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难忘“九一八”——家事与国事紧密相连!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文化 > 正文

难忘“九一八”——家事与国事紧密相连!

来源:光明网2025-09-18 16:21

  9月18日一早,光明日报文艺部的老记者梁若冰挂着金光闪闪的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纪念章来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她说:这一天不仅是国难日,也是她的爷爷——抗日将领梁立柱离世79年的祭日。“我和家人一大早就到爷爷抗日战争时期使用过的遗物前祭奠,还特地带来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国务院颁发给他的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纪念章。”梁若冰说,“爷爷若天上有知,一定会欣慰的。”

难忘“九一八”——家事与国事紧密相连!

  据梁若冰介绍,梁立柱将军曾两次获得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国务院颁发的纪念章,他的遗物多次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主题展中展览。此次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中,便陈列了梁立柱将军在绥远前线作战时使用的军事地图册和军事望远镜。

难忘“九一八”——家事与国事紧密相连!

梁立柱将军在绥远前线作战时使用的军事地图册和军事望远镜。

  看到文物的瞬间,梁若冰的眼泪不禁流了下来。“我小时候悄悄摆弄过这些老物件,爸爸总是藏起来不让我乱翻,要不然也不能完好地保存到现在。”据梁若冰回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建馆之初,收藏部负责人乔玲梅来到家里收集文物,梁若冰的父亲梁子筠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并征求家人同意后,将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下来的军事地图册、望远镜、公文包等7件抗战文物悉数捐赠。时隔多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文保部还妥善保留着39年前梁家捐赠的编号收据底单及捐赠证书。

  梁若冰听长辈回忆:梁立柱将军祖籍河北威县,20世纪30年代曾在青岛、烟台、蓬莱、龙口一带驻守多年,那时日军时不时前来骚扰,并且开来军舰要求强行登陆。骑兵出身的梁立柱,在祖国领土领海主权完整的问题上丝毫不退让,欺软怕硬的日本侵略者只能灰溜溜地调转船头离岸。1938年8月,梁立柱自中央军校(陆军大学14期正则班)毕业后,自愿放弃在重庆的舒适环境和优厚岗位,独自一人奔赴绥远。

  长大后的梁若冰成为了一名记者,并不断搜集着梁立柱将军的生平轶事。通过父辈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资料,她逐步了解到:祖父梁立柱自陆军大学毕业后,主动请缨到艰苦的一线参加抗日战争,1939年3月19日调任第8军(军长李玉堂)副军长;1940年终于到了傅作义领导的抗日主战场绥远前线。

  “那时,边陲环境艰苦、战争环境严酷,爷爷在绥远前线率部队与日军作战期间屡立战功。他人生的最后六年多,也是在抗日主战场绥远度过的。”梁若冰介绍道,1986年5月31日,她随父亲来到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董其武家中,董其武充分肯定了梁立柱将军在抗战期间的表现,并亲笔写了《证明材料》。《证明材料》里写道“我跟梁立柱认识并常常往来,共在傅作义先生领导下驻防绥远后套约五年之久。梁因在抗战中积劳成疾,于一九四五年底请假离职到南京中央医院治病,不幸于四六年九月十八日病逝。梁在抗战中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是抗战的将领。他病逝于解放战争初期,未曾参加过反人民的内战。对他的子孙应该按抗日战争中的军人的后代对待”。这一年,梁若冰的父亲梁子筠在《人民政协报》发表了缅怀文章《一位鲜为人知的抗日将领——回忆我的父亲梁立柱》。

  “9月3日,我受到有关部门的邀请,和很多抗日将领、英雄、名人的后代一起观看了《正义必胜》文艺晚会,深受感动。”梁若冰表示,她会追寻祖父那一辈人的足迹,学习和传承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爱国主义精神。(邢台市方志谱牒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英超供稿;文中照片均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办公室主任张伟拍摄)

难忘“九一八”——家事与国事紧密相连!

  梁立柱将军嫡孙女梁若冰携子胡海诣及先生;嫡孙梁若宇携妻儿梁恩泽一家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前留影。

难忘“九一八”——家事与国事紧密相连!

  9月3日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文艺晚会上,抗战有功人员后人(右五至右一):民革中央联络部部长张庆盈(抗日名将张宣武孙女);科研工作者阴曼丽(陆大9期正则班毕业,阴诚之将军之女);光明日报主任记者梁若冰(陆大14期正则班毕业,梁立柱将军孙女);历史学家郭平英(郭沫若之女)和编辑徐爽英(抗日英烈徐荣奎将军孙女),受相关部门邀请,在人民大会堂观看了演出。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电影《731》拍摄历程特展在哈尔滨举行

  •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研究员曹湖军、副研究员张炜进团队在氢负离子导体开发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9-18 09:52
工业遗址与科幻主题联动,带来现实与想象交错的奇妙感受;科技手段还原知名IP场景,让游客沉浸到小说里的名场面;利用独特地质地貌,打造“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来一场新鲜、有趣的科幻游,成为不少人出游的选择之一。如何做好科幻与文旅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供给?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探索。
2025-09-18 09:50
记者17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部署在四川省资阳页岩气田的2口评价井测试产量均超百万立方米,其中资页2-501HF井试获日产气140.7万立方米,刷新我国页岩气测试产量最高纪录。
2025-09-18 09:44
当今中国,科学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人才培养的根基与路径,科学教育的潜力将变成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实力。
2025-09-18 09:43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
2025-09-18 09:40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