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用心回复 用情带兵
■陆军某旅某连 王 玺
那天,在外培训的排长吕航打来电话,向我倾诉:“感觉最近排里战士有些奇怪,联系他们时,总是聊不了几句就结束了……”
“是不是对他们不够关心?”没想到我这样一问,吕航更加委屈。
吕航是去年入伍的一名直招军官。作为一名新排长,他对基层情况还没有完全熟悉。得知吕航所在培训队休息时间与连队基本一致,我时常提醒他在业余时间多与排里战士交流,及时掌握排里情况。
“平时对他们也挺关心的,每名战士我每周至少联系一次。”说罢,吕航将手机里的聊天截图发给了我。
仔细浏览后,我找到问题症结:对于战士们的日常分享与汇报,吕航大多使用“收到”“好的”之类的词予以回复,没有与他们进行互动交流。久而久之,战士们总感觉排长“高高在上”、不好接触,每次和他交流都是“剃头挑子一头热”。
“战士主动汇报思想,你要积极回应和鼓励,如果草草回复,他们就不愿再向你吐露心声。”电话里,我郑重提醒吕航。
其实,吕航遇到的问题,我也曾经历过。
去年,旅里举办军体运动会。本以为大家会踊跃报名,没想到,连里一些战士你推我让,找各种理由推脱。为此,我在点名时批评了这种缺乏集体荣誉感的行为。
几天后,营里收集基层意见建议时,有人提出了“指导员不关心战士”之类的意见。
正当我感到困惑不解时,一名战士道出了大家的真实感受:“指导员,上次比武时你在休假,大家获得名次后满怀期待地打电话向你汇报喜讯,希望得到你的表扬,可你只是简单回了句‘同志们辛苦了,快去休息吧’就挂断了电话,大家瞬间就泄了气。这次军体运动会,你非但没有调动大家积极性,给予鼓励和肯定,反而上来就是一顿批评,我们心里难免感觉不是滋味。”直言不讳的一番话,让我恍然大悟。
在战士们看来,带兵人的每一句回复都很重要,无论是肯定与认可,关注与期许,还是提醒与勉励,皆能对他们的成长进步起到促进作用。别小看这个举动,回复长或短,用心还是敷衍,效果大不同。
善治者必达情,达情者必近人。从那以后,我十分注重与战士之间的互动交流,不仅在线上及时答复,线下也会用心沟通。这样的改变让战士们对我渐渐恢复了信任。
听了我的经历,吕航感触颇深。他当即表态,将心比心与战士们进行思想交流和感情沟通,放低姿态、用心用情赢得战士们真心相待。
下士刘伯良完成集训任务归队,吕航第一时间了解他的学习情况,鼓励他将所学所获运用到日常工作训练中;二级上士吕皓参加专项任务时感到压力很大,吕航一边为他出谋划策,一边引导他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一个个用心回复,一句句温暖话语,拉近了吕航与战士们的距离。
不久后,吕航再次打来电话,话语中充满了喜悦:“多亏您的指点,现在排里的战士和我联系,经常有说不完的话。”
(于瀚翔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