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提到军用雷达,人们往往会想到目光“高远”的对空情报雷达,“耳聪目明”的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抑或是“体宽臂长”的反隐身雷达,以及探测距离达成百上千千米的地波或天波雷达。
这些雷达或者有固定的基座,或者有专用的“坐骑”,或者有场面感颇强的阵列……总之非一般的力量可进行任意挪移。
然而你知道吗,其实还有一些体形较小的雷达,甚至可实现单兵携带。它们默默无闻地在战场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在近些年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现代战争中,对战场信息的感知程度已成为决定胜败的核心因素。作战双方谁掌握的信息情报数量多、实时性强、准确度高,谁就能把握战场主动权。为适应对抗强度越来越大且日趋复杂的战场环境,及时获取对手详尽的情报,便携式战场侦察雷达应运而生,并成为现代战场上的关键探测装备之一。
便携式雷达普遍采用超轻型设计,以便步兵小队携带,因此又有迷你雷达之称。它可通过平面扫描的方式对敌方作战人员、战术车辆及以无人机为代表的低空飞行器等移动目标进行侦察监视,测定其方位、距离和速度等参数,判断目标属性,为下一步行动提供实时、准确的态势信息。
便携式雷达最初的设计目标,是以其便捷机动的特点为己方炮兵提供目标信息。在海湾战争中,英军就为前沿炮兵观察哨配备了MSTAR雷达。该型侦察雷达可由2人携带,3分钟内便可安装完毕。
随着科技发展与进步,该类系统逐步显现出监视范围较广、探测距离较远、定位精确、全天候工作的优势。与红外热像仪等光学装备相比,雷达可在尘土、战场烟雾、阴雨等环境中工作,展现出更强的环境适用性。
性能方面的提升,使便携式雷达更广泛地用于前线防御、城市作战、海上近距离监视等对抗场景中,可执行战场侦察、目标定位、火力校准、穿墙感知等多样化任务,尤其是可用于对关键阻塞点以及敌军潜在渗透路线进行高效搜索,对桥梁、路障、狭窄路段等关键目标进行全方位监视。同时,该类雷达也可用于边界巡逻、反恐作战、机场安保及国际维和等行动。
英国MSTAR便携式雷达。资料图片
值得关注的是,便携式雷达近年来在反无人机这种作战场景中也初露峥嵘。俄“刺实”单兵雷达曾在实战中锁定对手的无人机系统,展现出对新威胁的反制能力。
便携式雷达的表现,使不少国家对其兴趣浓厚,并推出了一些系列型号,比如美国的AN/PPS系列和俄罗斯的FARA“前灯”系列雷达。
美国AN/PPS系列雷达有多种型号。其中第一种型号AN/PPS-5,曾在越南战争中使用。该雷达采用脉冲多普勒体制,主要配备步兵和装甲部队,可感知6千米外的作战人员和10千米外的机动车辆。目前,该系列的最新型雷达为AN/PPS-15,拥有自动扫描和手动扫描两种工作模式,采用相干多普勒、脉冲调制等技术。当发现敌方移动目标时,能够利用警报灯和扬声器示警,可探测距离为数十至数千米处的步兵目标和作战车辆。
俄罗斯的FARA“前灯”系列雷达包括FARA-1、FARA-ПB以及FARA-BP等多款装备。其最新型FARA-BP展示出较高的信息化能力,可在多个频段处理无线电信号,扩大对人员和装备的探测距离,并能够在扇形扫描区域发现目标时自动报警,在数秒内判定目标性质。
此外,FARA-BP展示出较强的平台适装性,可安装于机枪、榴弹发射器等步兵武器。一旦发现敌机动目标,可立即实施打击。未来,俄军还计划将其配给装甲平台,进一步提升其作战效能。
俄罗斯FARA-1便携式雷达。资料图片
美国AN/PPS-15便携式雷达。资料图片
近年来,以先进微电子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发展迅速,不断赋能武器装备。便携式雷达也呈现出轻型小型化、抗干扰、自动化、网络化等新特征。
轻型小型化方面,随着电池、天线、显示器系统愈发“精巧”,雷达在体积重量方面进一步“瘦身”,有效增强了其战场机动性和便捷性。
抗干扰方面,利用低功率发射/管理、低截获波形、低副瓣天线技术,进一步增强雷达在复杂电子环境中的作战能力,同时提升战场生存力。
自动化方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信号处理手段,雷达能从回波中高效提取目标特征,并建立目标数据库,实现高效目标自动识别。
网络化方面,雷达可进一步采用多元化传感器组网,实现同构/异构感知节点的作战协同和数据共享,以提升整个探测体系的抗毁伤、反干扰性能,同时大幅提高对各类目标的识别能力。(张 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