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流动的床铺 让新排长补上知兵这一课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流动的床铺 让新排长补上知兵这一课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5-05-13 09:50

  流动的排长床铺

  ■陆军某部某连排长 韦仕麒

e9d9f5c8c272722f9778cc67c891d21d.jpg

茅文宽绘

  “欢迎您,再次成为二排五班一员!”上个周末,我把自己的被褥从四班搬到了五班,刚一进门,大家就围拢过来嘘寒问暖。望着床头棱角分明的军被,我不由想起自己初到二排发生的事。

  下连那天,我被安排住进二排五班宿舍。为了和我尽快熟络起来,上午训练间隙,五班班长老汪笑着说:“排长,咱们来个基础体能比拼吧!”看着他一米八五的身高和健硕的小臂,文书出身的我深知实力不如,便以临时要写连务会材料为由“落荒而逃”。就在此时,我瞥见班里几名战士在窃窃私语。

  “五班是住不下去了。”下午,趁大家外出训练,我悄悄把床铺挪到了六班。本以为能安心住一段时间,没想到再次“节外生枝”。

  那天晚上,我查哨归来,刚要回班休息,就听到门里传出对话:“你说排长为啥非要住我们班,不会是来监视我们的吧”“我睡觉轻,他夜里查铺查哨肯定会吵醒我”……我在门口站了很久,心中五味杂陈。

  “算了,还是搬回五班吧!”我想了又想,待大家熟睡后,抱起被褥轻手轻脚往外走。

  “排长,您来我们班住吧!”突然,刚下夜哨的四班陈班长从后面叫住了我。一番询问得知,四班列兵小梁最近情绪低落,陈班长几次找他谈心都收效甚微,便想让我来开导。就这样,我住进了四班。

  后来了解到,一向要强的小梁,在几次考核中成绩都不理想,感到十分失落,甚至开始怀疑自己。为了让小梁重拾信心,我一有空就拉着他聊天,带着他训练,还用自己的成长经历鼓励他。一个多月后,小梁各方面成绩都有了进步,我与四班战士也渐渐打成了一片。

  本以为了解了四班,就对全排的基本情况有了全面认识。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一天下午,我组织排里人员整理战备器材库。就在工作进入最后阶段时,我看到两名战士坐在一旁,便径直过去责问:“为什么不一鼓作气完成任务再休息?”

  见我有些生气,六班副班长小邹赶忙跑过来解释:“最近训练任务较重,这两名同志旧伤复发,我安排他们暂时休息一下。”说着,小邹拉起上等兵小祝的裤腿。

  看着小祝红肿的脚踝,我内疚不已:之所以会误解战士,还是因为对他们不够了解和熟悉。

  回到宿舍,我陷入了自责,脑海中反复回忆这段时间与四班战士共同训练生活的画面:从起初的无话可讲,到后来的无话不谈,我渐渐意识到,想要准确掌握战士的思想底数,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就要和他们吃住在一起、学训在一起、娱乐在一起。

  宿舍是一个能够让人放松下来的场所,每天紧张的训练过后,大家回到宿舍聊聊家常、说说心事,压力能得到极大释放。有时,战士们的真实想法,就藏在这样的闲谈中。如果不和他们住在一起,就很难了解到。

  如今的年轻战士思想活跃、个性鲜明,他们的想法、情绪都会随着训练节奏、任务强度、家庭情况等因素不断变化。带兵人想要抓住他们的“活思想”,自己也必须“动”起来。于是,我决定每两周换一个班住宿,同时准备了一个笔记本,随时记录换班住宿过程中了解到的困难问题,并逐一想办法解决。

  一段时间过后,战士们渐渐喜欢和我交流,遇到事情也习惯先听听我的意见,大家的心贴得越来越近,排里凝聚力、向心力越来越强。

  一张小小的床铺,不只是休息放松的地方,更是心灵沟通的“驿站”。如今在我们连,排长定时换班住宿已成常态。流动的床铺、永远的家,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这些新排长补上了知兵这一课,为今后带兵育人打下坚实基础。

[ 责编:王文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发布

  •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九号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5月8日,第27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开幕。
2025-05-12 10:02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坚守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2025-05-10 22:50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像蚁穴溃堤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威胁国家安全。
2025-05-10 14:22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