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忆烽火·传薪火丨这是中国14年抗战史上第一份抗日宣言!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忆烽火·传薪火丨这是中国14年抗战史上第一份抗日宣言!

来源:中国军网2025-09-18 09:23

  1931年9月18日夜

  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

  铁道“守备队”炸毁

  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

  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

  日军以此为借口

  炮轰沈阳北大营

  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9日清晨

  在沈阳

  中共满洲省委紧急会议召开

  会议商议并决定立即发表

  《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

  也就是“919宣言”

  《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手稿。人民网汤龙翻拍

  这是一份有着特殊意义的宣言

  它是中国14年抗战史上

  也是二战史上受侵略国家

  向法西斯国家发出的第一个正义宣言

  这份宣言

  让当时惶恐不安的东北民众

  第一时间听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声音

  随后

  中共中央发表

  《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等

  一系列宣言和决议

  号召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抗日

  东北军民迅速燃起民族自卫战争的烽火

  各地青年学生掀起示威活动

  工人罢工离厂

  国民党内的抗战派

  民族资产阶级和海外华侨

  港澳台胞也加入抗日救亡的行列

  群众性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蓬勃兴起

  当东北军部分爱国官兵

  和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抗战相继失败后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联军

  逐渐成为东北抗战的主体

  杨靖宇烈士陵园暨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内的烈士名录。新华网邵守志摄

  在零下40摄氏度的林海雪原

  朔风凛冽、滴水成冰

  战士们被迫以树皮、棉絮

  甚至煮食靰鞡鞋充饥

  为了避免引来敌人

  躲在山里露天爬冰卧雪的战士们

  连火都不敢生

  即便有时候有条件藏身于“地窨子”

  很多人的耳、鼻、手、脚还是被冻掉了

  冻伤甚至截肢成为抗联战士们

  最普通不过的烙印

  ......

  翻开抗联将士们的回忆录

  许多章节更是不忍卒读:

  “50多天没有吃粮食”

  “百日未见油星、盐巴”

  “拧开子弹取火药消炎开刀”

  “为避免烧火暴露

  冬天在雪地里只能抱在一起取暖

  睡觉时哨兵半小时就要叫醒

  否则会冻死”

  东北抗联将领冯仲云

  在《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苦斗简史》中

  动情地写道

  他们没有一个人是为了自己

  他们全是为我们大中华民族的

  被日寇作了奴役的同胞

  刻有“抗联从此过,子孙不断头”标语的树干。来源:《周保中将军和他的抗联战友》

  1937年下半年开始

  东北抗联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

  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下

  陷入了极端艰难的境遇

  面对“上苏联”

  和“上长白山猫起来”的建议

  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

  杨靖宇说:

  “我们不能走!我们要是都走了

  群众怎么办?

  老百姓会怎么想?

  他们就会对抗日复国失去希望了”

  面对敌人的诱降

  杨靖宇说:

  “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

  还有中国吗?”

  绝境之下

  杨靖宇和他带领的东北抗联第一路军

  依然忠诚于党的使命与誓言:

  “中国共产党人,一定与东北人民

  同患难,共生死”

  杨靖宇创作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唱出了抗联将士们永不屈服坚持战斗的理由:“夺回来所失的我祖国,解放那牛马亡国奴生活”。来源:杨靖宇烈士陵园暨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

  面对抗日联军越来越强烈的反抗斗争

  日本不断向东北增派兵力

  最多时达70万人

  虽然敌众我寡

  实力悬殊

  但东北抗联以顽强的战斗意志

  持续打击侵略者

  牵制了日军南下

  为全民族抗战作出重要贡献

  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士气

  图为描绘抗日联军艰苦斗争的油画。新华社发

  “攘外必先安内”

  ——这是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奉行的政策

  资料显示

  1931年至1936年间

  国民政府用于“剿共”的军费

  高达8.7亿银元

  而对日防御开支不足其十分之一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这是中国共产党发出的呼声

  它来自一个政党博大的胸襟

  和立于一切之上的民族大义

  “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

  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

  1935年8月

  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号召全国同胞团结起来

  停止内战、抗日救国

  1935年8月1日,《中国苏维埃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来源:中国档案杂志

  同年12月

  在瓦窑堡会议上

  正式确立了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1937年7月7日夜

  日本侵略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

  又称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后的第二天

  中共中央即发出通电

  向全国人民呼吁: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

  才是我们的出路!”

  “全国上下应该立刻放弃

  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

  号召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

  抵抗日寇的侵略

  图为《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来源:人民日报

  面对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的形势

  和中国共产党倡议国共合作抗战的呼声

  7月17日

  蒋介石在庐山宣布

  “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

  无论何人

  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表现出其在抗战问题上的进步

  9月22日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上承认

  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此后

  中国抗战开始呈现

  正面与敌后两个战场战略策应

  夹击日军的新局面

  国民党军主力在徐州、武汉等地

  进行正面作战

  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

  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牵制和消耗大量日军兵力

  支援配合友军的正面防御

  八路军配合忻口战役示意图。

  经过全民族抗战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从约5.6万人增长到约132万人

  全国党员人数从4万多人

  增加到120余万人

  红旗飘飘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发展为19块、近1亿人口

  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

  对敌作战12.5万余次

  歼敌171.4万余人

  东北抗日联军等部

  独立奋战14年

  并歼灭和牵制大量日伪军

  为赢得抗战胜利建立了不朽功勋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纪念大会现场放飞气球和鸽子。新华社发

  十四载苦难历程

  铁蹄下血雨腥风

  无数优秀中华儿女挺身而出

  以血肉之躯筑起守护家园的铁壁铜墙

  以必死信念开辟走向胜利的光明道路

  今天,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

  致敬那场伟大胜利

  更是提醒你我

  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振兴中华,吾辈自强

  (资料来源:新华网、人民网、新闻联播、央广网、解放军报等)

  策划:李景璇

  文案:王韵

  视频:王韵、杜汶纹、苏玮旭

  配音:杜圣智

  校对:汤传飞

[ 责编:姜姝琪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举行

  • 电影《731》拍摄历程特展在哈尔滨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