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苏联飞行员来华阻击日寇——鹰击长空 英名永存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苏联飞行员来华阻击日寇——鹰击长空 英名永存

来源:人民日报2025-08-18 10:04

中国抗战艰难时刻,两千多名苏联飞行员来华阻击日寇——

鹰击长空 英名永存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艰难时刻,2000多名苏联飞行员参加苏联援华航空队,在南京、武汉、重庆等地“鹰击长空”,与中国军民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许多飞行员献出宝贵生命。

  80多年后的今天,在南京、武汉、重庆等地为苏联援华航空队建立的纪念碑前,时常有中外友好人士敬献花束,缅怀用生命守护和平的英烈。苏联援华航空队飞行员后代谈及祖辈的英勇事迹时,无不为两国人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的光荣历史而自豪。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展示的苏联援华航空队老照片。左侧照片为苏联援华航空队成员为飞机装弹,准备轰炸被日军占领的台北松山机场。右侧照片为1938年中苏空军参加徐州会战。本报记者 王骁波摄

舒斯特尔与米娜的结婚照。受访者供图

年轻时的波雷宁。受访者供图

斯柳萨列夫与女儿。受访者供图

  2025年7月,俄罗斯民众在莫斯科参观“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图片展。本报记者 肖新新摄

叶莲娜在武汉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祭奠外祖父舒斯特尔。谌达军摄

武汉市解放公园里的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武汉市解放公园供图

  战斗机大队烈士舒斯特尔——

  牺牲前一个月从武汉寄回家书:“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湖北武汉市江岸区解放公园东北角,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静静伫立。淡青色的花岗岩墓壁上,一块块白色石板错落镶嵌,上面镌刻着苏联烈士们的名字。他们牺牲时,最年长的33岁,最年轻的24岁。

  叶莲娜来到刻有外祖父列夫·扎哈罗维奇·舒斯特尔名字的石板前,将一束红色康乃馨和一张外祖父与外祖母米娜的结婚照轻轻放下,久久不愿离去。这是她第一次来到武汉祭扫,虽然与牺牲于此的外祖父从未谋面,但武汉总让她有种莫名的亲切之感。

  舒斯特尔出生于1914年,从飞行员学校毕业后进入苏联空军柳别尔齐战斗机大队服役。1938年,他加入苏联援华航空队,随队抵达武汉,编入苏联援华航空队战斗机大队。当时,武汉正遭受日军持续空袭,中国空军在苏联援华航空队配合下奋力抗击,多次在武汉上空与日军展开殊死激战。

  1938年2月18日,中国空军以12分钟击落12架敌机的战绩,获得了南京沦陷后中国空军首次大规模胜利,粉碎了日军的制空权神话。4月29日,日军再度出动多架轰炸机和战斗机进犯,妄图摧毁中国空军。中苏两国飞行员驾机升空,再次联手取得对日空战胜利,但舒斯特尔却因与敌机相撞英勇牺牲。

  “这是外祖父牺牲前一个月从武汉寄回的家书。”叶莲娜拿出一张泛黄的信纸,上面写满了文字。舒斯特尔在信中对妻子米娜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你要照顾好女儿,抚养她健康平安地长大成人。”叶莲娜说,舒斯特尔牺牲后,外祖母将这封家书珍藏起来,独自挑起家庭重担,完成了丈夫的遗愿。

  访问中国时,叶莲娜将外祖父的家书原件、入党批准文书、苏联红旗勋章证书及结婚照等赠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临行前,母亲给我打电话说,这封家书已经陪伴她87年了,她决定让我把它带回武汉,带去她父亲曾经战斗的地方,为传承俄中友谊发挥更大作用。”叶莲娜说。

  “外祖父牺牲时,母亲刚半岁。她对外祖父的全部记忆都在这封家书中,所以想起外祖父就会想到武汉。她反复嘱咐我,一定要在武汉多拍些照片和视频,让她看一看外祖父曾为之死战的城市现在怎么样了。”叶莲娜说,相信看到如今既现代又美丽的武汉,母亲一定会备感欣慰。

  在武汉,叶莲娜还拜访了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设计师张良皋的女儿张眺。年逾七旬的张眺紧握叶莲娜的手说:“您的外祖父为我们这座城市牺牲,我们十分感谢他!”叶莲娜说:“我们也要谢谢您的父亲!烈士墓见证了俄中两国人民的友谊,我们俄罗斯人也会永远保存这段记忆,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轰炸机大队长波雷宁——

  率28架战机发动奇袭,回忆录中写下:“我深知中国人民遭受的苦难”

  “无论在苏联还是在中国,我父亲都视死如归,因为法西斯和军国主义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在一场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主题活动上,“苏联英雄”、苏联空军上将费奥多尔·彼得罗维奇·波雷宁之子彼得正给青少年讲述苏联援华航空队的故事,“对英雄最好的纪念,就是守护历史真相。”

  波雷宁出生于1906年,毕业于沃利斯克飞行员和航空技术员联合理论学校、奥伦堡第三飞行员和飞行观察员军事学校等苏联空军院校。1933年,他作为高级航空军事顾问第一次到中国,与大批经验丰富的苏联教员一起培训中国飞行员。“中国学员都废寝忘食钻研飞行技巧,想尽快投身抗战。”彼得说,父亲与中国学员们结下了真挚友谊,也为他们积极报国的精神所打动。

  1937年11月,波雷宁加入苏联援华航空队,后来还担任轰炸机大队长。“我一直在等待这个机会。”他在回忆录中写道:“我深知中国人民遭受的苦难。”彼得说,与父亲同行的苏联飞行员们都满怀斗志,随时准备为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正义事业献出生命。1938年2月23日,波雷宁率轰炸机大队28架战机从汉口机场出发,奇袭被日军占领的台北松山机场,为苏联援华航空队对日作战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次任务风险巨大。为节省燃料、确保安全返航,他们长时间在5500米高空飞行,以极大的毅力克服缺氧和恶劣天气等影响。”彼得说,轰炸机大队在奇袭中摧毁约40架日军飞机,并炸毁机库、机坪和储油罐等基础设施,仅储油罐内的航空燃料就可供日军使用3年。当苏联飞行员安全返航回到驻地时,附近的中国军民激动地冲他们欢呼,争相上前与苏联飞行员拥抱。

  1938年6月,波雷宁返回苏联,同年11月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此后,他投身苏联伟大卫国战争并立下赫赫战功,1946年被授予空军上将军衔。

  “我父亲始终珍视与中国军民一起浴血奋战的宝贵经历,时时告诫我们要铭记两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牺牲。”彼得说,他始终牢记父亲的教诲,时常参与二战主题活动,讲述两国并肩奋战的光荣历史。“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守和平正义。希望两国年轻一代继往开来,为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共同奋斗。”

  飞行中队长斯柳萨列夫——

  执行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将战机从伊尔库茨克的工厂开到中国

  “我的父亲在战火中与中国和中国人民结缘。我们要将俄中友谊与合作精神传承下去。”娜塔莉娅展示着家中珍藏多年的奖状,这张奖状由毛泽东主席亲笔签发给她的父亲——“苏联英雄”、苏联空军中将西多尔·瓦西里耶维奇·斯柳萨列夫。

  斯柳萨列夫与波雷宁一样出生于1906年,他先后毕业于苏联红军航空兵列宁格勒军事理论学校和A.F.米亚斯尼科夫第一军事飞行学校,任飞行教员一段时间后,进入部队服役,1938年5月加入苏联援华航空队。“父亲执行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将战机从伊尔库茨克的工厂开到中国。”娜塔莉娅说,斯柳萨列夫在中国一边负责训练中国飞行员,一边作为飞行中队长投身对日作战。在不到一年时间里,他参与摧毁日军舰艇70艘、飞机30架,让日军一度不敢在白天发动空袭。

  “一次战斗中,父亲面罩的氧气管被弹片割断,在8000米的高空几近失去意识,最后只能带着机组迫降在一个陌生的村庄。”娜塔莉娅说,村民们发现他们是苏联飞行员后,迅速将飞机就地隐藏起来,并把他们带到镇上,组织集会表示感谢,之后又将他们藏在货运列车中送到安全地区。“父亲的面部遭受了严重冻伤,多亏当地医生用中药治疗,才得以安然无恙。”

  中国军民向苏联飞行员施以援手的故事,多次出现在斯柳萨列夫撰写的回忆录中。不少苏联飞行员像他一样,遇险后得到中国军民积极救助,战斗中牺牲的苏联飞行员也被中国人民深切缅怀。在他记录的一场战友葬礼中,中国军民根据当地风俗为牺牲的苏联飞行员整夜守灵,第二天还在城内组织追悼会。人们在沉痛缅怀英雄的同时,激动地高呼友谊口号。

  “父亲后来转移至兰州驻防,获得了与中国共产党代表深入交流的机会,对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坚决抗战的决心和勇气印象深刻。”娜塔莉娅说,新中国成立前后,斯柳萨列夫又多次往返于苏联与中国,助力新中国空军发展,并参与抗美援朝战争,获得中国政府颁发的友谊勋章。

  “防止二战悲剧重演,捍卫战后国际秩序,是我们的共同使命。”娜塔莉娅作为俄罗斯援华志愿飞行员后代协会副主席,如今仍活跃在俄中友好一线。她推动协会与中方合作开展纪念活动,还创作了两国飞行员共同抗击日军的剧本。她期待俄中艺术家合作创作更多艺术作品,铭记两国人民并肩抗击法西斯的历史,守护共同的记忆和荣誉。

  (本报记者 王骁波 谢亚宏 肖新新 本报记者强郁文参与采写)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南:伏季休渔结束 渔船避风暂缓出海

  • 绿意奔涌大运河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脂肪肝、血压偏高、空腹血糖异常……一些以往更多与中老年相关的健康问题,正悄然在不少年轻人身上显现。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方面,我们开发了DeepDR系统,利用人工智能助力基层医生解读眼底片子。
2025-08-15 09:54
现有的抗病毒药物只对特定病毒有效,因此,拥有一种作用广泛的治疗方法将极具价值。对于耐药性问题,Bogunovic认为,只要这种抗病毒药物包含一系列针对病毒不同生命周期的干扰素触发蛋白,病毒就不太可能对其产生耐药性。
2025-08-15 09:53
经过多年持续攻坚,数字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据测算,2024年,上市数据企业平均研发投入较“十三五”末增长79%,产业链创新活力持续增强。
2025-08-15 09:45
我国又一个超千亿立方米的大型深层整装页岩气田诞生。
2025-08-15 09:42
随着电动交通、低空经济、消费电子、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迅速发展,人们对高能量、长续航可充放电池的需求日益迫切。
2025-08-15 09:40
截至目前,我国累计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19007项,其中1—7月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549项,同比增长56%。
2025-08-14 10:29
一项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的研究,首次成功建立了线粒体功能障碍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因果关系。
2025-08-14 10:28
中国的黄牛育种终于有了自主、低成本的检测芯片!”
2025-08-14 10:27
提到全球变暖,人们往往首先想到二氧化碳、甲烷乃至氟利昂等能够加剧大气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很多人不知道,大气中还存在一类可以抑制气候变暖的物质。而人类扩张农田等行为,可能在客观上导致大气中“降温物质”减少,进而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2025-08-14 10:2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管理机制。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安全作为底线要求、把普惠作为价值追求,积极融入“人工智能+”行动,鼓励和促进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服务创新发展,前瞻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带来的风险挑战。
2025-08-14 03:50
广东珠海以南海域,一座银灰色的三角形装置随波起伏。这里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日均发电量可达1万千瓦时,能满足约1500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
2025-08-13 10:02
研究发现,在1950年至2020年间,极端高温的加剧导致热带地区陆栖鸟类的丰度下降了25%至38%。研究人员以地球生命力数据库中的全球陆栖鸟类种群数据作为研究起点,未包括水鸟和海鸟。
2025-08-13 10:01
中性原子体系因优异的扩展性、高保真度量子门、高并行性和任意的连接性,成为极具潜力的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平台。审稿人高度评价这项研究工作,认为这一工作是原子相关量子物理领域在计算效率和实验可行性方面的一次重大飞跃。
2025-08-13 10:01
“植物如何整合复杂环境信号是深入理解植物生存智慧的关键,也是创制兼具养分高效利用与逆境抗性的未来作物新品种的理论基础。储成才团队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会有更多基于植物“生存智慧”的作物新品种出现,让农业更高效、更环保。
2025-08-13 10:01
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了解到,从最新一线监测数据看,我国野生亚洲象象群交流频繁、种群结构稳定、生育率稳步提升、
2025-08-13 03:45
团队需要从头开始,设计一款“更适合日本”的机器人:体形小巧,穿行灵活,语音系统换成日语,屏幕上的动画表情还能变换。擎朗智能目前在日本已经设立200多个技术支持点,确保常规故障能在2小时内响应,24小时内修复。
2025-08-12 10:06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去游泳馆游泳。“游泳可以提高心肺耐力和身体柔韧性,改善体脂率,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潘力军说,游泳如果不注意卫生,可能感染红眼病、中耳炎和胃肠道疾病,建议做好如下防护措施:  游泳前,注意自身的健康状况。
2025-08-12 10:03
近日,随着最后一笔数据在青藏高原上录入系统,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2019年,《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与《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相继出台,“依法确权”成为基石。
2025-08-12 10:02
一般认为,宇宙中的每个星系中心都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而更大的星系则拥有更大的黑洞,即超巨型黑洞。Collett表示,恒星运动学被视为黑洞质量测量的“金标准”,引力透镜效应则可以帮助团队“探测到更遥远的宇宙”。
2025-08-12 10:0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维慎、彭媛团队开发了一种便捷的触发式界面反应策略,实现了二维金属-有机框架膜(MOF膜)的快速制备及高效气体分离。该研究为面向应用的MOF纳米片和超薄二维MOF膜的定制化制备提供了新思路,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高性能分离需求。
2025-08-12 10: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