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文艺情景课《红肩章》讴歌忠诚担当
首页> 军事频道> 军营文化 > 正文

文艺情景课《红肩章》讴歌忠诚担当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4-08-14 11:07

  ■孙 雷

  剧场内,场灯暗下,钟声敲响,武警部队推出的文艺情景课《红肩章》拉开帷幕。大幕上鲜艳的“红肩章”字样,如同燃烧的火焰般格外引人注目。“红旗下孕育红肩章,肩负使命、手握钢枪,挺起长城、忠于信仰,一颗红心永向党……”铿锵有力的主题歌在剧场响起。

  舞台上,随着哨声响起,身着橄榄绿、佩戴红肩章的战士集合完毕,授课人出现在观众面前,宣布授课开始。作品在授课人与战士的问答中,揭示出“红肩章”的内涵。作品共4个篇章,分别是“铁血忠诚”“众志精武”“赤胆无畏”“奉献无悔”。舞台上授课人的讲述,带领观众走近孙明礼、陈家正、郭有为、王安平等典型人物形象,倾听一个个打动人心、催人奋进的故事。

文艺情景课《红肩章》剧照。武警部队政治工作部宣传文化中心供图

  作品精选近年来武警部队涌现出的英雄模范,撷取一个个“红肩章”的闪光片段,塑造了鲜活、亲切、素朴而充满现实感的忠诚卫士英雄群像。

  第一篇章“铁血忠诚”,讲述的是从大学入伍的执勤分队应急班战士孙明礼,在战友的帮助引导下逐渐理解忠诚、践行忠诚、献身忠诚的成长历程。在一次抗洪抢险行动中,已经救下52名群众的孙明礼,为抢救落水老人再次扑向水中。整整7个小时,孙明礼和老人被困在一棵树上。他不停地说话,激发老人求生斗志。最终老人获救了,孙明礼却永远消失在洪水中……伴随着铿锵有力的《忠诚之歌》,巨幅党旗下映衬出孙明礼举起右拳宣誓的身影,在他身后是李林雨、郑益龙、张池等烈士的画面。孙明礼是这些烈士形象的集中呈现,也是武警官兵铁心向党、忠诚担当的生动写照。

  第二篇章“众志精武”,讲述了某特战小队狙击手陈家正和战友在国际特种兵比武中奋勇争先,为国争光的故事。面对意外状况,特战队员们咬紧牙关、奋起直追,超越了一支又一支队伍,最终夺得冠军。作品通过对官兵在绝境中冲锋姿态的描摹,表达出中国军人对胜利的渴望,彰显出队员团结拼搏、昂扬奋进的风采。

  第三篇章“赤胆无畏”,讲述的是某机动分队搜排爆班战士郭有为毅然站上排爆一线,舍生忘死、排爆救人的故事。作品中穿插有郭有为在小时候被武警战士舍身相救的记忆,表达出无畏精神的传递与传承。在排爆一线,郭有为解救了处于危险中的孩子并拆除炸弹。为了避免伤及无辜群众,他选择驾车装载炸弹冲进河中,壮烈牺牲,留下“请带着我的‘红肩章’继续前进”的动人告白。作品生动表达出武警官兵无畏生死、英勇献身的胆气。

  第四篇章“奉献无悔”,演绎了两个家庭两代人情系高原、建功高原的动人故事。作品以贴近生活的方式,表达出军属的拥军真情、年轻官兵的纯真爱情以及筑路老兵的深厚战友情谊,赞颂了武警官兵的牺牲奉献精神和军属忠贞坚强的品质。

  文艺情景课《红肩章》,通过对新时代武警部队官兵的深入细致观察,生动刻画了典型化的武警部队官兵形象:他们是无畏险难的抢险勇士、挑战极限的特战尖兵、舍生逆行的排爆队员和扎根高原的戍边战士……作品在宕开的叙事空间中还讲述了一个个忠勇战士也曾是不够成熟的新兵、父母眼里没有长大的孩子……由此,作品在人物塑造上避免了“概念化”“脸谱化”,增添了人物形象的真实可信度与立体感,表达出部队生活对官兵的淬炼以及蕴于其中的成长主题。

  “成长”是文艺情景课《红肩章》中的关键词之一。作品在叙述青年官兵的成长历程时,也从一个个战士淬炼成钢的转变中折射出武警部队的光荣传统和赓续不绝的精神传承。

  武警部队自1982年重新组建以来,士兵军衔样式几经调整,但红色肩章这个鲜明标识始终未变。文艺情景课《红肩章》,聚焦武警部队官兵红色肩章标识并以生动感人的故事揭示其内涵:红肩章的“红”,是旗帜和信仰的颜色、忠诚和荣誉的底色、战火和鲜血的本色;表达出武警官兵永远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坚定追求。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重庆潼南东升大桥通车

  • 飞阅“九曲黄河第一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能源局20日发布的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0亿千瓦,同比增长14.5%。
2025-03-21 03:40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6%和9.1%,有力支撑工业经济实现稳步向新向好发展。
2025-03-21 03:40
2024年12月16日,中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3-21 10:12
一颗青梅、一杯酸奶、一碟陈醋、一缸酸菜……中国人的餐桌上,常能看到酸味的身影。夏季气候炎热,人体出汗较多、胃口可能变差,适量食用酸味食物可以起到开胃、收敛止汗的作用。
2025-03-21 10:11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一项开创性研究首次直接观察到了DNA开始解旋的瞬间,揭示了使细胞能够准确复制其遗传物质的基本机制。
2025-03-21 10:09
根据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的气候科学研究,2023/24年海洋表面温度的大幅上升虽然是异常现象,但用气候模型预测时并不全然意外。
2025-03-21 10:07
液体粉笔的研发让师生免受粉尘之扰,如今湖北应城市黄滩镇刘垸村粉笔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村民眼中的夕阳产业焕发新生。实践证明,深耕技术创新,用好技术赋能,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能提高产品品质和性能,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2025-03-20 09:54
今年春节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员黄家兴就跨越3000多公里,从北京来到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开启新一年的追花之旅。跟着帮扶团队,蜂农李光强学到了真本事:以前有蜜就割,蜜蜂饿肚子出逃;现在留蜜补蜜,提高采蜜效率。
2025-03-20 09:53
对人性温度的感知,对多元价值的判断,对公共利益的坚守,这些人类独有的认知维度,是AI无法替代的核心价值。
2025-03-20 09:52
从燧人氏钻木取火,到墨子提出“光沿直线传播”的朴素理论,再到牛顿用棱镜分解白光揭示光谱的奥秘,光始终是科学与技术演进的见证者。进入21世纪,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迎来了全新维度——光经济。
2025-03-20 09:49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在国家卫生健康委19日举行的“时令节气与健康”发布会上,专家提醒,春分时节,昼夜平分,公众要注重规律起居、保证睡眠、均衡寒热饮食、适时添减衣物。
2025-03-20 09:40
近日,国内首款碳-14核电池原型机“烛龙一号”发布,这标志着中国在核能技术领域与微型核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03-19 10:24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公布2024年全球知识产权申报统计数据。中国申请量为70160件,同比增长0.9%,仍是申请量最大的来源国。
2025-03-19 10:20
先优化人员分工,过去按天计工时,改为了以量计价,鼓励村民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用人成本降低了20%。
2025-03-19 10:19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03-19 10:15
首次揭示了植物新型广谱抗病天然产物——芥酸酰胺及其抗病机制和化学防御策略,对于开发新型绿色无害农药、减少细菌病害、保证植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25-03-19 10:14
包括加快人工智能(AI)大模型迭代升级、推出AI应用新产品、加快开源步伐等,进一步竞速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赛道,优化人工智能落地应用体验。
2025-03-18 09:13
上海、浙江、广东、四川等地中小学也在积极开发人工智能教育资源、构建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并已取得一定成效。
2025-03-18 09:13
日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及合作者在重离子治癌微观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3-18 01:55
日前,记者从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湖北博得生态中心科研团队在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发现一个蜘蛛新种——官山伪遁蛛。
2025-03-18 01: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