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飞鲨”舰载机翱翔海天的背后有这样一群普通的战士
首页> 军事频道> 中国军情 > 正文

“飞鲨”舰载机翱翔海天的背后有这样一群普通的战士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3-06-20 10:47

守望“飞鲨”

  在“飞鲨”舰载机翱翔海天的背后,有这样一群默默付出和奋斗着的普通战士。他们以“保持仰角,准备战斗”的精神,深耕在飞行保障的各个战位,如同一颗颗星辰,辉映于海天。

  本期“士兵面孔”聚焦海军航空大学某场站。2023年3月,海军给该场站记集体二等功。在逐梦海天的征途上,他们与舰载机一起成长,用一串串坚实的足印,勾勒出舰载机事业飞速发展的时代航迹。

——编 者

  平凡的一天

  【人物名片】周勇,一级上士,荣立三等功1次,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三等奖,先后5次被评为“四有”优秀士兵。

  周勇

  天欲破晓,淡青色的天空还镶着几颗疏星。一辆强吹车缓缓驶入跑道,为长长的路面投下一道白色的灯光。忽然,强吹车发出巨大的吼声,跑道上的砂石瞬间被吹入两旁的草地。

  驾驶室里,一级上士周勇脊背前倾,一手握着方向盘,一手把着操作杆,睁大眼睛盯着路面,根据情况调整着车辆清扫方向。跑道上,战机一次次滑行留下的黑色印痕新旧叠加,朝着14°仰角的滑跃跑道尽头延伸。再过几个小时,战机就会从他清扫过的跑道上呼啸而起,一飞冲天。

  前方,一个银色光点一闪而过。周勇眨了眨眼,一脚踩住了刹车。经验告诉他:跑道上的一粒砂石、一颗螺钉都可能给飞行带来安全隐患,容不得半点马虎。周勇立即下车检查,在跑道上搜索了几分钟后,终于在车轮左前方找到一个金属异物。

  清晨,周勇和战友们已完成了清扫工作。外场开始热闹起来,保障官兵在战位上忙碌着,补给车辆在机棚间来回穿梭……战机旁,飞行员已经整装待发。

  当一架架“飞鲨”舰载机从机棚滑出、等待起飞指令时,周勇正驾驶着驱鸟车在机场辅路上行驶。喇叭里,特定声波循环响起,驱赶着从机场北侧飞来的鸟群。透过车窗,周勇看着这群“不速之客”在空中连续变换几次方向,最终飞离跑道上空。

  迎着灿烂的朝阳,战机编队呼啸而起。周勇仰望蓝天,成就感和自豪感又一次涌上心头。

  时光在坚守中悄然逝去,一批批飞行员在这里成长,驾驶“飞鲨”翱翔海天。10多年来,周勇铆在这一方天地中默默耕耘着。如今,他能够熟练驾驶20多类特种装备车辆,是全场站数一数二的技术尖兵。

  “周班长,我们想向您学习驾驶‘大家伙’。”飞行间隙的休息时间,一名场务连的年轻战友拉住了周勇。战友提到的“大家伙”,指的是大型除雪车——长达17.8米的高大车身、6米宽的除雪铲,光是停在那里就显示出不一般的气势。周勇是场站第一个能驾驭这“大家伙”的人。

  那年冬天,暴风雪袭来。周勇驾驶着这辆“大家伙”,在积雪齐膝深的跑道上连续除雪十几个小时。高高扬起的雪墙反射着刺眼的阳光,让他的眼睛在作业结束后又酸又痛,控制不住地直流泪。可当战机的轰鸣声再次响起时,周勇打心底觉得值了:“我们机场在周边地区第一个恢复飞行!”

  夜幕降临了,熙熙攘攘的机场重新安静下来。周勇驾驶助航灯光车开始了一天中的最后一项任务——布设航灯。红色的停机坪灯、黄色的场界灯、绿色的入口灯……五彩斑斓的灯光如同夜幕下的星海,勾勒出跑道的边缘、机场的轮廓,为夜空中的战鹰指引归航的方向。

  当最后一架战机平稳降落,周勇深深地舒了一口气。站在黑暗的角落里,他向战机滑行的方向竖起了大拇指。

  几个小时后,当晨曦为跑道镶上一缕金边时,强吹车引擎的轰鸣声又将响起。对于周勇而言,平凡而崭新的一天又将开始……

  享受成就感

  【人物名片】王超,二级上士,荣立三等功1次,先后2次被评为“四有”优秀士兵。

  王超

  飞行日,天气晴好。跑道附近,一座座机棚一字排开。随着战机滑入滑出,一辆辆电源车在机棚间往返穿梭,为战机翱翔蓝天注入能量。

  高达140分贝的通电启动噪声,透过隔音耳罩仍强烈地刺激着耳膜。二级上士王超聚精会神地盯着电源仪表盘,右手有节奏地拍打着大腿:“5、6、7、8……”当数到“11”时,王超迅速打出“OK”的手势:“正常启动!”

  “班长,你为啥拍腿呀?”一旁的新兵终于忍不住发问。

  王超笑着说:“我习惯打拍子数秒,要是飞机迟迟没启动,就得立刻提醒飞行员和机务中止启动并进行检查。”

  电源车作为战机发动的“点火器”,供电时出现任何问题都可能影响飞行甚至损伤飞机,一分一毫也马虎不得。

  “班长,这辆车好像电压不够。”隆隆的轰鸣声中突然传来战友的高喊声。王超三步并作两步奔到电源车旁,只见仪表盘上电压指针位置出现少许偏离,他摇摇头说:“换一辆吧,不能让有问题的车对接飞机。”

  飞行保障结束后,王超导出了全车信号记录装置中的数据,经过比对排查,很快发现了问题所在。

  在场站,王超喜欢钻研是出了名的。在执行一次保障任务时,电源车突然出现高压异常状况。大家反复拆装检查,一连好几天摸不着头绪。

  如何才能缩短排障时间,提高保障效率?王超陷入了思考。

  能不能发明一个设备,在不影响电源车工作的前提下,能将车辆所有信号记录下来,让一切操作流程有迹可查?抱着这样的想法,王超开始了探索。

  在场站的支持下,王超联系厂家学习专业知识,并购买了专业书籍和实验器材,开始了一遍又一遍尝试。最终他发明的某装置,不仅大大缩短了故障排查时间,还能调整相关参数进行故障模拟,锻炼操作人员的故障分析能力。如今,该装置已经在场站全部电源车上推广使用,并在厂家的协助下,逐步加装到其他场站的电源车上。

  冬去春来,王超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默默坚守,也在享受着一种幸福与成就感。从2016年至今,王超提出装备改进意见20余条,多项发明创造获得海军航空大学相关奖项。

  去年冬天,王超作为伴随保障人员第一次登上辽宁舰,目睹了自己保障的战机滑跃腾空,直刺海天。他思绪翩跹,写下一句小诗:“我像一朵小小的浪花,守望‘飞鲨’,青春折射出太阳的光华……”

  一架架战机陆续升空,向着高远的蓝天飞去。王超立在空旷的跑道上,初夏的风吹过脸颊。他知道拂过“飞鲨”的海风,亦如此般深情。

  夜空明灯

  【人物名片】马锦曾,一级军士长,荣立三等功1次,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三等奖2次,先后2次被评为“四有”优秀士兵。

  马锦曾

  开机,滴滴、滴滴……

  伴随着富有节奏的识别信号声,一级军士长马锦曾坐在值班桌前,翻开登记本,认真记录:“装设备运行状态良好,试机试线一切正常……”

  马锦曾是这个导航台第2任台长,包括他在内的3名导航兵、1条名叫“亮灯”的“非编”军犬,是这个台站的全部兵力。每一个飞行日,全班的任务就是围着导航机转,给飞机发送导航信号。

  战机呼啸着由远及近,随后很快消失在天边。小院里又回响起单调的滴滴声。

  这些年,台站的战士换了一茬又一茬。其中,1名战士考上军校,2人立功。马锦曾一直坚守在这里,整整12年。常年与寂寞相伴,田野一角的这座小院早已成了他的家。

  院子里,马锦曾亲手种下的果树已经枝叶繁茂、亭亭如盖,碧绿的葡萄藤爬满了廊亭,为小院平添了一抹清凉。到了秋天,小院将迎来丰收,苹果、红枣、山楂、梨子……沉甸甸地挂满枝头,散发出沁人的清香。不久后,单位的运粮车会满载小院的心意,分发给主营区的战友们。

  不少新兵刚来台站时,心里多少带着点不甘。作为海军,却守在一方小院里看不见海;要保障舰载机,却不能登上军舰;身在军营,每天见到的只有两名战友。为了给生活增添乐趣,帮助新战友尽快融入台站,马锦曾花了不少心思:组织三人厨艺比拼、象棋比赛、知识竞赛;耐心地给新兵讲台站历史、带教熟悉业务;发动大家整理小院,种下绿油油的青菜……他像个永不停止的陀螺,更像一个大家长呵护着年轻战友的成长。

  台站会议室的墙上贴着一张“一周学习工作计划表”。作为典型的“小散远”单位,台站的建设管理比一般单位难许多。为此,马锦曾想了不少办法。距离营区远,他申请加装了视频会议系统,教育、点名,事事都能参加;院子不大,就因地制宜建起小型篮球场和阳光健身房,体能训练、娱乐,都不耽误。

  在历次上级检查中,台站的装备保障、人员管理等各项工作赢得了一致肯定。一位领导临走前夸赞道:“这是我检查过的‘小散远’台站中最正规的一个!”

  那年,台站荣立集体三等功。马锦曾与两名战友非常隆重地与奖牌合影留念。这是对他们多年如一日精准导航的肯定,更是对他们坚守平凡岗位的褒奖。

  繁星点点,结束值班的马锦曾坐在葡萄藤下纳凉。清脆的虫鸣与规律的滴滴声奏响一曲交响乐,这是他听来最悦耳的旋律。滴滴声如同心跳,一旦突然消失,意味着必须争分夺秒启动备用供电。在马锦曾的带领下,台站成员形成了默契:无论值班与否,每个人都要留心机房的声音,一旦发现异常要第一时间处理。

  又一架返航战机从屋顶呼啸而过,融入茫茫夜色中。院子里,大黄狗“亮灯”朝着战机飞离的方向跑去,响亮地叫了几声。马锦曾抬头凝视着夜空——如果从战机上俯瞰万家灯火,这个小小的导航台,是不是最亮的那一盏?

  心中有尺

  【人物名片】卓如斌,一级上士,荣立三等功1次,先后4次被评为“四有”优秀士兵。

  卓如斌

  机场跑道上,一辆牵引车牵引着舰载机缓缓前进。一级上士卓如斌手握方向盘,目光在牵引车两侧反光镜上来回移动。

  为了测试舰载机起飞的相关数据,研究人员在跑道上划设了多组标准线来开展此次模拟实验。如何将舰载机精确停放在指定位置成为实验关键。

  牵引车驾驶室里看不到飞机轮胎的移动,牵引的距离和角度全靠驾驶员的经验。卓如斌一点一点地调整着操作,细密的汗珠沿着鬓角流下。

  终于,舰载机稳稳停住。研究人员跑过去测量,舰载机右前轮落在标准线上,左前轮距离标准线10厘米——与实验要求的停放标准分毫不差。

  “卓分队长,你心里简直有把尺啊!”在场的战友钦佩不已。

  牵引车的高度只有1.4米,一眼望上去像个扁箱子,被大家称为“地爬子”,驾驶员只能以半蜷缩的姿势坐在里面。看似不起眼的牵引车,却担负着在地面上牵引飞机的重要任务。入伍至今,卓如斌在“地爬子”里一坐就是17年。

  场站组建之初从各单位抽调人员时,正在某部服役的卓如斌听到“航母”二字,便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很快,现实打碎了他对诗与远方的憧憬。带着一丝落寞,卓如斌努力说服自己,保障“飞鲨”就是保障航母,岗位无大小,来了就要好好干。

  卓如斌原先的岗位就是驾驶牵引车,但是面对舰载机,他发现以往的很多牵引经验都派不上用场。“原来的牵引要求是把飞机拉进一个圈,而牵引舰载机必须让飞机精准地停在圆圈中心点。”

  没有太多的练习时间,第一次牵引任务很快落到卓如斌的肩上。那天,各级领导和许多战友都来到现场,想一睹舰载机的风采,这让卓如斌更加紧张。在把舰载机前轮缓缓拉到牵引车上时,他清楚地感觉到自己的腿在发抖。

  校准方向、确定距离、微调……尽管已经竭尽所能,可当舰载机停下时,卓如斌还是听到有战友叹了口气:“还是差了一点。”这最后的一点偏差,是靠人力推动的。

  万事开头难,没人责备卓如斌,但看着战友们协力推动飞机的身影,他的脸有些发热。他咬着牙,心里暗暗发誓:“这样的情况,绝不能出现第二次!”

  牵引飞机的准确度,很大程度上依赖驾驶员的经验。每一次飞机牵引任务,卓如斌都仔细琢磨,用心体会,在细微偏差中不断修正操作。等任务结束,他又用灭火器摆出飞机轮子的距离进行空车练习。

  那年春天,连里来了一群新面孔,已经是分队长的卓如斌将舰载机牵引技巧悉数传授给这些年轻战友。尽管场站引进了许多新的牵引车,卓如斌还是最喜欢他第一次牵引飞机时开的那辆。这辆牵引车与他同年列装入伍,是他的“老战友”,也是他保障无数舰载机从驻训机场飞向航母甲板的“老搭档”。

  “没能登上航母依然是我的遗憾,但我保障的飞行员和舰载机已经从航母甲板飞向蓝天。”卓如斌望着跑道前方,一排排“飞鲨”停在那里,等待着蓝天的召唤。

  (图 片:倪 帅 于 涛 李 力 赵天淏 孙 鑫)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渝东粮仓”春耕春管正当时

  • 吕梁山上的“面塑盛典”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国内首款碳-14核电池原型机“烛龙一号”发布,这标志着中国在核能技术领域与微型核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03-19 10:24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公布2024年全球知识产权申报统计数据。中国申请量为70160件,同比增长0.9%,仍是申请量最大的来源国。
2025-03-19 10:20
先优化人员分工,过去按天计工时,改为了以量计价,鼓励村民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用人成本降低了20%。
2025-03-19 10:19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03-19 10:15
首次揭示了植物新型广谱抗病天然产物——芥酸酰胺及其抗病机制和化学防御策略,对于开发新型绿色无害农药、减少细菌病害、保证植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25-03-19 10:14
包括加快人工智能(AI)大模型迭代升级、推出AI应用新产品、加快开源步伐等,进一步竞速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赛道,优化人工智能落地应用体验。
2025-03-18 09:13
上海、浙江、广东、四川等地中小学也在积极开发人工智能教育资源、构建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并已取得一定成效。
2025-03-18 09:13
日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及合作者在重离子治癌微观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3-18 01:55
日前,记者从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湖北博得生态中心科研团队在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发现一个蜘蛛新种——官山伪遁蛛。
2025-03-18 01:55
3月17日16时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云遥一号55-60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中科卫星06星、07星。
2025-03-18 01:55
“昼夜温差真的能催芽,看!这些小瓜苗又长高了1公分!”在松荫轩智慧农场暖棚,六顶“小黄帽”在苗床间晃动,园艺社的孩子们一边用尺子测量一边记录数据,几双小手轻轻拨开土壤,细致地为新一批种子“安家落户”。
2025-03-18 01:55
在最近的科技新闻中,人工智能依然备受关注:能看会写的AI医生、灵活拧螺丝的机器人、会自己“脑补”物理规律的视频生成模型……
2025-03-17 08:57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工智能驱动未来发展是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引发广泛关注。
2025-03-17 02:10
番茄像葡萄一样成串生长,可以揪着吃。走进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北京京农智慧农业有限公司的智慧温室产业示范园,无土栽培串收番茄,经过一系列改良升级,正走向千家万户的餐桌。
2025-03-17 02:10
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有3个“80%”令人瞩目:80%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是民营及中小企业,8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民营及中小企业,80%以上的发明专利、创新成果和新产品来自民营及中小企业。
2025-03-17 02:10
从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悉,该院陈贵林教授团队发现,甲虫与蚂蚁合作,共同完成了荒漠生态系统中药用寄生植物锁阳种子的传播,从而首次揭示了锁阳种子的传播机制,为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为保护和管理锁阳种群提供了新的视角。
2025-03-17 02:10
当前,泰国经济处于缓慢复苏阶段。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报告指出,尽管泰国经济增长略好于预期,但整体增速仍然低于东盟邻国。面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泰国亟须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自身经济韧性,以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2025-03-17 02:10
据《自然》杂志近日报道,美国新兴技术观察站(ETO)一项分析报告发现,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大部分芯片设计和制造研究方面的基础研究,有望为未来的计算硬件奠定基础。
2025-03-14 09:46
车市竞争从价格战转向智驾战。近期上市的几款新车上搭载或升级智驾功能,包括15万元级的深蓝L07,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今年8月将智驾覆盖到10万元级车型。“比亚迪多款车型搭载了基于地平线征程6M的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系统。
2025-03-14 09:39
此项研究中,团队将金属熔化,并利用团队前期制备的高质量单层二硫化钼压砧进行挤压,实现了多种二维金属的普适制备。
2025-03-14 09:3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