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浅析现代战争体系作战特征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视点 > 正文

浅析现代战争体系作战特征

来源:解放军报2025-08-14 10:19

  引  言

  21世纪初,一些专家从大规模工程的规划建造以及使用角度出发,提出“系统的系统”即“体系”概念,后被世界各国军队普遍接纳并广泛应用。当前,随着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运用,战场上各种作战力量跨越陆、海、空、天、电、网等不同作战域,构建了多域一体的全维作战体系。现代战争日益从“平台对抗”向“体系对抗”转变,战争的胜负取决于作战体系整体效能的聚合与释放。只有将体系优势转化为作战胜势,才能在未来战争中掌握主动。

  认识现代战争体系作战特点规律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打赢现代战争,需要人们对现代战争的形态轮廓有清晰认识,真正把握现代战争的新特点。

  全域融合,跨域铰链。现代战争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全域融合与跨域铰链作战能力的全面提升。全域融合打破了传统单一作战域的界限,各单域各层级在力量、手段、行动等方面高度融合、即时聚优,实现各单域“形散神聚”部署,形成多领域“攥指成拳”合力。跨域铰链则通过网络将各类作战单元、武器装备与信息系统紧密相连,深度融入情报链、打击链和指控链,构建起一个庞大而高效的信息交互网络。外军提出的联合全域指挥与控制概念,就强调将来自所有部门的传感器连接到一个网络中,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快速传递与深度融合,让各级作战人员能够全面、准确且及时地洞察战场态势,从而为作战体系提供信息并支撑决策。

  即时响应,实时应变。体系作战中,谁能缩短从目标发现到火力摧毁的周期,并打乱对手节奏,取得对抗上的时间优势,谁就能够赢得主动和胜利。战场态势瞬息万变,但得益于技术进步、数据融合和指挥模式革新,战场上精确打击的响应时间大幅缩短,战场上杀伤链闭合时间已变成分钟级甚至秒级。现代战争的即时响应与实时应变能力,已成为决定作战效能的关键要素,这种能力不仅体现在数据传输的速度与广度上,更在于作战体系通过智能算法将海量信息转化为精准决策的“秒级闭环”。

  “迷雾”笼罩,复杂难判。战争作为对抗性的活动,归根结底是人类思维的对抗。外军提出的“马赛克战”的目标,就是通过增加对手预判己方作战体系重心和作战意图的难度,制造战争“迷雾”,干扰对手决策。现代战争中,作战体系因技术进步及战争形态嬗变而不断演化,谁能够洞察并理解这一变化,谁就能掌握战场上的优势。在高度对抗的环境中,动态性、不确定性和涌现性等对作战体系提出更高要求,自主认知、自主决策、自主协同和自我保障成为应对未来战场的关键能力。因此,作战体系不仅要具备对复杂态势的快速反应能力,还要能够在动态环境中持续适应和演化,从而在战争“迷雾”中找到克敌制胜的机会。

  把握现代战争体系作战制胜机理

  制胜机理是打赢战争的内在规律和必然途径。随着战争形态演变,制胜机理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创新发展。现代战争中,体系作战以信息为主导、以网络为支撑、以智能为驱动,不再局限于单一维度或局部优势的争夺,而是通过物理域、信息域等的跨域联动,形成精准感知信息优势,依托敏捷指控实现资源聚能,最终以精准破击摧毁对手体系,实现“感知—决策—行动”全链路闭环,最终推动作战效能指数级跃升。

  精准态势感知,提升战场透明化程度。精准态势感知是体系作战的“神经脉络”,其本质是通过多维战场信息的实时采集、智能融合与动态分发,提升“全时全域、多源一体”的信息优势。依托天基卫星、高空无人机、地面传感器、水下潜航器等构成的立体感知网络,实现对陆、海、空、天、电、网全维战场的无缝覆盖。例如,天基侦察系统可提供广域监视能力,而分布式光纤传感网络可实时监测地面振动与电磁信号,形成“物理—虚拟”双维感知能力。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海量异构数据进行快速解析,提取关键态势要素,将感知信息直接推送至作战单元,将从传感器到射手的时间压缩至秒级,大幅提升打击链路的时效性。

  敏捷适变指控,锻造动态聚能指挥链。敏捷指控是体系作战的“大脑中枢”,其关键在于通过分布式架构与智能决策,实现作战资源的动态聚合与跨域协同。通过“去中心化”的指挥架构,打破传统层级限制,构建“云—边—端”协同的分布式指挥体系。例如,外军通过模块化作战单元的灵活编组,依托先进通信网络实现战场资源的按需调用,形成“形散神聚”的作战效能。此外,通过智能算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与跨域联动,将指挥链从“刚性结构”转变为“柔性网络”,使作战体系具备“自适应”能力,可在复杂电磁环境与高强度对抗中快速重组,形成“动态聚能—多域联动”的压倒性态势。

  合力击点破网,实现作战效能精准释放。精准破击是体系作战的“制胜利刃”,其本质是通过网络化协同与智能化打击,精准摧毁对手体系关键节点并实施多维攻击,引发级联崩溃效应。通常锁定对手作战体系指挥中枢、通信节点等枢纽节点,实施精确打击瘫痪其指挥链。近年来,外军在作战实践中非常注重精准破击的运用。例如,美军“算法战跨职能小组”开发出计算机视觉算法,可在全动态视频中实时识别高价值目标,为精准打击提供数据支撑;俄军在叙利亚战场上使用“克拉苏哈”电子对抗系统成功干扰对手的雷达和指挥系统,为其作战行动提供有效保障。精准破击使作战效能聚焦,综合运用网络战、电子战、火力战实施多维攻击,实现“以点带面—体系瘫痪”的制胜效果。

  探索现代战争体系作战应对路径

  现代战争呈现智能化、全域化、融合化为特征的博弈对抗形态,以单一平台为中心的线性思维难以确保作战胜利,应当从全局视角探索现代战争体系作战应对路径。通过系统思维重构体系架构、混合博弈拓展对抗维度、先进技术重塑制胜优势的多维联动,构建“全域覆盖、动态聚能、精准释能”的智能化作战体系。

  树立系统思维。系统思维强调从整体与全局的宏观视野审视现代战争,将各种作战要素视作一个紧密相连、协同运作的有机整体,有效突破了局部视野和单一因素的狭隘局限,能够精准识别各作战要素之间潜藏的内在逻辑关联,进而制定出兼具前瞻性与系统性的战略规划。现代战争的环境复杂多变且充满不确定性,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扰动,都极易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系统思维强调依据瞬息万变的战场态势灵活应变,迅速且高效地调整作战方案,以契合不断变化的作战需求。系统思维兼具多重优势,既能实现军事资源的优化配置,将分散的作战能力汇聚成强大合力,又能显著提升在复杂多变环境中的适应能力与决策效能。拥有这种思维模式,有助于在现代战争中把握作战主动、赢得作战胜利。

  形成混合博弈。现代战争,平时和战时界限日趋模糊,日益呈现军事手段与非军事手段综合使用的混合战争特点。为此,应采用多样化的作战手段,将传统军事力量与网络战、信息战、心理战等有效结合,扰乱对手的决策和行动,在多个层面上夺取综合优势。混合博弈策略要求在设计作战方案时,考虑到对手各种可能反应,并预设多种应对措施,以确保在复杂对抗场景下保持战略主动。此外,这种策略也要求高度灵活性和创新性,使得战术执行不仅限于单一的作战领域,而是形成一个跨领域、多维度的作战体系,有效增加对手的应对难度和决策复杂性,从而在根本上提升整体战斗效能。

  运用先进技术。当前,以智能化技术为代表的先进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从战术数据分析到战场自主决策,智能化技术正逐步成为提高决策速度、精度和作战效率的重要工具。通过整合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可以实现更快的信息处理、更准确的目标识别和更有效的资源分配。例如,智能化技术可以帮助指挥人员通过模拟多种作战场景来优化战术部署,同时自动处理大量的情报数据,快速识别威胁和机会。此外,先进技术还能增强无人作战系统的协同作用,使得无人机群和自动化地面系统能够在最少人工干预下执行复杂任务。加速先进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够提升单兵和单个作战单元的作战能力,更能深度变革未来作战力量运用模式,确保在技术驱动的现代战争中保持优势。(陈英武 姜 江 李际超)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突破30000列

  • 广东潮州:积极应对台风“杨柳”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截至目前,我国累计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19007项,其中1—7月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549项,同比增长56%。
2025-08-14 10:29
一项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的研究,首次成功建立了线粒体功能障碍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因果关系。
2025-08-14 10:28
中国的黄牛育种终于有了自主、低成本的检测芯片!”
2025-08-14 10:27
提到全球变暖,人们往往首先想到二氧化碳、甲烷乃至氟利昂等能够加剧大气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很多人不知道,大气中还存在一类可以抑制气候变暖的物质。而人类扩张农田等行为,可能在客观上导致大气中“降温物质”减少,进而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2025-08-14 10:2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管理机制。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安全作为底线要求、把普惠作为价值追求,积极融入“人工智能+”行动,鼓励和促进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服务创新发展,前瞻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带来的风险挑战。
2025-08-14 03:50
广东珠海以南海域,一座银灰色的三角形装置随波起伏。这里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日均发电量可达1万千瓦时,能满足约1500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
2025-08-13 10:02
研究发现,在1950年至2020年间,极端高温的加剧导致热带地区陆栖鸟类的丰度下降了25%至38%。研究人员以地球生命力数据库中的全球陆栖鸟类种群数据作为研究起点,未包括水鸟和海鸟。
2025-08-13 10:01
中性原子体系因优异的扩展性、高保真度量子门、高并行性和任意的连接性,成为极具潜力的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平台。审稿人高度评价这项研究工作,认为这一工作是原子相关量子物理领域在计算效率和实验可行性方面的一次重大飞跃。
2025-08-13 10:01
“植物如何整合复杂环境信号是深入理解植物生存智慧的关键,也是创制兼具养分高效利用与逆境抗性的未来作物新品种的理论基础。储成才团队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会有更多基于植物“生存智慧”的作物新品种出现,让农业更高效、更环保。
2025-08-13 10:01
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了解到,从最新一线监测数据看,我国野生亚洲象象群交流频繁、种群结构稳定、生育率稳步提升、
2025-08-13 03:45
团队需要从头开始,设计一款“更适合日本”的机器人:体形小巧,穿行灵活,语音系统换成日语,屏幕上的动画表情还能变换。擎朗智能目前在日本已经设立200多个技术支持点,确保常规故障能在2小时内响应,24小时内修复。
2025-08-12 10:06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去游泳馆游泳。“游泳可以提高心肺耐力和身体柔韧性,改善体脂率,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潘力军说,游泳如果不注意卫生,可能感染红眼病、中耳炎和胃肠道疾病,建议做好如下防护措施:  游泳前,注意自身的健康状况。
2025-08-12 10:03
近日,随着最后一笔数据在青藏高原上录入系统,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2019年,《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与《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相继出台,“依法确权”成为基石。
2025-08-12 10:02
一般认为,宇宙中的每个星系中心都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而更大的星系则拥有更大的黑洞,即超巨型黑洞。Collett表示,恒星运动学被视为黑洞质量测量的“金标准”,引力透镜效应则可以帮助团队“探测到更遥远的宇宙”。
2025-08-12 10:0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维慎、彭媛团队开发了一种便捷的触发式界面反应策略,实现了二维金属-有机框架膜(MOF膜)的快速制备及高效气体分离。该研究为面向应用的MOF纳米片和超薄二维MOF膜的定制化制备提供了新思路,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高性能分离需求。
2025-08-12 10:00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科研人员最近在引力波天文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的“眼皮子底下”。
2025-08-11 09:56
日前从安徽省林业局获悉,安徽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创历史新高。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20日,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扬子鳄产卵超3800枚,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超1920条。
2025-08-11 09:53
近年来,我们团队聚焦海洋多场环境耦合机制、多体结构相互作用、多尺度耦合效应等难题,开展深度产学研用合作,研发多款海工装备。
2025-08-11 09:45
在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实现蛋白质定向进化,使其具有新功能或改进功能至关重要。为此,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开发了一个可以加速蛋白质进化的合成生物学平台T7-ORACLE。
2025-08-11 09:43
近日,科学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与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发布《传承与创新:解码中医药科学发展轨迹》报告。
2025-08-11 09: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