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干部成长进步没有捷径,要把基础搞扎实、把本领练过硬
首页> 军事频道> 军旅人生 > 正文

干部成长进步没有捷径,要把基础搞扎实、把本领练过硬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4-08-14 11:04

成长进步莫“赶步”

  ■王青轩

作者:周 洁

  “有快有慢是常态,永远都快是例外”,一位领导干部给新任职排长的寄语,道出了干部成长进步的规律,既语重心长,也给人启迪。

  农作物栽培有一项墩苗技术,为使庄稼长得更好,在一定时期内进行中耕和压土,抑制幼苗茎叶生长,促进根系发育。庄稼生长是这样,干部成长进步也是如此,既无捷径可走,也不可能一帆风顺。陈云同志当年提出著名的“台阶论”,说的就是干部使用要逐级提拔,每一级台阶都要踩实踩稳。实践也证明,干部多到任务比较繁重、情况比较复杂、矛盾比较突出的地方去“墩墩苗”,磨炼意志、转变作风、增长才干,把基础搞扎实了,把本领练过硬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对个人而言,追求进步是人之常情,也值得肯定鼓励。但是,个别干部急于求成、好高骛远,认为“干部就是‘赶步’,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一旦进步受挫、晋升受阻,就会心态失衡、言行失范,抱怨组织、责怪别人,甚至心灰意冷、自暴自弃。有的盯着位置搞自我设计,只想从“家门”到“校门”再进“机关门”,误以为这样平台起点高、发展快,起步不久就能实现起飞。岂不知,早熟的果子长不大,拔苗助长易夭折,喜欢抄近路的人走不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个人的成长进步,与树的生长一样,都需要深扎根、不离土。“根之茂者其实遂”,只有扎根至深,才能枝繁叶茂。材质疏松的“速生树”终究长不高,干部要想行得稳、走得远,离不开基础的扎实、根系的稳固。基层是锤炼干部的熔炉,是茁壮成长的沃土。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干部进步不一定要多快,但一定要稳;不一定要多高,但一定要实。如果“头重脚轻根底浅”,阅历不够、后劲不足,即便到了一定岗位也难以胜任。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军旅生涯好比长途跋涉,一路走下来难免会经历许多风雨与沟坎。军队是要打仗的,战争是生死较量。想舒舒服服、无忧无虑,就不要当干部;受不了苦、吃不了亏,也不要当干部。越是条件艰苦、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越能锤炼人、造就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只有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接几次“烫手山芋”,在摔打中立得稳,在风浪中扛得住,才能收获真正的成长与进步,拥有更宽的肩膀、更硬的脚板、更好的未来。

  “离开党,我们这些人,都不会搞出什么名堂来。”刘伯承同志的话语告诫我们,干部都是有组织的人,个人进步一靠组织培养,二靠自身努力。最好的选择是把自己交给组织。无论何时何地,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这是干部应有的觉悟。只要怀着“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良好心态,坚信组织对每一名同志的发展都会负责,坚信在任何岗位上都能书写精彩人生,一刻不停地提高本领、增长才干,就一定能够尽早脱颖而出,担当起强军重任。

  (作者单位:联勤保障部队政治工作部)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子午工程二期通过国家验收

  •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通过国家验收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能源局20日发布的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0亿千瓦,同比增长14.5%。
2025-03-21 03:40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6%和9.1%,有力支撑工业经济实现稳步向新向好发展。
2025-03-21 03:40
2024年12月16日,中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3-21 10:12
一颗青梅、一杯酸奶、一碟陈醋、一缸酸菜……中国人的餐桌上,常能看到酸味的身影。夏季气候炎热,人体出汗较多、胃口可能变差,适量食用酸味食物可以起到开胃、收敛止汗的作用。
2025-03-21 10:11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一项开创性研究首次直接观察到了DNA开始解旋的瞬间,揭示了使细胞能够准确复制其遗传物质的基本机制。
2025-03-21 10:09
根据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的气候科学研究,2023/24年海洋表面温度的大幅上升虽然是异常现象,但用气候模型预测时并不全然意外。
2025-03-21 10:07
液体粉笔的研发让师生免受粉尘之扰,如今湖北应城市黄滩镇刘垸村粉笔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村民眼中的夕阳产业焕发新生。实践证明,深耕技术创新,用好技术赋能,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能提高产品品质和性能,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2025-03-20 09:54
今年春节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员黄家兴就跨越3000多公里,从北京来到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开启新一年的追花之旅。跟着帮扶团队,蜂农李光强学到了真本事:以前有蜜就割,蜜蜂饿肚子出逃;现在留蜜补蜜,提高采蜜效率。
2025-03-20 09:53
对人性温度的感知,对多元价值的判断,对公共利益的坚守,这些人类独有的认知维度,是AI无法替代的核心价值。
2025-03-20 09:52
从燧人氏钻木取火,到墨子提出“光沿直线传播”的朴素理论,再到牛顿用棱镜分解白光揭示光谱的奥秘,光始终是科学与技术演进的见证者。进入21世纪,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迎来了全新维度——光经济。
2025-03-20 09:49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在国家卫生健康委19日举行的“时令节气与健康”发布会上,专家提醒,春分时节,昼夜平分,公众要注重规律起居、保证睡眠、均衡寒热饮食、适时添减衣物。
2025-03-20 09:40
近日,国内首款碳-14核电池原型机“烛龙一号”发布,这标志着中国在核能技术领域与微型核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03-19 10:24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公布2024年全球知识产权申报统计数据。中国申请量为70160件,同比增长0.9%,仍是申请量最大的来源国。
2025-03-19 10:20
先优化人员分工,过去按天计工时,改为了以量计价,鼓励村民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用人成本降低了20%。
2025-03-19 10:19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03-19 10:15
首次揭示了植物新型广谱抗病天然产物——芥酸酰胺及其抗病机制和化学防御策略,对于开发新型绿色无害农药、减少细菌病害、保证植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25-03-19 10:14
包括加快人工智能(AI)大模型迭代升级、推出AI应用新产品、加快开源步伐等,进一步竞速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赛道,优化人工智能落地应用体验。
2025-03-18 09:13
上海、浙江、广东、四川等地中小学也在积极开发人工智能教育资源、构建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并已取得一定成效。
2025-03-18 09:13
日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及合作者在重离子治癌微观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3-18 01:55
日前,记者从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湖北博得生态中心科研团队在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发现一个蜘蛛新种——官山伪遁蛛。
2025-03-18 01: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