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讲述 | 百年征程薪火传——“尖刀英雄”与他的子女们
首页> 军事频道> 军旅人生 > 正文

讲述 | 百年征程薪火传——“尖刀英雄”与他的子女们

来源:中华儿女2021-10-26 16:4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新中国是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人民共和国来之不易,中国今天的大好局面来之不易,革命先辈的历史功绩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我的父亲李友禄,就是一位戎马一生、为党和人民奉献一生的“尖刀英雄”。

讲述 | 百年征程薪火传——“尖刀英雄”与他的子女们

战争年代的李友禄

  父亲是一位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人。他出生于宁夏隆德县一个贫困家庭,从十三四岁起就给财主家放羊。1933年中国工农红军路过他家乡,他参加了红军,随军赴延安。1937年父亲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明白了:共产党所奋斗的一切都是为了建立新中国,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这之后的几十年间,父亲在经历大跨度的中国革命历程中——从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始终坚定不移,初心不改。在革命理想的激励下,他始终保持着浴血奋战的英雄主义气概。他无私无畏,九死一生,屡建战功。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他身经百余场大战,九次负重伤。

  北上抗日前后,他参加了关上战斗、久玉战斗、山城堡战斗、平型关战斗、房龙山阻击战等一系列战役,因骁勇善战,参军三个月就任班长,十个月任排长。1936年11月,红军长征到达甘肃环县北部,78师228旅在房山阻截。父亲奉命带领一个排,攻下了胡部碉堡,为大部队打开通道,荣获“战斗英雄”称号。在全歼日本精锐部队坂垣师团的平型关大战中,父亲担任八路军115师警卫连排长,与日军短兵相接,以拼刺刀闻名全师,荣获“尖刀英雄”称号。在房龙岗战斗中,他作为连长,顽强英勇,带领全连击退日军300多人的进攻,完成了保卫房龙岗镇的任务。在沙沟战斗中,俘虏日军一个连。在1944年由淮海到安徽长途行军中,全连无一人掉队,被评为全团“模范连”。在张小园战斗中,他再次荣获“战斗英雄”称号。

  解放战争期间,父亲参加了玖山城、运城、梁山、江阴渡口、全福镇、嘉兴、宜兴、胜安和解放上海等一系列主要战斗,屡建战功。在1947年运城阻击战中,父亲带领一个营担任正面防御任务,国民党军队飞机炸、大炮轰,以大于我方20倍的兵力轮番冲击,战斗持续20多天,十分残酷,但他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带领全营顽强拼搏,胜利完成了阻击任务。在解放上海战斗中,他机智地利用坑道接近敌人钢筋水泥子母堡,带领全营消灭敌人两个营。因为作战英勇,他获得了许多荣誉:在黄龙岗战役中获得“金星奖”;在树养战斗中荣获“二等英雄奖”;淮海战役中荣获“一级战斗英雄奖”。在三个月阻击战中,其突出的表现,受到华东野战军总部特别嘉奖。1955年国防部签署命令,授予他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勋章。他从一个为了温饱而懵懵懂懂入伍的放羊娃成长为自觉忠诚勇敢的共产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指挥官。

  父亲始终保持共产党员艰苦奋斗的本色。战争给他留下许多创伤。子弹曾穿过父亲的大腿,他的头部残留着一块弹片。因为多次负伤导致体弱多病,只能提前离休。他是老红军,按当时的政策,他可以在青岛、西安、厦门三个城市中选一个作为离休地。但他婉拒了组织的安排,选择回到家乡隆德县。这个决定,不仅孩子们不能理解,就连我的母亲——一个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同志也不理解。

  1969年的隆德县是极为贫穷落后的山沟,自然条件与医疗条件都非常差,对他的身体不利。可按他的说法:一生戎马,转战南北,心中只有一个故乡。人走再远都得回家,落叶归根。后来,我们去隆德看望父亲的时候,看到他住的陋室、土炕,看着他身上打着补丁的衣裤,都心疼地掉下了眼泪。

  父亲是一个胸怀大爱之人。不仅以苦为乐,还努力为家乡尽一己绵薄之力。那时的隆德,条件极差,少医缺药,甚至连基本的温饱都成问题。他发扬红军精神,在自家的小院种起了粮食、果树,丰衣足食,还把自家种的杂粮分给那些缺粮断顿的老乡。他常常拖着受伤的腿到部队、学校、工厂,给战士们、学生们、工人们讲革命故事。父亲乐善好施,他时常把自己的离休金用来接济生活困难的百姓。他的那种乐观豁达,常人往往难以理解。当地知道他姓名的人不多,因为大家都习惯称他“老红军”“老大大”。让我们感动不已的是,隆德县许多人,都还记得这位“老红军”“老大大”。

  1984年,父亲突发脑溢血去世。追悼会原定在一个小礼堂举行,但自发来悼念的群众太多,临时改在了大礼堂,还是容不下。本来冷冰冰的葬礼却有了那么强烈的温度。那场景让人想起了臧克家《有的人》:“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父亲就是“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那种人,他用自己短暂的一生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他曾是勇敢的战士,他更是党和人民的好儿子,他从人民中来,又回到人民中。他去世后,按照他的遗嘱,政府特批土葬在隆德烈士陵园。这之后的30多年里,每年都有组织的或自发的人群来祭扫。

  父亲用他的一生让我明白了什么叫不朽。他的事迹、他的精神一直在影响、在传承,一代接着一代。

  父亲一生淡泊名利,清正廉洁。他经常给我们讲打仗的故事,但从未向我们炫耀过他的战功。所以,我们对他了解很少。直到父亲去世时,整理他的遗物,才从他珍藏的公文包里看到了各种奖章、纪念章、勋章。他的生平也是后来在他的档案里看到的。

  父亲是子女心中的英雄,学习的楷模,前进的灯塔。父亲以他的一言一行、一生一世深刻影响了我们五个子女,他把他最珍贵的红色基因、高尚品德传承给了我们。他爱我们,但从不娇惯溺爱,而是按部队的纪律培养。当年,家里虽有勤务兵,但他要求我们做家务事,洗碗、扫地、抹桌椅等。

  父亲从小没读过书,后来部队送他去军政大学学习,他深知建设新中国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因此非常注重我们的学习,希望我们为新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我记得小时候,虽然父亲对我们要求严格,但是每当考试临近,就不要我们做家务事了,腾出时间专心复习。为了鼓励我们好好学习,还自创一套奖励办法。

  父亲为培养我们独立自主的精神,让三个子女在十六七岁就离开家,各自“闯荡江湖”。大儿子16岁参军当兵,大女儿二女儿下兵团锻炼。他对子女们的严格,曾经让我们感到近乎无情。我和姐姐刚去兵团时,无法适应兵团艰苦的生活,给父亲拍电报,哭闹着要回家。父亲回电报只有两个字:坚持。从我们懂事开始,家里就没有给过我们零花钱。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无论上学、就业、调岗、提拔,父亲从来没有为此找过熟人或战友。正是这种严格严厉的教育,使子女们都追寻父亲的足迹,自强自立。

  年轻的生命经过艰难困苦的锻炼,成为坚强的革命后代。五个子女在年轻时全都加入中国共产党,四个子女在1977年恢复高考时,在不同地区同时考上大学。我大弟弟入伍后,年纪轻轻就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荣立三等功。他在云南某军分区代职时,登山视察阵地,突然呕血,送医院检查已是肺癌晚期,46岁撒手人寰,英年早逝。他把闪亮的青春献给了共和国的国防事业。大弟弟的儿子继承他的遗志,参军入伍。我的姐姐是文化系统的党政干部,她主持的许多文化项目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小弟弟长期在教育战线,任某大学党委书记。我的妹妹从医学院毕业后,从事临床工作40年,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现为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在我成长过程中,牢记父亲“要成为新中国有文化的建设者”嘱托,从本科一直读到博士。走向工作岗位后,我一直沐浴着党的阳光成长进步。无论生活环境如何变化,顺利还是坎坷,都努力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做一个无愧于革命先辈的红色后代。

讲述 | 百年征程薪火传——“尖刀英雄”与他的子女们

李友禄和他的爱人

  某些事、某些人的意义,只有离得足够远,才能看得真切,从而感受它的震撼与分量。有一次一位领导问:“你们的父母是怎样培养你们的?我很想见见他们。”这问话敲击了我心灵深处对父亲的记忆。在子女们成长轨迹中,作为父亲,确实没有给孩子们提供过像样的物质享受,没有给我们提供过任何捷径和方便,但有形无形的,他把融于血液的红色基因——坚定的人生信仰、艰苦奋斗的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对党的忠诚和献身精神、独立自主的品性,传给了我们。子女们从开始不理解父亲,甚至埋怨他,到各自心目中铸起父亲伟岸的精神丰碑,是因为直到我们长大成熟后,结合自身在社会主义建设新长征路上的艰苦奋斗,才悟透了这一切,真正理解了我们的父亲。在整理父亲遗物时,我们发现,父亲一贫如洗,最大的财富就是保存已久的那些勋章。但父亲又是富有的: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初心,善处逆境,宁难不苟的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公而忘私的大爱精神,这些够我们一辈子学习,父亲的境界我们更无法超越。一个真正无私的共产党员,才能真正看透苦乐,才能荣辱不惊,无怨无悔。他是真正按党的要求去做。化苦为乐不仅是智者的超然,更彰显了一位共产党员的忠诚,一次誓言,终身践行,初心不改。

  这里讲的是我的革命军人家庭薪火相传,血脉永续的故事。重温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重温父亲老红军老党员的故事,我更深刻理解了“本色”——共产党员本色的深刻内涵。(作者:李舒东,原中央电视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本文刊于《中华儿女》杂志2021年第15-16期]
[ 责编:孔繁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泰国总理佩通坦

  • 习近平会见新加坡总理黄循财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一声战机轰鸣划破长空,一柄银色利剑直冲天际。此次歼-35A敢于摘掉面纱公之于众,不是因为它不再神秘,而是因为它拥有基于实力、能力、国力上的强军自信与大国自信。
2024-11-15 09:20
我国科学家目前已完成八条全球主要海沟深渊的载人深潜科考,创造多项世界载人深潜作业和科考新纪录,在深渊深海地质、生命与环境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重大发现和科考成果。
2024-11-15 09:16
我们必须坚持科技创新的战略先导地位,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抢占先机,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中赢得主动权。
2024-11-15 09:12
该项技术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东莞磁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完成。
2024-11-15 09:12
120公斤推力级涡喷发动机KP12可配装多用途无人机开展灾情监测、空中消防、物资投送、通讯中继等。
2024-11-15 09:11
可满足海洋、减灾、气象等多个行业的业务需求。
2024-11-15 03:20
日前,《细胞》杂志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严建兵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玉米籽粒脱水的分子机制,为快脱水宜机收玉米品种的培育奠定重要基础,我国宜机收玉米品种培育有望进一步“提速”。
2024-11-15 03:20
日前,北京理工大学张军院士团队首创片上光谱复用感知架构,自主研制了国际首款百通道百万像素高光谱实时成像器件,其光能利用率创造了世界纪录。相关成果日前在《自然》期刊发表。
2024-11-14 04:55
中国石化在天津南港正式投用国内首座冷热能互换站,年处理能力超260万吨。
2024-11-14 05:05
13日,全球首个吉瓦级海上光伏——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山东垦利100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首批光伏发电单元成功并网,成为全球率先成功并网的最大海上光伏项目。
2024-11-14 05:05
当前,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扎实,农业现代化正向纵深迈进,更需要铆足干劲、再接再厉,大力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2024-11-14 04:45
北京大学郭雪峰教授、山东大学李延伟教授和北京大学莫凡洋教授等联合研究团队,通过在芯片上对开环易位聚合反应的在线调控,实现了单个聚合物的精准合成,有望为聚合物材料精准制造与有机合成领域带来革命性进展。
2024-11-14 04:55
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工程师认证制度,应从我国实际出发,形成一个由政府人才综合管理部门主导,由产业部门、企业、院校、工程界和专业社会组织紧密合作、合理分工的治理体系。
2024-11-14 04:55
近日,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南非最大的可再生能源项目——红石100兆瓦塔式熔盐光热电站顺利实现并网发电。
2024-11-14 06:10
世界气象组织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期间发布报告说,2024年有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2024-11-13 09:47
在刘汉龙指导下,肖杨凭借在微生物加固土体力学领域的丰富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24-11-13 09:46
到点自动发车、区间自动运行、到站自动对标停车、车门站台屏蔽门联动开启……京张高铁在全球第一次实现了运营时速350公里的有人值守自动驾驶。
2024-11-13 09:40
中欧科技合作“龙计划”2024年海洋遥感高级培训班日前在海南三亚开班。在11日上午举办的开幕式上,近30位国内外遥感领域知名专家和近60位来自海洋遥感领域优势科研院所与高校的青年科研人员共同参加活动。
2024-11-13 09:39
近年来,北京涌现出一批新能源、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先进制造等领域的高科技民营企业,目前已逐渐形成技术和品牌优势。
2024-11-13 09:40
记者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获悉,在12日开幕的第十五届中国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航天局“中国军工”“中国航天”展台亮相。
2024-11-13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