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文化中国行丨巍巍大雪山
首页> 军事频道> 军营文化 > 正文

文化中国行丨巍巍大雪山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4-11-07 08:43

  巍巍大雪山

  ■龙小龙

  革命理想高于天。在长征途中,红军将士攀越了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他们怀揣坚定的信念,用顽强意志挑战人类生存极限,谱写了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

  身披漫天飞雪,他们是比山峰更高的山峰。巍巍夹金山上,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碑,像一柄利剑,刺破风雪,闪耀着信仰的光芒。今天,让我们再次聆听当年大雪山上发生的故事,仰望大雪山上那些闪光的足迹,感悟历久弥新的伟大长征精神。

  ——编 者

  过岷山(中国画)刘 仑作

  《长征组歌》第六曲《过雪山草地》

  大雪山是一种概指或统称。

  它们是横断山脉的东列山脉,山体主要由砂板岩、花岗岩组成,很多山峰海拔达5000米以上,终年积雪、冰川林立。山脉由北向南有党岭山、折多山、贡嘎山、紫眉山等,气势磅礴,延绵千里。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巍巍耸立的大雪山,一座座山峰仿佛英雄纪念碑,见证着伟大的长征,见证着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指战员用生命热血谱写的英雄史诗。

  1935年6月,中央红军在川康边地区翻越了夹金山。7月上旬,中央红军又相继翻越了梦笔山、长板山、仓德山、打古山等雪山。

  1936年4月至7月,红二方面军翻越了雅哈雪山、小雪山、茨布腊山、藏巴拉雪山、东隆山、米拉山等雪山。

  1935年6月至1936年7月,红四方面军翻越了虹桥山、梦笔山、长板山、仓德山、打古山、夹金山、格达梁子、党岭山、折多山、剪子湾山、卡子拉山(喜委拉卡山)等雪山。

  据统计,红军长征翻越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多座。党岭雪山海拔5000多米,是红军三大主力在长征途中翻越的最高雪山。

  习主席说:“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翻越雪山,正是伟大长征精神的集中体现与生动写照。

  一

  夹金山是1935年6月中央红军在川康边地区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夹金”二字源自“甲金达”,藏语的意思是“弯曲之路”。

  这座山位于四川省小金县与宝兴县的交界处,属于邛崃山脉的一部分,占地面积约600平方公里。除了占地面积大,夹金山的海拔还高,其平均海拔4000多米,最高峰达到5400米左右。陡峭和险峻是夹金山的特点。山上怪石耸立,白雪皑皑,冰碛遍地,寒风刺骨,人迹罕至,气候变幻无常。

  当地老百姓有句民谣:“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人也不可攀。要想越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夹金山也被称为“神山”和“鬼门关”。早晨和黄昏时,夹金山常有大范围的风吹雪,天气冷,难翻越。因此,当地人说,翻越夹金山的最佳时间是上午9点后、下午3点前。如果这个时间翻不过去,人就有可能冻死在山上。

  在长征路上,红军翻越夹金山意义重大。当年,红军成功渡过大渡河后,蒋介石非常沮丧。他万万没想到,组织那么多的人马围追堵截,毛泽东带领的红军终究还是化险为夷。此时,军阀邓锡侯、杨森、刘文辉的部队都在成都西部,无法对红军形成“围剿”。但是,蒋介石不甘心失败,命令国民党军守住要道,不能让红军到成都、雅安等重镇,同时命令各路军阀侧向攻击、背后追击,妄图将红军驱赶到川西、川西北的不毛之地。他们企图凭借常人无法逾越的夹金山阻止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借险恶的自然环境将红军击垮。

  1935年5月31日,党中央利用红军短暂休整的机会,在泸定县城附近召开了中共中央负责人会议。

  当时,红军面临三种选择。一是向东进军,抵达茂县、松潘地区;但蒋介石已在这条路上布下重兵,走这条路有极大的危险。二是向西进军,沿一条山路到达四川西北的丹巴、阿坝地区;但这条路上少数民族众多,由于国民党的压迫,不少当地少数民族同胞仇恨汉族人,一旦发生冲突会给行军带来不便,也不利于民族团结。第三条路,便是翻越异常艰险的夹金山。

  为了尽快甩开追在身后的敌人,北上开辟新的根据地,会议决定:中央红军向北走雪山草地一线,避开人烟稠密地区。在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地思考和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战略决策,奠定了长征乃至全国革命胜利的重要基础。

  对红军来说,战机不可误。翻越夹金山可以抢时间、争速度。红军千回百折,声东击西,大范围迂回,高度机动灵活,穿插于敌重兵之间。翻越夹金山,看似下的是一着险棋,实则有利于尽快脱离险境,出敌不意,是踏上北上抗日的最佳路线。

  雪山行军,无比艰苦。挑战大雪山,必须要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红军指战员强帮弱、大助小,走不动的扶着走,扶不动的抬着走,御寒就喝辣椒水,饿了啃一口干粮、渴了含一口雪,艰难向前迈进。前面的人利用铁铲在冰雪上挖出一个个踏雪孔,后面的人就沿着他们蹚出的蜿蜒曲折的雪路,努力往上爬。仰面看,头顶上有人;低头看,脚底下也有人。有时,顷刻间,雪山上狂风大作,乌云翻滚,大雪夹着冰雹劈头盖脸地砸下来,有的红军指战员猝不及防地滑倒,就再也没有站起来……

  爬雪山时,毛泽东身穿夹衣夹裤,翻过山后浑身湿漉漉的。周恩来在途中患了感冒,下山后不停咳嗽,这对他的身体造成很大影响。身体健壮的朱德也得了支气管炎,留下的后遗症一直没有治愈。不少伤员或女红军拽着骡子或马的尾巴才翻越过去。一个跟随蔡畅行军的十几岁的勤务员,爬到雪山顶上,突然倒下就再也起不来了。蔡畅在寒风中脱下自己身上的毛衣,盖在他的遗体上,含泪离开……

  红四方面军南下时也曾翻越夹金山。对于随红四方面军南下的原一方面军第5、第9军团来说,翻越夹金山的艰难让他们刻骨铭心。特别是负责殿后的红5军团第37团,刚翻过山还没有进行休整,又受命翻山返回,阻击敌人。几天后,完成阻击任务的第37团又爬山追赶大部队,等于对夹金山进行了3次翻越。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在《七律·长征》里,抒发对红军翻越雪山的喜悦之情。红军指战员没有被狂风暴雪所吓倒。他们以坚韧不拔的顽强毅力,经受严峻考验,战胜艰难险阻,最终征服了大雪山。

  从旧称“懋功”的四川省小金县城出发,半个多小时的车程,便能到达达维镇。镇中东侧山谷的沃日河上,一座饱经沧桑的小木桥横跨南北。这里便是当年红军会师的地点。

  1935年6月12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艰难翻越夹金山后,与红四方面军一部在此会师。那一刻,欢呼声、口号声响彻山谷。

  二

  1936年2月中下旬,红四方面军陆续撤离天全、芦山、宝兴地区,经达维、懋功、丹巴,向康北地区的道孚、炉霍、甘孜进军。在向道孚进军途中,他们翻越了有“万年雪山”之称的党岭山。

  党岭山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系大雪山脉的北段,主峰海拔约5500米。党岭山的自然气候之恶劣出乎人们想象:山上终年积雪,空气稀薄,风暴雪崩不断。当地曾流传:“爬上党岭山,如进鬼门关;若无大圣胆,难以再生还。”而这次,红军要在冬末春初季节翻越党岭山,更是难上加难。

  风雪无情地向着饥饿疲乏的红军队伍扑来。狂风吹来,扬起大雪,红军官兵眼睛都睁不开;刺骨的寒风吹到身上,往骨头里面钻,刀割针扎一般疼……对于红军来说,翻越党岭山面临的困难几乎是无法克服的:一是缺乏高热量的食物,二是缺乏厚衣服……

  一天,红四方面军兵站部部长吴先恩爬雪山时,发现许多冻僵了的战友遗体被埋在雪里。其中一位战友的遗体从雪堆中露出一只胳膊,拳头里好像攥着东西。他小心翼翼掰开战友的手,发现烈士手里紧握的是一张党证和一块银元。党证上写着:刘志海,中共正式党员,1933年3月入党。

  他将这个片段写入了长征回忆录《党岭山上》——“我取过党证和白洋(银元),默默地低下了头:‘志海同志,你的党证和最后一次党费,一定替你转交给党。安息吧,同志!’”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红军指战员翻越党岭山时,尽管身着草鞋单衣、一个个饿得肚皮紧贴脊梁、迈一步都要用尽全身气力,尽管牺牲无处不在,但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始终激励他们一路向前、走向胜利。

  烈士那只紧握的拳头,体现的正是红军将士信念的力量。这种强大的力量,足以让高山低头,使风雪让路。

  年过半百的朱德总司令,把马让给伤病员骑,自己坚持步行,还一边爬一边鼓励战士们鼓足勇气、战胜雪山。随着空气越来越稀薄、积雪越来越深,很多人都喘不过气来,队伍也拉得越来越长。大家互相鼓励,体质好的同志,还时不时喊喊口号、唱唱民歌。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之上,一群意志坚定的革命战士,在党的领导下,用战无不胜的气魄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

  比起自然环境来,敌人的阴谋是另一种刺骨的严寒。但是,红军从未想过后退。他们前赴后继地追寻曙光,有的在前面冲锋开路,有的中途倒下了。不少红军战士穿着单衣草鞋完成了生死翻越。途中,他们不仅要挑战恶劣的自然环境,同时还要跟敌人交锋。在一座人迹罕至的雪山上,至今还能找到红军与敌人激战留下的弹壳。

  在今天的四川红原县和黑水县的交界处,海拔4450米的雅克夏山巍然屹立。历史上,它也被称作长板山和马塘梁子。1952年7月的一天,解放军的一支部队因为剿匪来到这里,夜宿雅克夏山。在营地附近,战士们发现了12具红军烈士遗骨。曾3次翻越雅克夏山的老红军唐成海被找来辨认这些遗骸。他判断:这12名烈士是一个建制班,或许是红四方面军的部队,也可能是红一方面军第5军团的部队;他们应该是在夜晚休息时,因劳累、低温或缺氧而牺牲的……

  后来,四川省政府拨款在这里修建了红军烈士墓。虽然墓碑矗立在海拔4000多米的雪山上,道路难行,只能徒步到达,但总有人攀越到这里,祭奠缅怀红军烈士。

  大雪山上,英雄事迹惊天地、泣鬼神。

  三

  长征精神薪火相传,英雄壮歌彪炳史册。多少回,我在大雪山下伫立、仰望,心潮起伏,久久难以平静。

  仰望巍巍大雪山,我有时不知道该怎样抒写内心的敬仰和感慨。澎湃的心中,仿佛有很多话需要表达,却总是不知如何下笔,心头被一种难以言述的情绪激荡着。抑或那是一种激越悲壮、雄浑高亢的气场,在这种场域里,语言文字是那么无力和浅白。

  在我的眼里,大雪山的雪是洁白的。它的洁白,像追求革命的理想、深怀神圣的使命感、无私的奉献精神。

  大雪山的雪更是红色的。它的红色,是革命的意志、甘洒热血写春秋的气魄、熊熊燃烧的火焰。

  红色的雪,是红军革命红旗染过的颜色,是镰刀锤头敲击过的颜色,是红军将士的鲜血凝结而成的颜色。如果化成水,雪便是汩汩清泉,从巍峨大山淌出的滚滚热泪。

  翻越大雪山,是一段震惊中外的艰辛历程,是中华儿女用生命和热血创造的奇迹,是伟大长征精神的生动诠释。

  “再大的牺牲,也不能阻止我们前进!”从赣南一直征战到陕北的红一方面军老战士唐进新生前接受采访时说,“因为我们有红色的理想,因为我们有党的坚强领导。”

  翻越,就是谱写一页新的篇章。正是前所未有的翻越,才能到达阳光明媚的春天,才实现了“红色的理想”。翻越,靠的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凭的是智慧与胆识,需要义无反顾地发起一次又一次冲锋,需要用血肉之躯铸成新的长城。红军将士们满怀理想,满腔热血,为追求真理和光明而牺牲奉献,迸发出激荡人心的强大力量,跨越时空,永远回响。

  雷鸣,电闪,暴风,遥远的炸裂声消失在茫茫大雪中,发自灵魂深处的怒吼依然响彻云端。即使在没有月光的夜晚,透过乌云的缝隙,我们仍然可以看见风暴中留下来的记忆,清晰如昨。

  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李大钊曾说:“大凡一个纪念日,是吉祥的日子,也是痛苦的日子;因为可纪念的胜利,都是从奋斗中悲剧中得来的。”

  实现伟大的理想,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生活在和平年代、享受在温暖怀抱中的我们,应当记得幸福从何而来。

  沐浴着新中国灿烂的阳光,让我们向大雪山致敬,向革命先辈致敬,向壮阔历史致敬。

  作者小记

  龙小龙,四川南充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诗意的行走》《自然的倾诉》《新工业叙事》等。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浙江建德:“以花为媒” 打造春日消费新场景

  • 乌鲁木齐社区文化丰富居民生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人类探索地球的征程离不开载人潜水器的技术创新。海底两万里,书写新传奇。
2025-03-24 12:09
3月20日至23日在海南三亚举办的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上,智慧育种成为焦点议题,业内人士期待智慧育种破译“基因密码”,开启种业创新的新赛道。
2025-03-24 08:53
中关村论坛重大成果、《国家创新指数报告》和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等一批科技成果、创新政策和权威报告也将在论坛年会期间发布。
2025-03-24 08:49
今年3月23日是第65个世界气象日,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当日在京启动2025年世界气象日活动,发布2024年度“中国十大气象科技进展”。
2025-03-24 04:55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日前在北京怀柔科学城通过国家验收。该设施是“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为生命科学研究和重大疾病诊治提供全尺度、
2025-03-24 04:55
青藏高原湖泊既对全球气候变化非常敏感,也对其有重要影响。我国科学家研究评估了近36年间气候变化给青藏高原湖泊带来的影响,结果发现,青藏高原湖泊对气候变化响应显著,
2025-03-24 04:55
记者22日从中国石化胜利油田获悉,我国油气勘探领域迎来重大突破——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济阳页岩油新兴油田亿吨级探明储量正式通过自然资源部储量评审备案。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内的新兴油田樊页平1区块,页岩层系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达1.4亿多吨,技术可采储量达1135.99万吨。这是首个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备案的探明地质储量达亿吨级的页岩油田。
2025-03-24 05:25
国家能源局20日发布的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0亿千瓦,同比增长14.5%。
2025-03-21 03:40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6%和9.1%,有力支撑工业经济实现稳步向新向好发展。
2025-03-21 03:40
2024年12月16日,中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3-21 10:12
一颗青梅、一杯酸奶、一碟陈醋、一缸酸菜……中国人的餐桌上,常能看到酸味的身影。夏季气候炎热,人体出汗较多、胃口可能变差,适量食用酸味食物可以起到开胃、收敛止汗的作用。
2025-03-21 10:11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一项开创性研究首次直接观察到了DNA开始解旋的瞬间,揭示了使细胞能够准确复制其遗传物质的基本机制。
2025-03-21 10:09
根据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的气候科学研究,2023/24年海洋表面温度的大幅上升虽然是异常现象,但用气候模型预测时并不全然意外。
2025-03-21 10:07
液体粉笔的研发让师生免受粉尘之扰,如今湖北应城市黄滩镇刘垸村粉笔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村民眼中的夕阳产业焕发新生。实践证明,深耕技术创新,用好技术赋能,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能提高产品品质和性能,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2025-03-20 09:54
今年春节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员黄家兴就跨越3000多公里,从北京来到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开启新一年的追花之旅。跟着帮扶团队,蜂农李光强学到了真本事:以前有蜜就割,蜜蜂饿肚子出逃;现在留蜜补蜜,提高采蜜效率。
2025-03-20 09:53
对人性温度的感知,对多元价值的判断,对公共利益的坚守,这些人类独有的认知维度,是AI无法替代的核心价值。
2025-03-20 09:52
从燧人氏钻木取火,到墨子提出“光沿直线传播”的朴素理论,再到牛顿用棱镜分解白光揭示光谱的奥秘,光始终是科学与技术演进的见证者。进入21世纪,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迎来了全新维度——光经济。
2025-03-20 09:49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在国家卫生健康委19日举行的“时令节气与健康”发布会上,专家提醒,春分时节,昼夜平分,公众要注重规律起居、保证睡眠、均衡寒热饮食、适时添减衣物。
2025-03-20 09:40
近日,国内首款碳-14核电池原型机“烛龙一号”发布,这标志着中国在核能技术领域与微型核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03-19 10:24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公布2024年全球知识产权申报统计数据。中国申请量为70160件,同比增长0.9%,仍是申请量最大的来源国。
2025-03-19 10:2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