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演训要多些“意料之外”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视点 > 正文

演训要多些“意料之外”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1-04-27 17:4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近日,火箭军某部在接收新型野战通信车返营途中,突然遭遇“敌机”袭扰。面对意外特情,官兵们依靠平时训练的战法见招拆招,成功抵御多波次火力打击。这场“战斗”引发官兵热议,许多官兵认为,日常演训中应该多些“意料之外”,少些“提前通知”,“意外”多了就不会意外,才能真正练出战斗力。

  战争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领域”“人类任何活动都不像战争那样,给偶然性这个不速之客留下这样广阔的天地”。敌人不会因你没有准备就停止进攻,战争也不会因你还不适应就延迟爆发。平时不适应“意料之外”,战时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就只能被动挨打、受制于人。火箭军某部正是把各种“意外”情况融入平时训练,才能在面对“突袭”时应对自如。

  谁研究战争、洞悉战争,胜利就青睐谁、眷顾谁。战将粟裕,是公认的研战高手,他思维缜密,一刻不停地想着如何攻防、如何制敌,一生屡打胜仗,被誉为“常胜将军”;新时期的指挥员满广志,把全部精力用在思战谋战上,谈起外军对手心明眼亮,说起战法训法兴趣盎然,成为闻名全军的“蓝军旅长”。未来信息化智能化战场,虽然趋向透明,但各种意外情况依然大量存在,千篇一律的排兵布阵无法打胜仗,照搬书本上的过去战法难免打败仗。这提醒我们,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只有平时多想特情、多练特情,少些“套路”,让“意外”都在意料之中,才能处变不惊、应对有法。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战场博弈同样最讲究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多让对手感到“意外”,自己才会少些意外。所以,如何驾驭战争中的“意想不到”历来考验着指挥员的智慧与胆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法根本不认为德国人会从森林密布、道路难行的阿登山区突破,因为这里不便于坦克行动。然而当德军A集团军群的装甲部队出其不意地穿越阿登山区,绕过马其诺防线时,英法联军立刻陷入极其被动之中,变得束手无策,只能听任失败的到来。1947年10月,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发起的威远堡战役,在敌意想不到的时间、从敌意想不到的方向、用敌意想不到的方式,长途奔袭直插敌心,干净利落全歼敌116师,堪称“以奇制胜”的典范。“战阵之间,不厌诈诡。”当下,少数单位在日常演训中,仍然跳不出惯性思维,每次演练都是相似的特情,每次对抗都是类似的对手。这样四平八稳的“程式化”演训,久而久之就会给官兵留下另一种“肌肉记忆”,未来如何能适应“兵者诡道”的实战?

  既然战争有诸多意外发生,那么演训就不能“顺顺当当”。出点意外、打些“乱仗”,才是演训的真实状态。战场上的不测与意外,既是挑战,更是考验。这就需要各级指挥员要按使命任务设计内容,按实战环境设置条件,按实战进程组织演训,常备“意外之时”、常想“意外之地”、常料“意外之敌”、常研“意外之策”,使应对突发战况成为常态,确保部队在未来战场从容不迫、稳操胜券。

  王 欣

[ 责编:李方舟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韩国总统尹锡悦

  • 习近平会见泰国总理佩通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一声战机轰鸣划破长空,一柄银色利剑直冲天际。此次歼-35A敢于摘掉面纱公之于众,不是因为它不再神秘,而是因为它拥有基于实力、能力、国力上的强军自信与大国自信。
2024-11-15 09:20
我国科学家目前已完成八条全球主要海沟深渊的载人深潜科考,创造多项世界载人深潜作业和科考新纪录,在深渊深海地质、生命与环境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重大发现和科考成果。
2024-11-15 09:16
我们必须坚持科技创新的战略先导地位,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抢占先机,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中赢得主动权。
2024-11-15 09:12
该项技术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东莞磁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完成。
2024-11-15 09:12
120公斤推力级涡喷发动机KP12可配装多用途无人机开展灾情监测、空中消防、物资投送、通讯中继等。
2024-11-15 09:11
可满足海洋、减灾、气象等多个行业的业务需求。
2024-11-15 03:20
日前,《细胞》杂志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严建兵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玉米籽粒脱水的分子机制,为快脱水宜机收玉米品种的培育奠定重要基础,我国宜机收玉米品种培育有望进一步“提速”。
2024-11-15 03:20
日前,北京理工大学张军院士团队首创片上光谱复用感知架构,自主研制了国际首款百通道百万像素高光谱实时成像器件,其光能利用率创造了世界纪录。相关成果日前在《自然》期刊发表。
2024-11-14 04:55
中国石化在天津南港正式投用国内首座冷热能互换站,年处理能力超260万吨。
2024-11-14 05:05
13日,全球首个吉瓦级海上光伏——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山东垦利100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首批光伏发电单元成功并网,成为全球率先成功并网的最大海上光伏项目。
2024-11-14 05:05
当前,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扎实,农业现代化正向纵深迈进,更需要铆足干劲、再接再厉,大力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2024-11-14 04:45
北京大学郭雪峰教授、山东大学李延伟教授和北京大学莫凡洋教授等联合研究团队,通过在芯片上对开环易位聚合反应的在线调控,实现了单个聚合物的精准合成,有望为聚合物材料精准制造与有机合成领域带来革命性进展。
2024-11-14 04:55
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工程师认证制度,应从我国实际出发,形成一个由政府人才综合管理部门主导,由产业部门、企业、院校、工程界和专业社会组织紧密合作、合理分工的治理体系。
2024-11-14 04:55
近日,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南非最大的可再生能源项目——红石100兆瓦塔式熔盐光热电站顺利实现并网发电。
2024-11-14 06:10
世界气象组织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期间发布报告说,2024年有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2024-11-13 09:47
在刘汉龙指导下,肖杨凭借在微生物加固土体力学领域的丰富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24-11-13 09:46
到点自动发车、区间自动运行、到站自动对标停车、车门站台屏蔽门联动开启……京张高铁在全球第一次实现了运营时速350公里的有人值守自动驾驶。
2024-11-13 09:40
中欧科技合作“龙计划”2024年海洋遥感高级培训班日前在海南三亚开班。在11日上午举办的开幕式上,近30位国内外遥感领域知名专家和近60位来自海洋遥感领域优势科研院所与高校的青年科研人员共同参加活动。
2024-11-13 09:39
近年来,北京涌现出一批新能源、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先进制造等领域的高科技民营企业,目前已逐渐形成技术和品牌优势。
2024-11-13 09:40
记者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获悉,在12日开幕的第十五届中国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航天局“中国军工”“中国航天”展台亮相。
2024-11-13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