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倾力打造国防教育大课堂
——一组国防教育基地创新教育方式增强教育质效的新闻
进入一些纪念场馆、博物馆参观前,人们经常会看到门口挂着“国防教育基地”的牌子。
国防教育基地是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培养全民国防观念、增强全民国防意识的重要职能。自1998年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圆明园遗址公园等10个单位被命名为北京市国防教育基地,经过20余年的发展,目前,全国各地各级命名的国防教育基地数量显著增长。
阵地数量增多,教育质效如何?新时代新征程,如何将国防教育基地建好、用好,擦亮“国防”这块金字招牌?去年,新修订的国防教育法施行,对国防教育基地的命名和管理保障进行了规范,促进了国防教育基地的有序发展。无论是依托厚实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军事资源、完善的基础设施,还是推出新颖的体验项目、先进的训练设备、有趣的实践课程,多地顺应时代发展,创新教育方式,丰富教育手段,在倾力打造国防教育大课堂上作出有益探索。
在湖南省郴州市711矿旧址群,讲解员介绍711矿发展历程。黄建华摄
在“基辅”号航母机库中,游客记录3D裸眼大屏上展示的画面。 聂帅摄
在上海市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学生进行射击训练。郇淇舟摄
上海市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 郇淇舟摄
上海市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
“老兵教官”灵活施教
■陈 敏 樊 晨
“这款T-34坦克是苏联制造的,火力、防护力和机动性都不错,在抗美援朝战场支援志愿军步兵行动。”2月10日,上海市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兵器博览馆,曾在陆军某旅“杨根思连”服役的退役军人齐心超为学员进行讲解。他担任过连队荣誉室讲解员,介绍起装备来得心应手。
除了兵器博览馆,在营地主体建筑仿真航母内,还有模拟射击馆、国家安全教育馆等场馆。据了解,该营地是军地重点打造的国防教育基地之一,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校国防教育存在的教官数量、教学质量、场地限制等方面问题。营地具备专业教官团队、训练设备和课程体系,通过组织学生军训、军事夏令营等活动,强化青少年国防意识。2009年,该营地被命名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成为一名合格的国防教育教官并不容易。”齐心超告诉笔者,除了过硬的军事素质,还需要了解青少年身心特点,掌握教育方法。营地的教官都要经过培训、通过考核才能上岗。
“营地教官选拔严格。当过班长、曾立功受奖、身为党员的退役军人优先。”该营地主任杨昕介绍,营地80余名教官大多有英模连队服役经历,服役期间曾是训练骨干和专业能手。
这个寒假,6名学员在训练考核中获得30发命中290环以上的好成绩,营地为他们颁发了“神枪手”证书。“神枪手”的养成,离不开教官张宏的指导和智能训练系统的辅助。张宏曾服役于陆军某旅“硬骨头六连”,在营地担任射击训练教官。
“智能训练系统使用的枪械配重和装弹、瞄准、击发等操作流程与实装一致。通过评估系统,可实时分析射手的瞄准轨迹、击发时机、射击姿态等数据,精准发现训练短板。”张宏介绍。该营地先后引进应急救护评估系统、战术模拟对抗系统、场馆交互讲解系统等多套平台,以智能技术提升国防教育质效。
从“南京路上好八连”退役的朱瑞平,在该营地工作10余年,现为营地国防教育研究中心成员,致力于青少年国防教育课程研究。他介绍,该中心针对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年龄段学生进行国防教育课程开发设计和组织实践。他们区分军事知识、军事技能、军事体育、军营文化等4个板块设计200余项课程,学校可根据需求进行课程组合,定制国防教育“套餐”。
下一步,该营地将重点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技术在国防教育领域的应用,提升国防教育质效。
天津市军事主题公园
“夜宿舱室”收获满满
■张志强 张 帆
春节假期,黑龙江省黑河市游客修朋辉来天津旅游,首站便选择了滨海航母主题公园。
入园后,修朋辉直奔公园主体——“基辅”号航母。“基辅”号航母1994年退役,2000年天津市政府购入后精心改造为主题公园。2012年,该公园被命名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航母内指挥中心共有3处,任何一处损毁都可以进行快速替换。大家现在看到的指挥中心,各种仪器有72部。”讲解员引导游客进入作战指挥中心,介绍各种仪器。穿梭于复杂的通道和众多的舱室,修朋辉感慨:“上过航母才体验到航母的庞大、设备的复杂,感受到制造和驾驭航母的不易。”
“以前只有一艘航母,现在来这里能看到一个‘航母编队’。”公园负责人介绍,在滨海新区军事部的大力支持下,公园引进我国第一代导弹驱逐舰重庆舰、第一代常规动力潜艇353号潜艇以及62型护卫舰等退役舰艇,丰富了教育资源。同时,公园还引进坦克、装甲车、歼击机、高炮等退役装备,打造综合性国防教育课堂。
提到印象最深的活动,“小军迷”刘凡忘不了一次“夜宿舱室”的经历。“解放军叔叔就睡在这么狭窄的舱室里,床很硬,一晃一晃的,真的很辛苦!”刘凡告诉笔者,去年夏天,他跟随研学团夜宿重庆舰。这次是他第3次“故地重游”,每次来都能学到新知识。据了解,“夜宿舱室”活动依托重庆舰展开,包括装备讲解、武器实操、船舱过夜等项目,帮助青少年了解认识海军,体验舰上训练生活。
依托现有资源,公园还创新宣教形式,以航母、导弹驱逐舰、潜艇为实训现场,开发设计小小讲解员、海军旗语等系列军事实践课程,增强国防教育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目前,该公园年参观人数达百万人次以上。“吸引力增强,参观人数增多,参与教育的群体不断扩大,就有更多人了解国防、支持国防。”滨海新区军事部负责国防教育的干事说。近年来,公园紧跟文旅热点,开发沉浸式、互动式体验项目,吸引更多参观者。
“舰载机仿佛冲出了屏幕,在我眼前升空。”在航母巨大的机库内,一名游客举着手机,记录3D裸眼大屏上飞机起飞过程,对震撼的画面赞叹不已。这是该公园运用技术手段,创新航母内部点位展示形式的举措之一,让游客在丰富的体验中了解更多的海军知识。
“这里是公园,又不仅仅是公园。”一名游客感慨,感受过鱼雷、舰对空导弹模拟发射,他对国防有了更具体的感知,对爱国的内涵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湖南省郴州市文化实践教学基地
“解密档案”感悟精神
■王 群 张贵付
“充足的铀原料,是核工业发展的主要基础。现在展示在大家面前的,就是一块铀矿石……”2月7日,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711矿工业文化实践教学基地,讲解员从一块矿石讲起,为游客揭开711矿浓墨重彩的历史。
711,曾是一个神秘的代号。代号背后,是一座功勋铀矿——711矿是新中国最早发现和勘探的大型铀矿山,曾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第一艘核潜艇、第一座核电站提供铀原料。
2004年,711矿关闭。近年来,郴州市对矿区进行提质改造,形成以711矿工业文化实践教学基地、711矿人防工程等为主体的711矿旧址群,推动功勋铀矿成为“精神富矿”。
在这里,人们可以学习核工业知识,了解“两弹一星”精神,参加研学活动,学习人防知识。往日隐秘的矿山,成为人头攒动的国防教育阵地,被命名为郴州市国防教育基地。
“那些年,来自天南地北的建设者,响应国家号召,为了同一个目标来到这里,为了完成党交给的光荣任务,一干就是一辈子……”展厅里,老矿工戴旭为游客介绍,当时711矿是国家特级保密单位,职工们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默默拼搏,干出了惊天动地的事业。711人的创业故事感动了在场的众多参观者。
旧址群修旧如旧,颇具年代感的邮局、食堂、照相馆等吸引游客拍照打卡。如何让旧址群焕发生机,让参观者走近那段岁月,学习了解711人不畏艰苦、甘于奉献的精神?苏仙区区委党校开发了《不朽的功勋》音乐思政课,通过8首红色歌曲,配合影视片段、朗诵等形式,用音乐讲述711矿的发展历程,用歌声礼赞“两弹一星”精神。
“我们充分利用旧址资源,让参观者在跨越时空中感悟精神的力量。其中,我们依托711人防工程开发了‘寻宝711’等实景剧本游。”711矿人防工程负责人马伟文介绍。在剧本游中,参观者扮演科研人员、矿工等角色,合作完成“寻找铀矿石样本”“解密历史档案”等任务。
人防工程平时服务生活、战时保护生命。当年,矿区附近修建了人防工程,长6.5千米,有31个出入口,设有指挥通信、医疗救护、滤毒洗消等功能区域。如今,人防工程改造成为了学习国防知识的好去处。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全民国防教育日等时间节点,郴州市在这里组织应急疏散演练,普及人防常识、教授应急技能。
“711矿旧址群,已成为开展主题党日、新兵入伍欢送仪式等活动的重要场所。我们还组建了苏仙区‘功勋铀矿民兵连’,参与国防教育宣讲,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苏仙区人武部领导介绍。
资料整理:陈 涵 制图:扈 硕
版式设计:扈 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