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外媒称“北溪”管道爆炸后美军侦察机多次现身附近海域
首页> 军事频道> 国际军情 > 正文

外媒称“北溪”管道爆炸后美军侦察机多次现身附近海域

来源:新华网2022-11-03 10:43

  新华社伦敦10月8日电据路透社7日援引专业的飞行追踪网站提供的飞行轨迹报道,一架美国海军侦察机在“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事故发生后数小时内,在现场附近反复飞越。

  路透社是根据美国飞行追踪网站“雷达盒”网站提供的不完整线路图以及瑞典“飞行雷达24”网站的数据,勾画出这架美军侦察机的活动轨迹。

  飞行数据显示,格林尼治时间9月26日零时03分,即瑞典测量站探测到丹麦博恩霍尔姆岛以南“北溪-1”和“北溪-2”管道所在海域发生第一次水下爆炸时,这架美军P-8A“波塞冬”海上巡逻侦察机正位于北海上空。

  这张丹麦国防部9月27日发布的航拍照片显示的是一处“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点。(新华社发,丹麦国防部供图)

  格林尼治时间1时过后,这架军机从博恩霍尔姆岛以南飞过,飞往波兰西北部,绕飞大约一小时,2时44分左右飞往泄漏事故发生海域上空,距离事故现场最近约24公里,盘旋飞行一圈后,飞往俄罗斯在波罗的海沿岸“飞地”加里宁格勒方向。

  格林尼治时间3时39分至6时20分,这架军机的飞行数据缺失,但7时左右的数据显示它正在返航,最近位于事故现场以北约4公里处,最后回到冰岛西南部的凯夫拉维克航空基地。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海军欧洲-非洲司令部声称,这架军机在波罗的海空域执行常规侦察飞行,与“北溪”管道事故无关。

  瑞典测量站9月26日在“北溪-1”和“北溪-2”管道泄漏海域探测到两次强烈的水下爆炸。瑞典检察院10月3日宣布发起刑事调查。目前在“北溪-1”和“北溪-2”管道上共发现4处泄漏点,分别位于瑞典和丹麦附近水域。

  俄罗斯认定两条管道遭到人为破坏,是国际恐怖主义事件。

  “北溪-1”管道2011年建成,东起俄罗斯维堡,经由波罗的海海底通往德国。“北溪-2”管道去年建成,与“北溪-1”基本平行,尚未投入使用,但仍有部分天然气封存在管道内。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铁路物流运输助力春耕生产

  • 辽宁营口:“北粮南运”运输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最近,全国多地将DeepSeek等人工智能系统应用于政务和公共服务。
2025-02-20 14:40
DeepSeek引发的冲击波仍在持续:不仅多个平台宣布接入DeepSeek,各个行业也密集搭上这趟“快车”。2月4日,DeepSeek系列大模型正式上线昇腾社区,开发者可一键获取DeepSeek系列模型,并支持昇腾硬件平台上开箱即用。
2025-02-20 10:02
近日,全国首套大型智能化森林火灾救援处置训练设施顺利通过最终验收,在国家西南应急救援中心正式交付使用。
2025-02-20 02:50
19日,科学家们在国际学术期刊《天体物理杂志快报》发布了“天关”卫星的最新发现。
2025-02-20 02:50
夜幕低垂,驾车穿行在贵州兴义环城高速公路的隧道中,柔和光线如点点星光洒下,为隧道披上一层温暖的光纱,照亮往来的车辆。
2025-02-20 02:50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推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整合科研资源和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创新生态,力争在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上取得新突破,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025-02-20 02:50
在万里风沙线上筑起“绿色长城”
2025-02-19 09:48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研制的直升机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成功应用于高原铁路建设工程。
2025-02-19 09:47
由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于2月1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线上发表研究成果。
2025-02-19 09:45
18日从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在科技人才培养、科技期刊建设、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国际民间科技交流、规范学术团体治理等领域取得进展。
2025-02-19 09:44
2025年开年以来,人工智能(AI)技术继续保持迅猛发展的态势。
2025-02-19 09:42
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025-02-18 09:33
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24年12月25日起施行。宣传贯彻科学技术普及法座谈会17日在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达峰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5-02-18 09:32
迈着深深浅浅的步子走进葡萄园,脚下,枯叶作被覆盖着泥土;头顶,休眠的葡萄枝上零星挂着卷曲的叶子。果农们在葡萄架下来回穿梭,剪刀在手中翻飞,老练地修剪着葡萄枝条,随后,有条不紊地完成着开沟、窝肥、清园等“冬管清单”。
2025-02-18 09:32
2月13日,北京儿童医院,13位知名专家对1位8岁男孩的疑难病例展开缜密讨论。主持人是北京儿童医院院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倪鑫,专家们则来自神经外科、肿瘤外科、口腔科等科室。
2025-02-18 09:28
2024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名单上,河南农业大学“‘醛’球无敌”博士后科研团队的《木制细胞低碳增强结合关键技术》项目赫然在列。团队负责人彭万喜难掩笑意:“自2021年在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拿金奖后,我们团队就荣誉不断。这背后,是国家对甲醛防控治理的日益重视。”
2025-02-18 09:27
重塑金身,树皮、籽壳和叶脉中的杜仲胶可作为首选材料。
2025-02-18 08:56
农业农村部近日制定印发《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4—2028年)》,要求聚焦十大重点领域,加快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2025-02-17 10:16
2024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25.3百亿亿次/秒(EFLOPS),同比增长74.1%,增幅是同期通用算力增幅(20.6%)的3倍以上;市场规模为190亿美元,同比增长86.9%。
2025-02-17 10:14
我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全球访问量突破2000万次,刷新了我国自主量子算力服务规模纪录。
2025-02-17 10: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