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现代战争无战不联、无联不胜。联合制胜,不仅是现代战争形态变化使然,更是一种文化理念的重塑与升华。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的《繁荣发展强军文化实施纲要》指出,要“培塑联合制胜的文化自觉”,这是主动适应现代战争形态演变的迫切需要,是提升军队战斗力的有力举措,是加强联合作战指挥体系和能力建设的重要支撑。只有培塑联合制胜的文化自觉,让联合制胜的理念深入人心,加快提升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才能在未来战争中赢得胜利,有力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立牢联合的思维理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培塑联合制胜的文化自觉,首要的是培养与联合作战相契合的思维理念。必须认识到,现代战争战场空间已从传统的陆、海、空三维拓展到陆、海、空、天、电、网等多维领域,作战力量涵盖了各个军兵种及多种新型作战力量,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复杂性和综合性不断增强,各作战要素、作战单元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牵一发而动全身。培塑联合制胜的文化自觉,就必须从重视个体转向重视整体,从重视单一武器装备转向重视整个武器系统,从重视主战军兵种转向重视诸军兵种,把不同单位、部门、领域的官兵融为一体,树立起高度融合的一体化联合作战理念。要从中华优秀传统军事文化中汲取“和合”智慧,学习借鉴外军联合作战先进经验,教育引导官兵摒弃“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等陈旧观念,打破“条块分割”和争大小、争主次等僵化思维,破解“军种割裂”“信息壁垒”“指挥屏障”等功能阻隔,认清现代战争无战不联、无联不胜的战争律令,自觉做到一切服从联合。
构建联战的认知结构。培塑联合制胜的文化自觉,应探索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一体化联合作战教育体系,加强对联合作战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军队院校应优化课程设置,加大联合战役学、联合作战指挥等课程的比重,让学员从入学伊始就接受系统的联合教育;部队单位可通过开展知识讲座、案例分析等活动,让官兵接受系统的联合教育,强化对联合制胜的认知认同。同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军事实践中深化联合作战理论运用。通过常态化开展联合训练和实战化演习,让各军兵种之间有效增进了解,熟悉彼此的作战特点与行动规律,不断拓展联合训练的领域与内容,不断创新联合训练的方法与模式,不断优化联合训练的流程与机制,力求实现深度融合与作战协同。
强化联胜的价值取向。培塑联合制胜的文化自觉,关键在于强化广大官兵对联合制胜的价值认同,积极构建与联合作战相适应的价值观、使命观、政绩观、利益观,从而使官兵心向联合、志在联合。坚持以战领建培育联合文化,教育引导官兵树立大局意识、全局观念,树牢战斗队思想,回答好“为什么而战、靠什么制胜”这一问题,把能打胜仗作为最高价值体现,把联合制胜作为共同的奋斗目标。坚持平战一体培育联合文化,充分利用联合训练演习、非战争军事行动等时机,多设联合场景,多出联合课题,做到文化建设与军事行动一体筹划、同步实施,不断强化“联”的意识、规范“联”的行为、提升“联”的素养,使联合制胜真正成为广大官兵的价值追求和行动自觉。
健全联动的制度机制。文化是制度的土壤,制度是文化的载体。由于各军兵种、部门专业分工的细化,以及各级各类组织之间的文化差异,一些全新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形成和改变需要一个过程,必须发挥好制度机制的引导和保障作用,有效防范人员合而心不合、单位合而力不合、表象合而神不合的问题,切实把体制机制优势转化为胜战优势。培塑联合制胜的文化自觉,应探索构建有利于联合的各项制度,如联合训练制度、联合考核制度、联合保障制度等,从制度层面规范和引导联合行动,将联合素养和联合作战能力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奖惩机制,使法规制度的激励与约束作用贯穿联合作战各方面全过程。(王 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