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海军某技术保障大队焊工技师韩红星:十年苦练成"钢铁裁缝"
首页> 军事频道> 中国军情 > 正文

海军某技术保障大队焊工技师韩红星:十年苦练成"钢铁裁缝"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4-11-01 09:45

海军某技术保障大队焊工技师韩红星——

“钢铁裁缝”这样练成

  ■吕惟劼  冯光明

韩红星正在进行焊接工作。吕惟劼摄

  一次实战化训练,某舰突然遭遇某管线破损特情。“让我试试!”随舰保障的海军某技术保障大队一级上士韩红星快步上前。仔细观察故障管路特征后,他一手握着铜管,一手拎起焊枪,进行人工弯管操作。

  徒手弯动直径仅50mm的铜管,稍有不慎管壁就会破裂,韩红星不敢大意。加热软化、弯动管路、调整角度……闷热狭小的主机舱中,他屏息凝神、反复尝试。很快,他手中的管道逐渐成形,管道回装成功,故障排除。

  有着“钢铁裁缝”之称的韩红星,这手硬功夫足足练了10多年。

  2013年,韩红星以优异成绩从士官学校毕业,满怀信心走上部队焊工岗位。当真正参与到临抢修任务中时,韩红星却发现自己“差得不止一点”。“火光一晃就紧张,焊接总达不到令人满意的标准,心里特别烦躁。”韩红星向老班长诉苦。“焊工上手虽然容易,但部队装备型号多样,修理环境复杂多变,没有一段时间的苦练很难独当一面。” 老班长勉励他说。

  “独当一面是什么概念,当时的我还不清楚,只知道要练。”那段日子,韩红星每天在操作间用废料练习,常常一待就是三四个小时。尽管戴着防护眼罩,他的眼睛还是被火光灼得刺痛,只得靠眼药水缓解。

  每天待在四五十摄氏度的环境中,韩红星经常吃不下东西,肤色很快暗沉下来。老班长看到这种情况,劝他要张弛有度。韩红星总是口头答应,行动却一如既往。他心里只有一个目标:练到形成“肌肉记忆”,让每一条焊纹都达标、耐用、美观。

  后来一次任务中,某舰在靠港前甲板系缆柱突然损坏,由于故障点位于甲板边缘,焊接作业难度大,舰上几名维修人员多次尝试均无法作业。最终,他们向大队提出紧急支援保障需求。

  海面波涛汹涌,甲板摇摆不止。韩红星用安全绳将身体固定在甲板边缘。为了不让海浪影响焊机走位,他用尽全身力气将几十斤重的焊机死死顶住。

  恶劣海况下,平时韩红星单手能够提起的焊机仿佛重了几倍,用焊枪对准焊点极为困难。浪花时不时拍打到他的脸上,模糊了他的视线。韩红星靠着肌肉记忆,切、割、焊……一小时后,损坏部位更换完毕,舰艇顺利靠港。

  如今,韩红星已成为大家眼中的技术能手,各种高难度任务和比武竞赛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上级组织群众性练兵比武,韩红星主动报名,最终进入专业决赛。

  决赛场上,韩红星戴着手套进行立焊操作,炽热的焊渣钻入手套缝隙,灼伤他的手臂,韩红星却丝毫不受影响。他仔细核对着焊接角度,小心调整着电流大小,脑海里回忆着练习时的要点。由于赛前准备充分,韩红星在立焊专业比武中发挥出色。比赛结束,韩红星脱下手套,他的手臂上又新增了些许烫印。赛后,评委夸赞他说:“完成的焊缝整齐美观,不比机器焊接逊色!”

  十年如一日,韩红星不知完成多少次舰艇装备临抢修任务,却依然保持着刚入伍时那股敢于接受挑战的冲劲。如今,他除了日常参与装备抢修任务,还担任了培训教员。每当年轻战友们问起他手上烫印的时候,他总笑着说:“这都是我积累下来的‘勋章’。”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方向晨:做服务“国之大者”的工程师

  • 中国救援队伍完成缅甸地震救援任务抵京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一根细细的纱线,一头连着福建首个规模超万亿元的纺织鞋服产业;另一头牵动5位院士的心,带动多项高性能纺织面料技术取得突破,为国内一家锦纶龙头企业及上下游企业新增产值逾10亿元……
2025-04-10 10:13
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在赋能千行百业、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利用AI进行违法犯罪、AI数据权属争议等新问题也随之出现。透过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司法案例,看司法机关如何通过积极稳妥审理相关案件,运用法治方式厘清法律边界、做好规制监管、强化司法指引,护航人工智能向上向善。
2025-04-10 10:11
医生身处临床服务、保障人民健康第一线,能切实了解病患需要、诊疗现状、技术进展,也是最容易做创新、出成果的。
2025-04-10 10:07
近日,该所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首次实现对流动水体中高风险抗生素、农药残留等新发污染物的实时、在线、动态监测。
2025-04-10 03:55
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部分。其中,小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发育、免疫监视及退行性病变等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自1919年被发现以来,小胶质细胞一直被认为仅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部。
2025-04-10 03:55
业内有这么一句话:“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 之所以发生如此巨变,离不开一批批农业技术人员的辛勤努力,其中有个闪亮的名字,人们不会忘记——“中国长绒棉之父”陈顺理。
2025-04-09 09:54
在现代化工中,90%以上的生产过程需要催化剂的参与。 团队研制了世界首套双光束原位透射红外光谱,在催化反应中发现了新机制。
2025-04-09 09:54
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席鹏教授团队联合河北大学高保祥教授课题组,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近红外荧光探针HBimmCue,实现了对线粒体内膜环境的高分辨率、高亮度动态观测。
2025-04-09 09:53
千松坝林场位于河北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成立2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通过推广林草间作、林牧结合等多种模式,完成造林工程逾百万亩。2013年开始,千松坝林场在大滩镇小北沟村荒山上植树造林,生态环境的改善,带动了旅游、餐饮、民宿等发展。
2025-04-09 09:53
润滑材料在飞机的诸多部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如发动机、起落架、舱门、尾翼,以及液压系统等部位都离不开高性能润滑材料的支持。为我国一款重要飞行器研制高性能润滑剂是乔旦接到的第一个重要任务,而她也因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5-04-09 09:50
啃下硬骨头的不是蛮力,而是创新力,思维创新、技术创新是突破极限的关键驱动力 如今,在无垠大海,在广袤荒漠,能源装备今非昔比,能源技术突飞猛进,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我们这一代人责无旁贷,更有底气。
2025-04-09 09:47
打开手机刷短视频、通勤路上听播客、睡觉前追微短剧……网络视听已如空气一般,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每一刻。加强对低俗、恶俗、违法内容的监管,严厉打击版权侵权行为,为创作者提供更加安全的创作环境。
2025-04-09 09:46
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需要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支撑作用。推动跨学科、跨地区、产学研协同攻关,凝聚农业科技创新合力,关键在于加快建立协同化农业科技创新组织机制。
2025-04-09 09:44
清明时节,浙江杭州、福建武夷山等地的春茶采摘进入旺季。 在不断拓展下沉寄递服务网络的同时,快递企业还持续提升科技发展水平,加大对无人机、无人车等智能装备的应用,助力全社会物流成本的有效降低。
2025-04-08 10:03
俗话说:“绿肥种三年,瘦田变肥田。近日,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西南丘陵山区农机与电动装备创新团队成功研发出高效机器采收装备,解决了这一难题。
2025-04-08 10:03
当前意识研究主要聚焦于在大脑皮层中寻找意识体验的神经相关物,但对脑深部皮层下结构的研究较少(如丘脑)。
2025-04-08 10:01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规划遵循世界农业强国建设规律,立足我国国情农情,对农业农村发展谋篇布局。
2025-04-08 09:57
活动中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为14.3/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至4.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至5.6‰。
2025-04-08 09:54
在养老服务领域,智能机器人能帮助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目前,一些企业研发的机器人不仅能够帮助老人取快递,还能把老人抱到轮椅上、搀扶老人走路等等,可大大减轻照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2025-04-07 10:03
长江作为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孕育着超过4300种水生生物,形成了独特且复杂的生态系统。长江生态系统在国土空间生态格局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价值。
2025-04-07 09:5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