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93岁的刘勤学是居住在奥运村街道的离休干部,他19岁参军,21岁入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作为炮兵,曾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回忆往昔,老人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应该倍加珍惜,更应记住那段气壮山河的英雄壮歌,铭记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戎马生涯死亡近在咫尺
刘勤学是山西省临猗县人,1949年8月参军。1951年,他所在的31师奉命入朝参战,21岁的刘勤学就此成为一名炮兵,主要任务就是为前方作战部队运炮弹等物资。
“运送炮弹是一个危险的任务,为躲避敌人袭击,运送工作多数在晚上开展。”据老人回忆,运送任务执行中,一旦发现有飞机飞过,都要立刻熄灭车灯,并用树枝等对车辆进行伪装,等到敌人的飞机过去了才敢打开车灯,继续开展运送任务。
即使做好伪装,也并不意味着就能躲过敌人飞机的侵袭。“有时候敌人为了试探下面有没有人,也会扔下炮弹,为了不暴露,即使受伤了也要忍着,等敌机过去了再说。”刘勤学清晰地记得,在一次运输任务时,大家在躲避敌机的过程中,一枚炸弹从天空飞落后,炸弹皮穿进了一位战友的肋骨,幸好当时是冬天,大家穿的棉衣比较厚实,没有穿透,战友才保住了一条命。
在战场上,随时都可能与死神亲密接触。刘勤学回忆,与他一同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一个同乡是连部的文书,刚刚入朝半年。一次,在开作战会议时,一颗子弹打了过来,从他的肋部穿了进去,人当时就牺牲了。因为正处于战时,战友们只能用塑料布对战友进行包裹,然后在山下挖个坑就地埋葬。
战友的牺牲,让很多人悲痛不已,但更多的是越挫越勇。全军上下结合局势反复研讨,怎样才能反击敌人?我们的大炮得运到山上去才行,这样趁着地理优势,才能扭转局势、攻克敌军!
为何能赢 因为有党的带领
在部队的统一部署下,刘勤学所在的连队开始执行一项新任务,“我们需要把大炮都拆成零件,用人力把它抬到山顶上,再重新进行组装,这样才能发挥大炮的打击优势。”刘勤学回忆,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但身边没有人因此退缩,因为大家知道所从事的事情,是为了正义、为了维护世界各国人民权益。
在毛主席和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志愿军、解放军团结作战,攻克一道又一道难关,最终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胜利来之不易,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也给了我新的思考,那就是我为什么能活下来?是因为有战友们的掩护、有党的正确领导、有全军上下攻不可破的团结作战精神!这让我更加明白,幸福和平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刘勤学说道。
今昔对比 见证最美风景
抗美援朝胜利后,刘勤学回国,于1956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五零六一部队批准复员,在首都汽车公司工作,一年后因部队需要,又重新入伍,在西北地区服役。几年后,退役回到北京在基层办事处工作,退休之后就居住在奥运村。
在奥运村,刘勤学依旧用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当志愿者、参与社区建设。为了能够让更多人铭记抗美援朝这段历史,刘勤学积极参与社区的宣讲活动及抗美援朝口述史活动,将记忆中的历史还原出来,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等各种形式,把难忘的历史讲给更多人听。“我的年纪也大了,记忆力越来越不好,希望在能记清的时候,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刘勤学说道。
去年,刘勤学所在的街道组织退伍老兵和优抚对象参观奥林匹克塔,站在塔上远眺北京城,只见高楼林立、风景宜人、人们在公园里自由自在地玩耍嬉戏。刘勤学感慨万千:“我们年轻的时候保家卫国,现在年纪大了,这就是我最想看到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