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土耳其与印度尼西亚在伊斯坦布尔国际防务工业展览会上签署了一项军售协议。土耳其将以约100亿美元的价格,向印尼出售48架自主研发的“可汗”战斗机。这一交易不仅是土耳其国产先进战斗机的首次出口突破,也是印尼空军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决策。两国欲借此合同,助力破解各自国防工业自主化难题。
“可汗”战斗机是由土耳其航空航天工业公司主导研发的双发重型隐身战斗机,旨在替代土耳其日益老化的F-16机队,并与F-35、苏-57等第五代战机展开竞争。从20世纪80年代起,土耳其就将发展本国国防工业作为国家优先发展战略,逐渐减少对国外武器装备的依赖。特别是在2019年土耳其因购买俄罗斯S-400防空系统而被美国逐出F-35项目后,这一发展战略更是加速推进。“可汗”战斗机项目由此被提升为土耳其国防优先事项,其希望通过自主研发第五代战机,提升空战能力并确保技术主权。
土耳其推动“可汗”战斗机出口印尼,还有帮助自身实现扩大军贸出口份额的意图。航空航天领域是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聚集区,对土耳其国防工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过去5年,土耳其武器出口总额较上一个5年增长了106%,在2024年成为全球第11大武器出口国。此次印尼的“可汗”战斗机订购合同总价,相当于目前项目总研发投入(约60亿美元)的1.67倍,这将为该机的后续研发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48架战机每年维护费用高达18亿美元,叠加未来的升级和配套武器弹药的销售,还将使土耳其长期获利。另外,“可汗”战斗机作为土耳其首个自主研发的先进战机平台,实现出口突破将极大提升土耳其军工的国际影响力,可能带动相关国家跟进采购,形成规模效应,进一步巩固土耳其作为新兴军工强国的地位。
这笔令人关注的交易,也反映出印尼希望同时达成装备更新和工业能力提升的双重目标。印尼空军目前主力机型为F-16、苏-27和苏-30,其平均机龄超过25年,可靠性和作战效能有所下降。为尽快实现战斗机更新换代,推进空军现代化战略,印尼空军采取了多元化采购策略:与法国签署81亿美元协议采购42架“阵风”战斗机,与美国就购买24架F-15EX达成谅解备忘录,并参与韩国KF-21项目。“可汗”战斗机的采购,进一步强化了印尼空军多元化的装备体系。
根据协议,印尼将于10年内接收全部48架“可汗”战斗机,并将通过技术转让设立组装和维护基地。如果这些目标如期达成,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可汗”战斗机的本地化生产和长期技术支持。这对于寻求国防工业自主化的印尼而言,非常具有战略价值。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印尼在KF-21项目中,由于不满韩国的技术转让程度而减少了投资。同土耳其的合作模式更符合印尼的期望。
尽管被寄予厚望,“可汗”战斗机项目的研发进展并不能一蹴而就。鉴于此,土耳其和印尼都承担着“可汗”项目进度风险。自2010年启动以来,该项目历经多次延期和技术挑战,直到去年2月才完成战斗机的首次试飞。目前仅完成2次试飞的研发进度。外界担忧的还有“可汗”战斗机在设计研发方面存在短板。由于土耳其的航空工业基础还不够牢固,虽然声称“国产化”,但是目前战斗机的核心子系统仍依赖西方技术,例如发动机就是购自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土耳其计划换装的国产TF35000发动机仍处于早期测试阶段,能否在2032年按时投入使用尚待检验。鉴于美土关系趋紧,美国随时可能中断发动机供货,这使得“可汗”战斗机目前仍面临严重的技术依赖和断供风险。
对土耳其而言,“可汗”战斗机的交易不仅是一笔贸易订单,更是检验其能否真正实现国防工业自主化的试金石。此次“可汗”战斗机的出口,有助于提升土耳其在国际军贸市场的供应国形象。然而,受制于关键技术依赖、项目进度风险和国际关系复杂性,最终结果仍需观察。
(作者:石汉娟 李同安,单位:空军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