是意大利人的血液,而是红色苏维埃人的血液,我感到十分荣幸和自豪。”

  他设计的飞机别具一格——

  想象力丰富、大胆创新,是他最鲜明的标签

  前不久,在一份国外航空发烧友整理的人类最怪异飞行器排行榜上,苏制VVA-14水上飞机名列前茅。背负式发动机和短粗厚重的机翼,两侧机翼下方吊着巨大浮筒,驾驶舱短而狭窄,整机造型像一只巨大的海龟。

  这个如同怪物的飞机能飞吗?事实上,它不仅能飞,而且在人类水上飞机和地效飞行器的研发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不少内行一看便知,这是巴尔蒂尼的设计风格。1960年,为应对美国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威胁,巴尔蒂尼奉命研制一款用于反潜的水陆两用飞机。此时,他已是60多岁的老人。此前设计的飞机没有一款顺利走下生产线,图波列夫等好友善意地提醒他,这次老老实实地设计一款常规飞机交差了事,不要玩新花样了。

  面对好友劝告,巴尔蒂尼不予理睬。经过调研,他下定决心设计一架集水上飞机、地效飞行器、快艇于一身的超级反潜机,可以在陆上、水上和雪地上起降。

  那段时间,巴尔蒂尼带着设计小组反复修改设计图纸。在进行风洞试验时,他每次必到场,亲自观察不同气动布局下飞行状态的变化。

  1972年9月,里海的水面波涛汹涌,在一片质疑声中,VVA-14从水上腾空而起,在雷达难以探测的低空海域,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向目标前进,又迅速提升高度,飞向了万米高空,展示了出色的飞行性能。

  “首飞取得圆满成功!”年近八旬的巴尔蒂尼,看着他最年幼的“孩子”在水上安然降落,心中百感交集。60多年前,年少的他亲眼见证法国设计师布雷里奥驾驶自己设计的飞机,完成人类首次跨越英吉利海峡的飞行。从那时起,设计飞机的梦想在他心中萌发。而今,这款别具一格的战机终于可以为他大半生的逐梦之旅画上一个句号了。

  同样从事特种飞机设计、以雅克系列垂直起降飞机名垂史册的雅科夫列夫,看了VVA-14飞行的录像,激动地说:“他是我们这一代设计师想象力的巅峰。”

  遗憾的是,在飞机改进过程中,巴尔蒂尼与世长辞,项目随后搁浅。但他发现了利用地面效应实现贴近海面飞行的全新飞行模式,大胆提出了采用双体机身的2500吨级地效飞行器的设想。10年后,搭载6枚重型超音速反舰导弹的400吨级“鹞”号地效飞行器亮相里海,被西方媒体称为“里海怪物”。

  在很多航空爱好者和战机发烧友眼中,巴尔蒂尼是一个“来自未来”的人。纵观他的一生,想象力丰富、大胆创新,是他鲜明的标签。对那些思想保守的设计师而言,巴尔蒂尼的设计离经叛道甚至犹如天方夜谭。然而,从世界上飞得最快、最高的歼击机米格-25,到人类航空史上最大的实用型飞机安-225,从世界首架以低温液态氢为燃料的试验飞机图-155,到世界上第一款能进行超音速飞行的喷气式垂直起降飞机雅克-141……正是有了像巴尔蒂尼这样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创新精神,才有了一架架技术超前的战机相继诞生,创造了苏俄航空工业的百年辉煌。(杨元超 李向阳)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美国总统拜登

  • 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揭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一声战机轰鸣划破长空,一柄银色利剑直冲天际。此次歼-35A敢于摘掉面纱公之于众,不是因为它不再神秘,而是因为它拥有基于实力、能力、国力上的强军自信与大国自信。
2024-11-15 09:20
我国科学家目前已完成八条全球主要海沟深渊的载人深潜科考,创造多项世界载人深潜作业和科考新纪录,在深渊深海地质、生命与环境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重大发现和科考成果。
2024-11-15 09:16
我们必须坚持科技创新的战略先导地位,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抢占先机,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中赢得主动权。
2024-11-15 09:12
该项技术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东莞磁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完成。
2024-11-15 09:12
120公斤推力级涡喷发动机KP12可配装多用途无人机开展灾情监测、空中消防、物资投送、通讯中继等。
2024-11-15 09:11
可满足海洋、减灾、气象等多个行业的业务需求。
2024-11-15 03:20
日前,《细胞》杂志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严建兵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玉米籽粒脱水的分子机制,为快脱水宜机收玉米品种的培育奠定重要基础,我国宜机收玉米品种培育有望进一步“提速”。
2024-11-15 03:20
日前,北京理工大学张军院士团队首创片上光谱复用感知架构,自主研制了国际首款百通道百万像素高光谱实时成像器件,其光能利用率创造了世界纪录。相关成果日前在《自然》期刊发表。
2024-11-14 04:55
中国石化在天津南港正式投用国内首座冷热能互换站,年处理能力超260万吨。
2024-11-14 05:05
13日,全球首个吉瓦级海上光伏——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山东垦利100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首批光伏发电单元成功并网,成为全球率先成功并网的最大海上光伏项目。
2024-11-14 05:05
当前,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扎实,农业现代化正向纵深迈进,更需要铆足干劲、再接再厉,大力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2024-11-14 04:45
北京大学郭雪峰教授、山东大学李延伟教授和北京大学莫凡洋教授等联合研究团队,通过在芯片上对开环易位聚合反应的在线调控,实现了单个聚合物的精准合成,有望为聚合物材料精准制造与有机合成领域带来革命性进展。
2024-11-14 04:55
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工程师认证制度,应从我国实际出发,形成一个由政府人才综合管理部门主导,由产业部门、企业、院校、工程界和专业社会组织紧密合作、合理分工的治理体系。
2024-11-14 04:55
近日,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南非最大的可再生能源项目——红石100兆瓦塔式熔盐光热电站顺利实现并网发电。
2024-11-14 06:10
世界气象组织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期间发布报告说,2024年有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2024-11-13 09:47
在刘汉龙指导下,肖杨凭借在微生物加固土体力学领域的丰富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24-11-13 09:46
到点自动发车、区间自动运行、到站自动对标停车、车门站台屏蔽门联动开启……京张高铁在全球第一次实现了运营时速350公里的有人值守自动驾驶。
2024-11-13 09:40
中欧科技合作“龙计划”2024年海洋遥感高级培训班日前在海南三亚开班。在11日上午举办的开幕式上,近30位国内外遥感领域知名专家和近60位来自海洋遥感领域优势科研院所与高校的青年科研人员共同参加活动。
2024-11-13 09:39
近年来,北京涌现出一批新能源、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先进制造等领域的高科技民营企业,目前已逐渐形成技术和品牌优势。
2024-11-13 09:40
记者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获悉,在12日开幕的第十五届中国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航天局“中国军工”“中国航天”展台亮相。
2024-11-13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