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第七十八集团军某旅“百战百胜第三营”建功国际维和战场
首页> 军事频道> 中国军情 > 正文

第七十八集团军某旅“百战百胜第三营”建功国际维和战场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5-08-07 10:40

第七十八集团军某旅“百战百胜第三营”建功国际维和战场——

守护和平 续写荣光

 

  ■解放军报记者 杜 娟

  一份份按下红手印的出征申请书、一张张官兵援助非洲民众的暖心照片、一枚枚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走进第78集团军某旅三营荣誉室,名为“蓝盔”的展板映入记者眼帘。这一板块生动讲述了该营两次出国执行维和任务的经历,以及官兵为守护世界和平作出的积极贡献。

  这支经历过抗日战场烽火洗礼的英雄部队,新征程上建功维和战场,守卫世界和平——一面签满维和勇士名字的战旗上,“百战百胜第三营”7个大字格外醒目。

  这面英雄战旗,为这支部队注入了“除了胜利无所求,为了胜利无所惜”的精神魂魄。

  1942年11月,佃湖阻击战中,该营前身部队依托现设阵地浴血奋战,打退了日寇一次次疯狂进攻。营长郑本炎受伤仍然坚持战斗,教导员韩明曾组织部队奋勇反击。

  凶残的日军调集炮火向该营阵地猛轰,并施放毒气弹。该营官兵顽强战斗,一直坚持到主力到达。经过一天的激战,我军击毙日伪军100余人,并缴获敌“扫荡”苏北抗日根据地的作战计划和地图,为反“扫荡”斗争提供了重要情报。战后,该营被新四军3师授予“百战百胜第三营”荣誉战旗。

  昔日烽火虽已远去,但在伟大抗战中锻造出的精神,早已融入这支英雄部队的血脉。从步兵营到合成营,从机械化到信息化……高举这面英雄的战旗,新时代的三营官兵传承先辈精神,在非洲大地续写传奇,为护卫世界和平再立新功。

  26和134,是该营郝营长经常说起的两个数字——2019年,全营遴选26名官兵首次赴西非马里执行维和任务;3年后,该营134名官兵又一次踏上维和征程。

  马里被联合国评价为“环境最恶劣、危险系数最高的任务区”。郝营长记得,第一次维和任务期间,他们仅担负营区周边巡逻任务。第二次出征,他们成为防卫步兵分队,巡逻半径扩大了8公里。

  这一变化,带来的风险急剧上升,对官兵能力素质提出了更严峻考验。郝营长一直记得那个火光冲天、流弹横飞的现场:“2023年9月的一天清晨,在距离我们哨位不到1公里处传来巨大的爆炸声,当地政府军营区遭到武装组织的自杀式袭击。”

  “迅速进入战位!”不到200米的冲锋路上,接连发生多次爆炸,官兵冒着枪林弹雨奔赴哨位。他们在战机轰鸣声中坚守阵地近9个小时,始终不曾后退一步,直至险情解除,为千名联合国工作人员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

  事后,联合国马里多层面综合稳定特派团东战区一名指挥员说:“有中国军人在,我们很安心!”

  百战百胜的背后,是听令而行、护卫和平的责任担当。“为和平出征,以实际行动维护世界和平,传递友谊、播撒希望,这是我们维和官兵的职责和使命。”张连长说。

  因为中国维和官兵的到来,当地恩丹戈小学的师生们从随时可能倒塌的土坯房,搬进了钢架结构的板房教室。官兵们冒着高温,仅用7天就建起2间教室,将学校的文体设施及围栏修缮一新。

  “这么多年,有许多人从这里路过,只有中国军人给予我们帮助。我们真诚地向你们表达感谢。”当地民众萨勒玛·瓦莱·阿卡丽诚挚地说。

  部署任务区以来,官兵们积极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当地学校、医院进行援助,捐赠太阳能发电设备一套、文体生活用品和食物5100余件、医疗物资1000余件,展现了中国军人守卫和平、胸怀大爱的担当。

  “虽然国籍不同、肤色不同,但全世界人民都渴望和平。巡逻路上,看到当地百姓热情向我们打招呼,我深感肩上责任重大。”一级上士康健果说,“我们不仅要把和平希望带给非洲人民,更要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守护正义的理念传递给全世界。”

  从抗日战场到维和一线,“百战百胜第三营”荣誉战旗跨越时空、跨越国界,依然熠熠生辉。2023年8月,营队官兵收到维和任务延期的命令,大家表示:“坚决听从命令,手握钢枪坚守岗位,直至圆满完成党赋予的神圣使命!”

  维和期间,他们累计武装护卫上百次、安全巡逻700余次、哨位执勤上万小时,全体维和官兵获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彰显中国军人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和良好形象。近年来,该营党委被北部战区陆军评为“先进一线战斗堡垒”“先进营级党委”,营队被集团军评为“四铁”先进单位。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队首次参加世运会软式曲棍球比赛

  • 贵州加快构建现代化能源体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团队采用胶体量子点溶液作为增益介质,通过法布里-珀罗谐振腔耦合及双脉冲泵浦设计,开发出连续稳定工作10天以上、能量转化效率大于17%的量子点液体激光器。
2025-08-07 10:18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深入解析了中亚野猪种群在跨越欧亚大陆百万年的迁徙历程中适应环境的独特遗传密码,为理解大型哺乳动物如何应对环境变化提供了全新视角。
2025-08-07 10:18
无论是钢琴家指尖流淌出的动人旋律,还是外科医生在显微镜下的精准操作,甚至是母亲为孩子系鞋带时的温柔细致……
2025-08-07 03:40
月球,地球最亲密的邻居,它的“婴儿期”是什么样的?为破解这个谜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王水炯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秋立研究员团队合作
2025-08-07 03:40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25-08-07 03:40
长期以来,石油衍生塑料的污染问题,特别是微塑料对食物和水源的有害影响,一直困扰着人类。研究人员设计了利用恶臭假单胞菌等菌株,将二氧化碳、木质素和食物垃圾等废物转化为生物塑料的方法。
2025-08-06 09:38
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教授林玉峰与合作者揭示了地球磁场发电机对地核流体黏度的不变性,并发现早期地球模型可产生与现今观测高度相似的地磁场结构和强度。
2025-08-06 09:35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万建民表示,纹枯病是威胁全球水稻生产的重大病害,年均造成产量损失10%至30%。
2025-08-06 09:33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灾害性天气的突发性、极端性、不确定性愈加明显,特别是进入汛期,突破历史纪录和传统认知的灾害频繁发生。
2025-08-06 09:25
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日前联合发布《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4)》,公布2024年中国渔业水域水质、沉积物、浮游生物等18项指标的生态环境监测情况。
2025-08-06 09:22
林炳亮:基孔肯雅病毒不会通过日常接触引发人际传播,也不会通过咳嗽、打喷嚏等传播。林炳亮: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一样,都是由伊蚊传播,因此防控措施也一样。基孔肯雅热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并做好防蚊隔离。
2025-08-05 10:16
黄皮、龙宫果、嘉宝果、蛇皮果……不少爱吃水果的消费者发现,无论是在线下超市里,还是在线上购物软件里,市面上出售的新奇小众水果越来越多了。泰国的榴莲、山竹都是很热门的水果,我们在泰国采购过程中发现,当地的榴莲果园里会混种一些龙宫果的树木。
2025-08-05 10:15
》显示,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态势总体向好,完整性指数持续提升。
2025-08-05 10:14
近30年来,程芳琴带领团队聚焦煤、电、冶等产业中产生的工业固废处理处置问题,致力于工业固废的低碳化、高值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通过“预处理活化—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的技术链条,让工业固废逐步从环境负担转化为可利用资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2025-08-05 10:13
物理学家利用一种仅几千克重的装置从核反应堆中捕获了中微子,这种装置的重量比标准的中微子探测器小几个数量级。Scholberg的COHERENT探测器首次利用了一种名为相干散射的现象,即中微子与整个原子核发生“散射”,而不是与构成原子的粒子发生散射。
2025-08-05 10:11
湖南益阳,大通湖区宏硕生态农业农机合作社,王建刚守在水田边,脸上的汗连珠落下,在稻秆上摔出水花。在湖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推动下,再生稻种植在湖南年推广面积已超400万亩,越来越多种粮大户从中受益。
2025-08-04 09:43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韩文标团队首次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附近,为揭开双黑洞的形成之谜提供了全新线索。研究团队注意到,若双黑洞在第三个致密天体附近并合,绕第三个天体的轨道运动会产生沿着观测者视线方向的加速度,进而通过多普勒效应改变引力波频率,在信号中留下独特“印记”。
2025-08-04 09:40
经过近10年的持续攻关,研究团队采用单晶石墨作为前驱体,在金刚石压砧内的准静水高压(2亿兆帕)、高温(1400摄氏度)条件下,成功合成百微米级大小、高度有序的六方金刚石三重孪晶样品。
2025-08-04 09:37
现在,深海所的科学家与合作者首次在深渊极限深度中发现了大规模的化能合成群落,几乎覆盖了整个北太平洋的深海俯冲带,在海沟中绵延超过2500公里。“我们的分析显示,深渊冷泉甲烷的碳和氢同位素值非常负——指示甲烷是微生物成因,是在微生物作用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的。
2025-08-04 09:36
光明日报上饶8月3日电 记者王洋、李玉兰、胡晓军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井冈山大学蜘蛛生物学研究团队在蜘蛛物种多样性初步调查中发现了跳蛛科合跳蛛属新物种——婺源合跳蛛。
2025-08-04 09:2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