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同娱乐”不搞“一刀切”
■张钊 曾天佑
上周,在第82集团军某旅某连公示栏一角,二级上士张贵林在“寻侠帖”专区写下了一行字:“周六下午五点,训练场东侧,寻找羽毛球‘搭子’。”离开不久,便有两名战士在这行字后边签上自己的名字。
走近公示栏,笔者注意到这个“寻侠帖”专区有多行组队信息——“想学吉他,求指教”“周日拍‘vlog’,欲来速报”“象棋高手,只求一败”……这些组队信息后面,都有不少战士签名,有的甚至一行写不下。
“这是我连转变文体活动组织思路后,推出的新举措。通过广发‘寻侠帖’,大家可以找到心仪的活动‘搭子’。”该连连长邵帅告诉笔者,这个想法源于一次关于“休息日怎么过”的恳谈会,会上官兵对连队文体活动进行了“吐槽”,槽点主要集中在搞活动“一刀切”,没有兼顾大家不同的兴趣爱好。
找到了症结,连队决定从官兵兴趣入手作出改变。他们组织开展“我感兴趣的活动”调查问卷,提供运动、棋牌、文艺、手工、科技等多种选择,细化到“想找谁打羽毛球”“愿不愿学吉他”“想不想组队玩桌游”……把大家的想法收集上来后,连队研究制订了新的方案:除了热门活动由连队定期统一组织外,借鉴网游上寻找“同道中人”的办法,在公示栏开设“寻侠帖”专区,鼓励官兵自己组队,连队负责协调保障。
方案推出后不久,“寻侠帖”专区渐渐热闹起来,官兵的文体活动出现新变化:羽毛球从单打变成双打,有时甚至“三打”;桌游小组随到随玩,一局局比拼气氛火爆;一向比较腼腆的列兵晁佩阳也找到了自己的兴趣伙伴,他们组成摄影小组,一到周末就去抓拍战友的精彩瞬间……
为了保障活动顺利开展,连队会提前一天协调场地、时间等;配齐羽毛球拍、乒乓球、跳绳、桌游道具、画笔颜料等文体器材,还添置了几台相机;指定有一技之长的战士成立兴趣小组,带动大家一起参与。
“寻侠帖”贴出以来,连队的“低头族”少了,自愿参加活动的多了,各种兴趣小组把官兵从“一人一机一世界”中拉出来,大家增进了感情,加深了了解。加入桌游小组的一名战士吐露心声:“以前和隔壁班的战友交流不多,现在我们有时只需一个手势就知道对方什么意思,彼此之间更熟悉、更默契了。”
玩在一起、乐在一起,“寻侠帖”引来业余活动好伙伴,给连队日常教育管理也带来了很多好处。连队指导员表示:“以前做思想工作,有时还得琢磨如何开口。现在有了共同兴趣爱好,经常一起参加活动,话题自然多了起来。大家的话匣子打开了,谈心交心就会更有效。”
当然,“寻侠帖”不全是找玩伴,也有不少战士因为喜欢技术创新走到了一起。他们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等休息时间,革新训练器材、开展难题攻关。邵连长介绍,现在“寻侠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一些兄弟连队的官兵经常慕名而来,主动参与到连队组织的活动中,官兵的“朋友圈”也随之扩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