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锋刃-2025”见闻之二:实战狙击砺锋芒
首页> 军事频道> 中国军情 > 正文

“锋刃-2025”见闻之二:实战狙击砺锋芒

来源:光明网2025-07-17 14:57

实战狙击砺锋芒

——“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见闻之二

 

  作者:王振 廖彬华 张永清

  微风轻轻拨弄着树叶,送来一阵清凉。

  而此刻对于中国海军选手夏鸿成而言,焦躁、紧张却在心中蔓延。他和队友正依托身前的运兵车车窗,瞄准约150米外的公交车。劫持人质的“歹徒”头靶会随机闪现在4个车窗,且每次仅现身3秒。

  夏鸿成对比赛规则早已熟稔于心,但现在,风成了最大的变量。他的眼睛不时盯着风速仪屏幕,上面的数字正在疯狂跳动:3米/秒、6米/秒、瞬间又跌回2米/秒,方向更是捉摸不定。时间流逝的滴答声在脑海中逐渐放大,他紧咬嘴唇,强迫自己冷静。

  呼吸,被压到最轻,夏鸿成调整好姿势,目光透过瞄准镜不停地在几个车窗口游动,等待“歹徒”现身。突然,目标在左侧车窗闪现!肌肉记忆驱动他的食指完成微调、预压、击发!凭借默契配合,夏鸿成和队友在这个课目的比拼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借鉴实战案例增强实战性,是我们此次竞赛的一大特色。”武警部队参谋部主办局负责人说,本次比赛的课目设置,借鉴了近年来武警部队成功处置的实战案例经验、近些年全球发生的恐怖事件应对之策,以及各种特战比武中的国际惯例,每个课目都带有实战背景,凸显实战特点。

“锋刃-2025”见闻之二:实战狙击砺锋芒

  7月16日上午,在新疆乌鲁木齐武警部队某训练基地,参加“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的印度尼西亚参赛队员在“解救人质精准狙击”课目竞赛中。(侯崇慧 摄)

  在“搭乘舟艇水上狙击”课目竞赛现场,越南选手黎文芳和队友匍匐在冲锋舟首舷,身体随着船体摇晃而起伏晃动。他们的眼睛死死盯着近200米外的目标——两个同样在水面上摇摆的靶标。为了寻找稳定的击发窗口期,两人迟迟没有射击。

“锋刃-2025”见闻之二:实战狙击砺锋芒

  7月16日上午,在新疆乌鲁木齐武警部队某训练基地,参加“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的各国参赛队员在“搭乘舟艇水上狙击”课目竞赛中。(侯崇慧 摄)

  “如何克服船体和靶标的双重晃动,捕捉风浪起伏中那稍纵即逝的相对稳定瞬间,是这个课目的主要‘考点’。”该课目主裁判王帅龙紧盯着湖面,神情专注,“就像在湍急的河流中抓住一根救命稻草。”

  船体晃动幅度略微减小,黎文芳渐渐放松身体,跟随船体摇摆的频率调整呼吸,让身体与船体在同频摇摆中形成一个整体。瞄准镜里,准星与靶心重合的一瞬间,他果断击发,成功命中。

  “融入实战背景的竞赛课目,实现了赛场与战场的无缝对接。‘搭乘舟艇水上狙击’课目就是我们结合遂行多样化任务实际设计的新课目。”谈及设计理念,“守正创新”是王帅龙口中的高频词:竞赛紧盯未来战场拓展延伸的方向,在追求卓越中设置高难课目,这体现了中国军队对未来反恐狙击作战的前瞻思考和主动设计。近年来,随着海上、水上执行任务的情况增多,在劈波斩浪中寻求制胜一击,已成为现代狙击手必须跨越的新门槛。

  和队友配合打出好成绩的中国武警选手朱家红难掩喜悦,不只是因为排名,更多的是看到了狙击训练的突破方向。他们结合担负任务特点,在复盘中已经在延伸思考“以动制动”“以静制动”等多种典型场景狙击训练方法,准备将这些在赛场上获得的启发带回去跟战友交流讨论,不断深化狙击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战场景的深度‘复刻’,让瞄准镜里的‘战场’更加清晰。”朱家红深有感触地说,瞄准未来战场,强化专攻精练,才能让每一颗子弹穿透战场的迷雾,直击制胜的“靶标”。

  对此,突尼斯选手阿米尔·阿南有着相同的感受,经过“人机协同隔障狙击”课目比拼,他觉得,“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技术比拼,而称得上是一场战斗。”

“锋刃-2025”见闻之二:实战狙击砺锋芒

  7月15日下午,在新疆乌鲁木齐武警部队某训练基地,参加“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的哈萨克斯坦参赛队员在“人机协同隔障狙击”课目竞赛中。(侯崇慧 摄)

  人机协同隔障狙击要求2人狙击小组自行确定A、B射手,A射手利用掩体,对从1号遮蔽物向2号遮蔽物运动的目标进行射击,B射手则利用无人机实时传输画面,判定2号遮蔽物后目标位置,自行隔障射击,检验狙击小组结合无人机侦察,对运动及隐匿目标实施协同狙击的能力。

  “这里的每一颗子弹都精准锁定‘战场’。”阿米尔·阿南通过场边翻译告诉在场记者,这个课目既挑战射手对各种目标的快速捕捉、判断识别和临机协同能力,又极大考验心理素质和抗干扰能力,真有种实战的紧张感。他们通过赛后分析存在的问题,也积累下了一份宝贵的实战经验。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宁夏南华山首次发现新记录植物种

  • 直击“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巅峰”比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老北京人都知道,居家过日子,买剪刀要买王麻子的,吃腐乳要吃王致和的,穿布鞋要买内联升的…… 这是为啥?因为人家的这些物件,得劲儿呗!为啥得劲儿?匠心所致也!
2025-07-15 02:55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