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澳大利亚国防部近期宣布将斥资100亿澳元向日本采购11艘“最上”级护卫舰,以“加速打造规模更大、杀伤力更强的水面作战舰队”。日本“最上”级护卫舰具备防空、反潜和反舰能力,还可搭载无人水面艇、无人潜航器等执行反水雷等作战任务。该采购项目是日本在二战后首次向外国出口大型成品武器装备,也是日本参与的规模最大的武器出口项目之一。
近年来,日澳两国军事互动从军事互访、技术合作向更深层次的战略协同、联合行动方向发展。日澳两国2022年签署了《互惠准入协定》,双方逐渐建立起“准军事同盟”关系。在战略协同方面,双方签署《日澳安全保障联合宣言》,将双边关系提升至“特别战略伙伴”层级,强调防务政策协同配合。同时,两国通过美日印澳“四边机制”和“奥库斯”延伸合作机制嵌入美国联盟网络,积极配合美国“印太战略”实施。在联合行动方面,两国通过参加美国主导的多边军演,提升了在两栖登陆、浅海作战等方面的联合行动能力。特别是今年7月,日本首次以正式成员身份参加“奥库斯”框架下的联合演习,逐渐从“观察员”升级为“奥库斯”核心技术合作方,进一步强化了与澳大利亚在防务安全领域的绑定。
此次澳方计划向日本采购护卫舰,体现了双方以“技术+战略”双轨推进军事合作的意图,不仅可以逐步松绑战后体制对日本武器出口管制,也可以进一步推动美在印太地区主导的“辐辏联盟”升级为“网状对抗体系”,使区域地缘格局日益阵营化。
值得地区国家警惕的是,日本以“技术合作”之名行“军事松绑”之实,给亚太地区带来巨大安全风险。一方面,日本大幅放宽对外输出武器和军事技术限制,持续在武器出口方面取得渐进式突破,从租借巡逻艇,到出售二手护卫舰,再到此次出口全新护卫舰,可能会为战机、潜艇等其他武器出口搭桥铺路,引发地区军备竞赛。另一方面,在美国的默许甚至授意下,菲律宾等地区国家可能与日本达成武器采购意向,日本则借军售之机,顺势输出武器标准、通信协议、数字化指挥系统,在相关国家形成“隐形军事链条”,增加地区冲突的可能。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日本不仅不反躬自省历史罪责,还反其道而行,加速强军备战步伐,打着“积极和平主义”的幌子,重走军事扩张的老路。这些举动严重背离和平宪法,不断掏空“专守防卫”原则,给亚太地区和平安宁带来重大挑战。日方只有切实汲取历史教训,在军事安全领域慎重行事,才能取信于国际社会。
(作者:黄嘉瑜 葛亚,单位:军事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