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沙漠巡线兵:平凡的巡线路,亦是不凡的人生路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沙漠巡线兵:平凡的巡线路,亦是不凡的人生路

来源:中国军网2025-02-10 10:34

  一位作家这样描述走在沙漠里的体验:“上沙山实在是一项无比辛劳的苦役。刚刚踩实一脚,稍一用力,脚底就松松地下滑。用力越大,陷得越深,下滑也愈加厉害。才踩几脚,已经气喘……”这样的艰辛经历,是信息支援部队某部某连四班战士们的日常状态。他们的任务,是驻守在哨所,守护绵延100多公里的国防光缆。

  作为巡线兵,哨所战士们常年穿行于广袤的大漠之中,行进在一座又一座高山之间。他们眼中的景象不仅有数不尽的沙粒、吹不完的狂风,也有尽收眼底的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更有奔涌在脚下的一条条“数字江河”。

  坚守战位,他们心中总是澎湃着一种无法言说的自豪感:“一步一个脚印,丈量祖国的大好河山,看似平凡的巡线路,亦是不凡的人生路。”

  斑驳的战靴

  “咯吱咯吱……”信息支援部队某部某连四班三级军士长周李和2名战友排成一排,行走在软绵绵的细沙里。阳光下,一行战靴印曲曲折折,延伸向远方。

  哨所的战士执行巡线任务。

  驻守哨所的战士们负责定期巡查检修的光缆线路超过100公里。早上驾车出发,一路巡检架空明线和地埋光缆,天色渐暗时他们才能抵达线路终点,完成一天的任务。

  周李是第一批来到哨所的战士,也是这里最年长的兵。

  “先是途经戈壁滩,之后穿过库姆塔格沙漠,翻越海拔超过3500米的几座高山后,会进入草原地带……”常年在这条路上巡线,途中的地貌他已熟稔于心。

  戈壁、沙漠、沼泽……大自然创造了人迹罕至的地貌,一条条光缆在这里延伸铺展,成为国防通信网络的一部分。

  守护国防光缆,意味着脚下的这片土地就是他们的战位。车开不进去的地方,他们需要扛着铁锹、镐头,背着工具包徒步巡线。

  因为没有经验,周李说他在最初巡线时掉进过沼泽地。“脚一下子就陷进去了,怎么也拔不出来。”对于如何摆脱沼泽,他颇有一些心得,“挣扎是没有用的,只会越陷越深。要抖动着把脚拔出来,身体前倾,成跪姿慢慢爬出去。”

  一旦陷入过沼泽,腥臭的发酵味道很难被彻底清洗掉,会萦绕在身上好几天,战靴也很难刷洗干净。后来,大家慢慢有了经验——用铁锹拍打着探路,一些沼泽面积较大的地带,只能顺着边缘轻手轻脚地绕过去。

  风沙也是他们要常年面对的。“开阔地带最容易起风,大风一来,想站住脚都是难事。”周李体验过突如其来的黄沙弥漫,“几乎是一瞬间,能见度变低,天边都是黑沉沉的。”这时,大家会赶紧找个山丘或者岩石避风,实在无处可躲,几个人便围成一团抵抗巨大的风力。没有人敢张口说话,大家甚至会屏住呼吸,因为沙子会灌到嘴里和鼻腔。等风停了,会发现连头发丝里都是黄沙。

  也是因为风沙,架设光缆的线杆很容易倾斜。将它们归位并没有想象中容易,需要一人先爬到线杆顶部固定绳子,剩下几人再拽紧绳子另一头,合力将线杆拉直。

  周李还记得第一次拉绳子时不知道如何用力,脚一直打滑,最后整个人摔在地上。如今他时常组织战友们进行拔河比赛:“别看我们人手不多,但脚力、臂力都是杠杠的。”

  因为一年到头走路,而且都是沙石路,很费鞋。每次完成任务后,大家的战靴里总能倒出一大片沙子,鞋身的缝隙里也全是沙尘和干掉的泥浆。这些年,周李已记不清换了多少双战靴,每一双斑驳的战靴背后,都是他在巡线路上的奉献与付出。

  行进在巡线路上。

  坚守的“岩石”

  中士谢群还记得第一次走进大西北时的兴奋。

  随着军列车窗外的景色逐渐昏黄,来自山东的谢群看到了从没见过的沙漠、骆驼,还有讲不出名字的植物,内心忐忑地憧憬着接下来的军旅生活。

  辗转上千公里,这名年轻的战士来到了沙漠深处的哨所。然而,当新鲜劲过去,他和战友们把能聊的话题都聊完了,寂寞便像风沙一样开始蔓延。

  “这里太干了,刚来的那段时间总是口渴,一直喝水。”和不少来自南方的战友一样,谢群最初并不适应西北的气候,嘴唇和手背都在干裂。

  繁重的巡线任务同样让他感到疲累。一次车辆行驶途中,本应认真观察线路情况的谢群突然感到一阵困意,眼皮止不住“打架”,班长发现后严肃批评了他。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谢群并没有陷入消沉,一次夜间紧急执行任务让他印象深刻,那天晚上车里响起的歌曲《平凡之路》,至今仍回荡在他的耳畔。

  “一天下午6点多,电脑上突然弹起故障提醒。”本来留守值班的谢群,因人手不够被安排一同前出解决故障。

  夜间行驶本就危险,途中还要经过无人区地带,谢群一路上紧张得睁大了双眼:“任务当前,时间就是战斗力。”暗夜中,两道昏黄的光柱在弥漫的风沙中撕开一道口子,车辆向着任务区域加速前进。

  当晚9点多,大家在寒风里修好了光缆。但由于夜路危险重重,得到上级同意后,他们决定在汽车里休整过夜,天亮了再返回。

  “我们被包裹在没有边际的黑暗里,四周只有风声,车辆在巨大的风中持续晃动。”为了缓解有些沉重的气氛,大家挤在车厢里,开始主动找话题聊天。虽然车上余电有限,他们还是决定放一首音乐来提振一下精神。当《平凡之路》的歌声响起,他们禁不住一起轻轻吟唱。就这样,大家挤在车厢里,度过了寒冷的一夜。

  沙漠里的巡线兵,要有坚守战位的勇气和力量。那一晚,谢群对肩负的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

  今年是谢群在哨所服役的第8年,这个曾经有些青涩的士兵没想到,自己已经是新兵眼里的老班长了。如今,巡线任务中的他已能独当一面,驾驶技能和巡线检修的本领越来越过硬。

  谢群很喜欢在书上看到的一句话:沙漠里,被风吹走的都成了沙;顶住风的,才是最美的画。无论未来有怎样的“风沙”,他希望自己能像岩石一样牢牢“铆”在原地,怎么也刮不跑。

  共同的记忆

  哨所营院里有一棵枝繁叶茂的杏树。

  最初,那是一棵突然出现的幼苗,长势并不好,第3年,果树才结出了果子,但个头不大,口感酸涩。战士们没有放弃它,常常浇水施肥。终于,这片干旱和贫瘠的土地,在第4年孕育出了酸甜可口的杏。

  人和树遵循着同样的规律:在时间的沉淀中,哨所战士们经受住了风沙的考验,变成一个个优秀的巡线兵,与这片土地难舍难分。

  周李在当兵第16年时面临去与留的选择。家人希望周李能转业:“我是姥姥姥爷带大的,他们年纪大了,时常挂念我。”这让周李有了退役的念头,但他最终还是在留队申请书上签了字。

  19岁从江苏来到大漠当兵,入伍整整19年,周李笑称自己已是真正的西北人。吃不惯稻米,却钟爱面食;口音浑厚粗重,几乎听不出什么“南方味道”;脸颊一年四季都是黑黢黢的……岁月无声地雕刻着他。一次长时间的通话后,家人更加理解了周李的内心,决定支持他继续坚守岗位。

  战士们朝着远方呼喊。

  不仅是周李,不少战士拥有难以忘却的“西北记忆”。

  董小龙曾是哨所的种植员。来自重庆的他入伍前是标准的“南方胃”,后来他最爱吃菜地里收获的茄子、辣椒、西红柿,那是西北人常吃的老三样。尽管已经退伍,他仍时不时给战友们打来问候电话,并在挂电话前嘱咐“一定要照顾好我的菜园子”。

  几年前,哨所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战友。一位老兵千里迢迢回到昔日的营地。营房已经改建,但这位花甲老人还记得四周的道路和民房。

  “一直忘不了曾经的老连队,终于能回来看看了。”老兵此行,就是为了再看一眼他始终魂牵梦绕的“战位”。临走前,他一直说:“我老了,不知道下次有没有机会再来,希望你们守好这个‘家’。”

  年轻的战士并不认得这位老兵,就连周李也只是听闻过老兵提起的一些人和事,这让周李有了一个新想法——做一面照片墙。

  攀爬线杆的新兵、戈壁里巡线的队伍、为战友做饭的老兵、修剪草坪的战友……哨所成立以来,凡在这里战斗过的战士,哪怕只是短暂来帮过忙的,他们的照片全部被贴在了墙上。

  “每一名战士都会在某一天离开这里,但当他回来看看的时候,即便时过境迁,大家也会在第一时间认出曾经的战友,因为他的笑脸一直挂在墙上。”周李说。

  给照片墙取个什么名字?大家想了很久,最后决定叫“我是大漠一个兵”。顶过肆虐的狂风,穿过荒芜的沙漠,熬过难耐的酷暑与严寒……大家觉得能成为哨所的兵,是一件幸福的事,更是一件让人难忘的事。

  “我们哨所人员不多,有时候加上其他连队来帮忙的才七八个兵,但大家彼此依靠、团结一心。”建哨以来,哨所荣立集体三等功3次,集体二等功1次。战士们难以忘记坚守过的阵地,历史也会永远记得把热血和青春奉献给巡线路的他们。(钟定航 康世超 张勤琳)

  (责编:陈羽、任一林)

[ 责编:王蕾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浙江磐安:赶制春茶

  • 春风春景里的摄影热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经监测,截至2024年年底,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达12.75万吨,较2023年增加0.72万吨,增长5.98%,较2002年保护初期增长49倍;
2025-04-11 03:45
中央气象台预计,4月11日至12日,随着新一股较强冷空气东移南下,我国中东部地区将出现强风、降温、沙尘天气,华北将出现历史同期罕见持续性大风,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东部将出现暴雪,南方将出现今年以来最强风雹天气。
2025-04-11 10:23
我国科学家利用嫦娥六号采回的月球背面样品,首次获得月球背面月幔的水含量小于2微克/克,为认识月幔水的时空演化提供了关键约束。
2025-04-11 03:45
自然资源部10日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高纯石英矿成为我国第174号新矿种。据悉,这一矿种于2020年至2021年被发现,
2025-04-11 03:45
为实现长期心电智能监测,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无运动束缚的动态12导联心电系统(以下简称“MU-DCG系统”),实现了无感化佩戴、抗运动伪影以及低功耗原位实时信号处理的优势集成。
2025-04-11 03:45
一根细细的纱线,一头连着福建首个规模超万亿元的纺织鞋服产业;另一头牵动5位院士的心,带动多项高性能纺织面料技术取得突破,为国内一家锦纶龙头企业及上下游企业新增产值逾10亿元……
2025-04-10 10:13
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在赋能千行百业、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利用AI进行违法犯罪、AI数据权属争议等新问题也随之出现。透过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司法案例,看司法机关如何通过积极稳妥审理相关案件,运用法治方式厘清法律边界、做好规制监管、强化司法指引,护航人工智能向上向善。
2025-04-10 10:11
医生身处临床服务、保障人民健康第一线,能切实了解病患需要、诊疗现状、技术进展,也是最容易做创新、出成果的。
2025-04-10 10:07
近日,该所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首次实现对流动水体中高风险抗生素、农药残留等新发污染物的实时、在线、动态监测。
2025-04-10 03:55
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部分。其中,小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发育、免疫监视及退行性病变等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自1919年被发现以来,小胶质细胞一直被认为仅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部。
2025-04-10 03:55
业内有这么一句话:“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 之所以发生如此巨变,离不开一批批农业技术人员的辛勤努力,其中有个闪亮的名字,人们不会忘记——“中国长绒棉之父”陈顺理。
2025-04-09 09:54
在现代化工中,90%以上的生产过程需要催化剂的参与。 团队研制了世界首套双光束原位透射红外光谱,在催化反应中发现了新机制。
2025-04-09 09:54
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席鹏教授团队联合河北大学高保祥教授课题组,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近红外荧光探针HBimmCue,实现了对线粒体内膜环境的高分辨率、高亮度动态观测。
2025-04-09 09:53
千松坝林场位于河北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成立2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通过推广林草间作、林牧结合等多种模式,完成造林工程逾百万亩。2013年开始,千松坝林场在大滩镇小北沟村荒山上植树造林,生态环境的改善,带动了旅游、餐饮、民宿等发展。
2025-04-09 09:53
润滑材料在飞机的诸多部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如发动机、起落架、舱门、尾翼,以及液压系统等部位都离不开高性能润滑材料的支持。为我国一款重要飞行器研制高性能润滑剂是乔旦接到的第一个重要任务,而她也因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5-04-09 09:50
啃下硬骨头的不是蛮力,而是创新力,思维创新、技术创新是突破极限的关键驱动力 如今,在无垠大海,在广袤荒漠,能源装备今非昔比,能源技术突飞猛进,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我们这一代人责无旁贷,更有底气。
2025-04-09 09:47
打开手机刷短视频、通勤路上听播客、睡觉前追微短剧……网络视听已如空气一般,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每一刻。加强对低俗、恶俗、违法内容的监管,严厉打击版权侵权行为,为创作者提供更加安全的创作环境。
2025-04-09 09:46
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需要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支撑作用。推动跨学科、跨地区、产学研协同攻关,凝聚农业科技创新合力,关键在于加快建立协同化农业科技创新组织机制。
2025-04-09 09:44
清明时节,浙江杭州、福建武夷山等地的春茶采摘进入旺季。 在不断拓展下沉寄递服务网络的同时,快递企业还持续提升科技发展水平,加大对无人机、无人车等智能装备的应用,助力全社会物流成本的有效降低。
2025-04-08 10:03
俗话说:“绿肥种三年,瘦田变肥田。近日,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西南丘陵山区农机与电动装备创新团队成功研发出高效机器采收装备,解决了这一难题。
2025-04-08 10:0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