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从教材变化看时代发展
■曾 新 解放军报记者 李由之
“教员,请您帮忙看看这台装备……”
前不久,空军预警学院雷达士官学校教员刘谊露,受某雷达旅邀请,为基层技术骨干进行新装备培训。借此机会,该旅官兵向刘教员求助。
眼前,是一台“病”了挺久的电站——
这台电站单独工作没有任何问题,但一到并机工作就“闹情绪”。电站各模块检测均显示正常,厂家先后几次派技术人员前来处理都无功而返。
“这次能行吗?”疑问盘旋在众人心中。方舱里,大家伸长脖子,目不转睛地盯着电站控制屏前的刘教员。
只见刘教员翻开一本教材,对照接线图,手拿仪器在眼花缭乱的线束中不断变换测量点,对几组关键参数进行调整。粗调时,他用工具快速交替旋转电位器,同时密切注视着仪表。渐渐地,他操作速度越来越慢。
此时,仪表上的参数已经与之前的设置值“天差地别”……
“好了!”只听刘教员兴奋地说。
大家在半信半疑中开始试机。轰鸣声响起,指示灯一个个亮起:绿灯、绿灯、绿灯……随着最后的合闸动作,担心的跳闸没有出现——并机成功!
经过一连串测试后,装备运行正常。该旅领导左看右看,由衷地竖起大拇指:“没想到,你们对新装备的研究竟能达到这个程度。”
紧接着,大家的问题接二连三,刘教员从原理和技术层面一一解答。最后,他拿出了那本围绕电站编写的教材——《某型达电站电气系统结构原理及操作维护》。“你们想知道的,或许在这里能找到答案。”刘教员说。
与此同时,这本刚审定完的新教材,已被摆在了空军预警学院雷达士官学校电站维修教研室的书架上。在书架的另一头,一本《地面雷达电站手册》也在其列,尽管蓝色硬壳封面上的烫金字已经模糊不清,这本出版于1980年的教材始终占有“一席之地”。新老教材跨越时光长河,在书架上相遇了。
20世纪70年代末,在役电站装备不少,但装备图纸和技术数据的缺、漏、错问题日益凸显。在没有电脑的时代,老一辈教员凭借双手,绘制各型号装备。最终,他们完成第一代电站教材《地面雷达电站手册》的编写,收录了那个年代全部在役电站装备的相关情况。
2000年前后,第二代电站教材“出炉”,内容侧重点落在装备构造和基本原理上,将20年间新增的两个系列主流型号细致剖析。之后,装备快速迭代发展,新型号推出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一本手册能管很多年的时代一去不返。
当新技术、新装备层出不穷,教材更新提速刻不容缓。为适应新变化,电站维修教研室平均2到3年就推出一本新教材,有的是针对某一个新型号装备,有的是为满足“初、中、高”不同培训层次和部队人员的实际工作需要。从一本教材到一套教材体系,枝繁叶茂的“教材树”背后,是部队建设的加速度。
这次刘教员维修电站所参阅的教材,正是诞生于这样的背景下。它是一本针对最新型号装备的增补教材,如同在一根粗壮的树干上,长出的一条新枝……
一本维修教材的增与减
■曾 新 解放军报记者 李由之
空军预警学院雷达士官学校教员刘谊露(左三)在实习车间指导学员实装操作。史政泽摄
教员刘谊露(左一)授课。王 欢摄
“过时的雷达教材,接收不到时代的回波。”望着书架上“新鲜出炉”的教材,空军预警学院雷达士官学校教员刘谊露说。
变化,悄无声息。
从20世纪80年代第一代电站教材出版后,刘谊露所在教研室已多次对教材内容进行增补。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教员们追赶时代的脚步也一刻不停。
一增一减皆为战,字里行间满是情。恰如这本新教材,它是直接服务于战斗力的“工具箱”,更是一份时代发展的纸质笔录。
等和靠会让知识“过时”,唯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被时代抛弃
翻开《某型雷达电站电气系统结构原理及操作维护》,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贯穿整本教材,令人眼前一亮:从原理结构到运行方式,新的技术手段被全方位解析;用形象直观的配图对新型关键器件的内部结构进行拆解展示,复杂部件还有详细的使用说明……
这本教材,不仅出现在空军预警学院雷达士官学校师生的手中,也已惠及部队。千里之外的空军某雷达旅,一级上士李明伦正对照着上面的电路图,按照操作指示进行故障排除。
“好用,实用,管用!这本针对某型装备编写的教材,真是为基层量身打造、及时送达。”手捧教材的李明伦赞叹道。
谈及这本教材,电站维修教研室的教员们十分感慨。军士教员熊志浩两指捏成一条细缝说道:“这是它几年前的厚度……”
那年,虽然仅有极少数单位列装了新装备,教员们已经开始着手资料收集工作。每次去部队授课、巡修或参加任务,他们都习惯性地“淘宝”:有时是新装备数据,有时是损坏的故障件,有时是新器件上令人束手无策的“疑难杂症”。
这种积累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教员们开始思考,当时代的浪潮来临,教材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又该如何与时代共振?
“等和靠会让知识‘过时’,唯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被时代抛弃。”这是教员们用行动给出的回答。
翻看刘谊露在图书馆的借阅记录,可以看到这些年他涉猎范围越来越广。“以学生的姿态追赶时代”是教研室的传统,他们深知吸收前沿科技知识的重要性。
同时,教员们也在努力填平理论到实践的“沟壑”。对部队一线的技师们而言,他们更关心新技术在装备上如何实现、如何运用,出现问题该如何解决。为了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在教研室同事的大力支持下,刘谊露在办公室支起了一张小小的实验台,桌上堆满了焊接工具、测量仪表和从部队“淘来”的各种故障件、电路板。这是他除车间以外的第二个“实验室”。
这天,像往常一样,刚吃过饭的刘谊露回到实验台前,开始捣鼓起面前的仪表和器件。他时而查看资料,时而拆解器件,时而测量参数,时而写写画画……一旁的资料和图册被翻得卷了边,笔记本上不一会儿又记录下密密麻麻的文字和数据。
正是在这个实验台上,刘谊露进行了无数次解剖“手术”,将器件内部构造研究透彻。一张张例图、一项项数据,这一手宝贵的实践资料,成为增补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台上的专攻精练,造就了这本教材的“独一无二”。从一张特殊的附录表中,可以看到刘谊露的辛苦付出。这张附录表里记录着一份主要器件的参数参考值,几页纸上的几百个数据,全部源自他一次又一次的手动测量。
“这些参数参考值,给了我放手操作的底气和信心,就像身上拴着保险绳一样踏实可靠。”试用教材后,李明伦这样评价。
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扎实的动手实践,造就了这本“接地气”的教材。随着教员们研究和试验的规模不断扩大,教材中涉及知识的广度不断拓展、深度不断增加。
曾经的“金科玉律”,如果不顺应发展要求,归宿也只能是“故纸堆”
前不久,刚从教研室张教授手中接过审定完的教材,刘谊露一眼就发现了中间那“鲜红”的一页纸。
定睛一看,正文部分被红色水性笔勾画得“面目全非”。一开始,作为教材主编的刘谊露感到非常诧异,因为被划掉的,是故障诊断方法和思路的部分内容,也是传承多年的精华所在。
这一部分本是教研室的“传家宝”。曾经,经由几代人总结提炼,形成了“看、听、嗅、摸和仪表测量等方法为主”的经典故障诊断法,如今被整段“下架”。
张教授说:“以前装备故障,打开外壳闻一闻、看一看,可能就知道哪个元器件烧了,换一个就是。如今,在一块封装好的电路板上,甚至连导线都见不着一根。”仔细一琢磨,刘谊露明白了老教授的良苦用心,连连点头。
“曾经的‘金科玉律’,如果不顺应发展要求,归宿也只能是‘故纸堆’。”刘谊露说,粗看,教材更新只是字词句和图片的增减;细读,其中饱含的是思想观念的转型升级。
教材更新,减下来的远不止旧观念。
眼下这本教材,是某新型雷达装备配套电站的单行本。既然厂家有装备说明书、用户手册和电路图册,为何还要专门编写单行本教材?这要从一个个基层来电说起。
“图册越来越厚,越来越看不懂”“一个点位,同时出现在七八张图里,既不知道信号从哪里来,也不知道流向哪里”……基层官兵的反馈让教研室教员们开始寻找应对之法。
以前装备集成度低、线路简单,图册的电路图和装备容易对应,往往几张工程图就能一目了然。如今,装备集成度越来越高,厂家提供的图册越来越厚,通常由不同的工程师,按照不同的功能模块独立绘制。
过去一张图,如今被“肢解”成几十张图。看似“厚实”了,但一些官兵也望图生畏,不会修、不敢修,只能依靠厂家。考虑到紧急情况下,厂家很难实现实时维修保障,用于更换的重要器件可能出现各种现实问题,刘谊露十分忧心:“问题找不准,谈何抢修?”
制约战斗力的隐患必须消除。刘谊露决心把几十张图整合到一张图上,办公室和车间成了他的战场。
整合,并不是简单相加。例如工程图上一条线,在装备上可能经过了几十个器件。这几十个器件按什么顺序排列?每个器件从哪一端进、哪一端出?互相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些都需要到装备上一一找对应。
画这样一张图,如同手里同时拿着成百上千块拼图,要将这些无序的拼图还原。过程中,还可能面临着部分重要拼图缺失的问题,需要进行倒推复原。但只因部队急需,刘谊露便义无反顾地扎了进去。
刘谊露和战友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资料,实在收集不到就到部队实装上实测元器件,绘制装配接线图,再复制原理电路图,获得一手维修资料。通过这种“笨”方法,刘谊露带着团队一点一点把新装备里里外外“啃”了个遍。
最终,在无数个碎片化时间的聚合下,割裂的电路被重新拼装,缺失的模块被补齐。厂家的工程师第一次看到这张整体接线图时,直言“不可思议”。
厚厚的图册“减”成薄薄几页,随着接线图、原理图缓缓展开,电流再次顺畅地奔腾其中,与他们的心血一同流淌。
奋斗强军不是空喊口号,而是具体实在的行动,在课下奔赴,在课上升华
清风徐来,吹散了实习车间里的几分闷热。
刘谊露站在讲台上授课,台下是专心听讲的学员们。最后一排,坐着教研室的其他教员。
“电子执行器弹簧断裂引起的机械故障也会导致转速不稳……”刘教员向学员讲述了一起故障背后的故事,提醒大家不要忽视那些看似“不可能出故障”的细微之处。
对照刘谊露所讲的内容,军士教员杨明擘指着这本教材故障分析部分的一行字,向记者解释道:“这种故障极其少见,其他教材都没有记录。”
原来,这是教员们在协助部队排除故障时遇到的“疑难杂症”。返校后,他们第一时间进行总结整理,将案例先写进讲义,再补充进教材。
在部队遇到的许许多多实例,经过教员们的手和脑,被记录在教材里,成为更多人学习和参考的经验。书本上不起眼的两行字,或是一张小小的结构图,背后往往藏着一群教员千里奔波的足迹和研究案例的匠心。
那年,教研室团队成员分批次赴某部开展电站装备巡检维修。他们分别对多个雷达站电站装备的疑难故障进行诊断排除,并对部队技术骨干进行现场培训。
恰逢春运,在买不到高铁票的情况下,教员们搭过顺风车、坐过农用车,在7天时间跑完8个点位,赶在春节前修复了10余台电站装备。返程之际,一名指挥员打电话说:“我检查工作走8个点位,最快的一次用了8天。而你们是去维修装备的,7天就干完了,我敬佩你们的专业素质,敬佩你们的敬业精神!”
为战教战,前提是晓战。教研室长期坚持实践性教学能力培养,采取到厂家跟班学、到部队实战练、开展考核竞赛等形式,从装备拆装等基本功练起,掌握实践技能。
有时候,许多故障很难从理论角度进行解释,即使是相同的制造工艺生产出来的装备,也做不到“千人一面”。理想的状态与现实之间总有“摩擦”。面对这种情况,教员们明白实践出真知。他们整天与装备打交道,什么方法管用、什么工具好、每个器件是什么“脾气”,都烂熟于心。
教员们始终将战斗力视为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把实事求是当作最大的原则。教材编写完成,他们从不急着出版,而是先送往部队试用,根据反馈及时进行调整。
晓战教员,带出善战学员。去年,刚毕业的学员梁航腾打来电话:“教员,我到单位没几个月,参加旅里岗位练兵比武竞赛拿了个第一。感谢学校,感谢教员!”
这样的故事屡见不鲜:学员黄钦豪刚到部队,与老班长同台竞技勇夺第一;学员董大勇首次值班即排除重大故障;任务电站突然“罢工”,刚毕业的学员刘宗岩大胆操作,大幅缩短排除故障的时间……
有人说,机械化战争是“大吃小”,信息化战争是“快吃慢”。近年来,这个教研室为“胜一筹”而“快一筹”,共编写了20多本教材和实习指导书,10部雷达兵训练大纲配套教材,并制作了电视教材、多媒体教材、三维仿真软件、“慕课”等形式多样的配套资源。
“奋斗强军不是空喊口号,而是具体实在的行动,在课下奔赴,在课上升华。” 刘谊露说,它就在一张张绘图里、一日日测量中,它是夏天能拧出水的作训服,是指缝里洗不净的油污,是布满老茧的双手,是行走在戈壁荒漠、海岛高原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