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北约启动强化东翼威慑能力计划
首页> 军事频道> 国际军情 > 正文

北约启动强化东翼威慑能力计划

来源:中国国防报2025-07-31 10:42

  据外媒报道,在全球安全格局加速演变的背景下,近期,北约通过重构指挥机制、部署先进防御系统、提高国防工业产能、整合战略资源等一系列举措,强化东翼威慑能力。

  构建区域安全屏障

  7月中旬,北约陆军司令克里斯托弗·多纳休表示,为提升东翼综合防御能力,北约启动名为“东部侧翼威慑线”的计划。北约成员国将依托该计划,强化协同作战能力。具体来看,该计划主要包括3项核心内容。

  重构指挥机制。北约将推动东翼指挥机制转向扁平化,简化成员国间决策流程,以实现战略指令到战术执行的快速转化。此举将打破以往按区域划分的指挥模式,使成员国兵力、装备、后勤保障等资源,根据实时情况灵活调动。

  构建立体防御网络。北约将推动波罗的海3国、波兰、罗马尼亚等国,在边境地带、战略要地等关键区域,部署反装甲武器、中远程防空系统、远程精确打击平台等装备。计划同时要求,加强东翼成员国的太空态势感知与网络防护能力,构建覆盖多域的立体防御网络,针对性应对巡航导弹、弹道导弹、无人机等多种威胁。

  提升后勤保障效能。北约将通过调整军工生产布局与加强产业合作,强化东翼防御的后勤支撑与持续作战能力。具体包括将部分装备生产转移至欧洲大陆,缩短运输距离、降低供应链风险,确保危机时装备能从欧洲本土生产基地或储备点快速送达东翼。北约依托成员国提高国防开支的承诺,推动跨大西洋国防工业链扩容,并通过“国防规划流程”,引导资源向远程导弹等消耗性军品的生产倾斜,进一步强化持续作战能力。

  同步推动多项行动

  为支撑核心计划落地,北约近期同步采取一系列相关行动。

  前沿部署方面,北约在现有8个多国营级战斗群基础上,推动部分部队向旅级规模升级扩容。北约驻拉脱维亚多国作战旅已组建完毕,将承担波罗的海地区前沿部署核心任务。德国于5月正式组建“立陶宛旅”,该旅配备“豹”2A6主战坦克、“美洲豹”步兵战车及PzH2000自行榴弹炮,计划2027年达到5000人部署规模。这些旅级单位将与东道国国防力量深度融合,成为区域防御的重要力量。

  演习训练方面,7月19日,立陶宛启动“钢铁决心-2025”军事演习,来自北约多个成员国的12套“爱国者”反导系统和200辆M1A2主战坦克在立陶宛东部边境集结,模拟针对特定区域的进攻场景。此外,北约通过“坚定捍卫者”等大规模演习,演练远程火力协同打击、无人机拦截等课目,以检验东翼防御效能。

  战略拓展方面,北约加速推动芬兰、瑞典融入东翼防御体系,以此为支点构建从东翼延伸至北极的行动链路。北约在芬兰设立联合部队指挥机构,协调情报共享与兵力调度;将瑞典哥德堡等港口作为东翼后勤枢纽,并推动瑞典哥特兰级潜艇与“鹰狮”战斗机参与波罗的海地区巡逻,强化区域控制能力。此外,北约借助芬兰、瑞典的北极理事会成员国身份,将触角持续向北极延伸。除利用两国军事基地开展空中侦察与反潜行动外,还在北极圈内部署早期预警雷达与通信中继站,构建覆盖范围更广的“北极防御链”,形成东翼与北极联动的威慑态势。

  实际效果有待检验

  有分析认为,北约加强东翼威慑能力,根本目的是通过强化区域军事存在,巩固自身在欧洲东部的战略主导地位,进而塑造符合其利益的区域安全架构。相关计划在推进过程中面临多重挑战。

  无论是扩充前沿兵力、提高国防工业产能,还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持续的资金与技术支撑。近年来,北约欧洲成员国持续加大国防投入,部分成员国实现国防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2%的目标。今年6月,北约针对东翼防御的庞大需求制订新目标,要求成员国将国防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至5%。这一调整意味着成员国需投入更多资金,长期来看对各国财政构成显著压力。不同成员国经济实力存在明显差异,在资源分摊与投入力度上难以保持同步,由此引发的分歧可能影响计划推进。

  各国军事工业基础、武器装备标准参差不齐,短时间内难以实现作战体系融合。例如,部分东欧成员国仍使用苏联时期的防空导弹系统,与北约“爱国者”、IRIS-T等防空系统数据格式、通信协议不兼容。同时,各国作战理念存在差异,导致在相关防御建设上投入重点不同。一些国家更看重传统的地面防御,在太空态势感知、网络防护等新兴领域不愿投入太多资源,也缺乏配合的积极性,进一步制约防御网络的整体效能。

  值得注意的是,此类大规模防御体系的强化与扩张,客观上会打破区域原有的力量平衡,为欧洲东部及周边地区增添更多不稳定因素,其实际效果与潜在风险仍有待观察。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疆伊宁六星街:打造文旅融合新亮点

  • 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与会代表继续在云南参访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9月9日10时0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9 11:03
在中药房里,有这样一些“扫地僧”——它们价格低廉,常被忽视,却有着出人意料的疗效。
2025-09-09 10:15
近日,河南一名女童出现咳嗽、呕吐、嗜睡等症状,被家人误判为普通感冒,不料竟是暴发性心肌炎,且病情发展极为迅速,在转院治疗途中不幸离世。程翔提醒,当身体发出以下信号时,一定要引起重视,警惕并排查暴发性心肌炎:  一是胸痛、胸闷、气短。
2025-09-09 10:14
随着关键研发方向不断取得新突破,通用智能体在多任务处理方面,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完成度也会更高。
2025-09-09 10:10
2025年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5日至9日在德国柏林举行,共吸引全球约1900家展商参展。
2025-09-09 10:01
在嘎鲁图镇呼和陶勒盖嘎查“三北”工程作业现场,开沟种植一体机在沙地上开垦出一道道沟,种下一排排柠条。”
2025-09-08 09:48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已从2012年的53.1%提高到2024年的67%,城镇常住人口达9.44亿,城市已成为承载亿万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
2025-09-08 09:41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9月8日公布《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
2025-09-08 09:38
面向“十五五”,政策导向应注重发展与治理并重,加快形成结构合理、规则清晰、响应高效的智能消费治理体系,护航“人工智能+消费”高质量发展。
2025-09-08 09:33
7日0时34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8 09:32
植物在漫长的适应性进化过程中,催生出丰富多元的物种谱系。9月2日,《细胞》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宁国贵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月季香气基因起源的新机制。
2025-09-05 10:06
今年8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为医疗科普立了“规矩”。
2025-09-05 10:02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如同水、电一样重要的基础资源。我国算力发展情况如何?未来着力点在哪儿?
2025-09-05 09:54
算法技术的赋能强化了传统意识形态风险,算法的自我进化制造了意识形态黑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和优化治理智能算法技术意识形态风险的新路径。
2025-09-05 09:48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道远教授、毛竹教授团队联合国外学者在行星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该研究首次在地球以外的行星中确认了固态内核的存在。
2025-09-05 09:41
据世界气象组织2日发布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最新通报,拉尼娜现象有可能从今年9月起回归并影响未来数月的全球天气和气候状况。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而厄尔尼诺现象则是指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升温的现象。
2025-09-04 09:47
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2025-09-04 09:44
正确掌握储存技巧和使用习惯,才能发挥冰箱的功能,保障家人饮食健康。
2025-09-04 09:39
这不是惊悚小说,也不是玄幻剧,而是世代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和海洋巨兽的别样相遇——这是鲸和海豚的骨头。从意外搁浅偶然获得,到渔业生产相对频繁打捞,闽南的“新鱼骨庙”(阴庙)呈现出和历史上的鱼骨庙截然不同的样貌。
2025-09-04 09:37
9月3日,某潜艇支队某艇员队组织收看阅兵仪式直播,铿锵有力的步伐、全新亮相的装备、转型跨越的成就,让他们动容,更让他们振奋。南昌舰的入列,标志着海军驱逐舰实现由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首次突破万吨级设计,在航母编队体系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5-09-04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