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老班长,我们来看您了”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老班长,我们来看您了”

来源:解放军报2025-09-22 13:01

  特级英雄黄继光生前所在连官兵代表受邀参加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仪式。仪式前,官兵代表专门来到黄继光墓前——

  “老班长,我们来看您了”

  山川同念,英雄回家。

  9月12日上午,沈阳桃仙国际机场,1500余名各界代表在此迎接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

  队列前排,两名空军官兵引人注目——特级英雄黄继光生前所在连的干部刘金池和战士张艺濒。他们举着“模范空降兵连”连旗,深情凝望覆盖着国旗的棺椁,眼中饱含热泪:前辈们,我们替老班长接你们回家。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中,年仅21岁的黄继光在身体多处负伤、弹药用尽的情况下,毅然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孔,用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模范空降兵连”是首次受邀参加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仪式。得知消息时,正在野外驻训的全连官兵激动不已。经过商议,决定派干部刘金池和“黄继光班”班长张艺濒作为代表,执行这次光荣的任务。

  出发前,官兵来到连队临时荣誉室,重温老班长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英雄故事。该连还特意举行连旗交接仪式,希望它能代表全连官兵的崇高敬意,迎接烈士忠魂重回祖国怀抱。

  抵达沈阳后,刘金池和张艺濒第一时间前往位于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的黄继光墓,带着全连官兵的心愿看望老班长。“老班长,我们来看您了!”墓碑前,刘金池和张艺濒一边仔细擦拭灰尘,一边向老班长报告连队近况。

  “老班长,今年连队共有7名同志被保送提干或考入军校。”

  “老班长,您的侄孙黄博也来到咱连,您家里已为部队送来18位优秀青年。”

  ……

  “模范空降兵连”就像熔炉,英雄的精神、英雄的作风、英雄的文化在这里流淌,一茬茬官兵叫响“像黄继光那样去战斗”的口号,苦练精训、加钢淬火。

  在该连,新兵入营、新干部下连,听的第一堂课是黄继光的故事,参加的第一个活动是参观黄继光荣誉室,看的第一部电影是《上甘岭》,学的第一首军歌是《特级英雄黄继光》。刘金池告诉笔者,70多年过去了,“黄继光班”依然保留着老班长的床位,每天为老班长叠被子;晚点名时,连队主官第一个呼点“黄继光”,全连官兵齐声答“到”;每逢任务出征、立功受奖等重要时刻,官兵主动向老班长报告。

  传承英雄气,争当英雄兵。如今的“模范空降兵连”,已成为空降兵的“尖刀利刃”。参加比武竞赛、执行大项任务,连队官兵弘扬老班长的战斗作风,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一次训练中,官兵身背数十公斤重的装备穿插机动。在进攻最后一个阵地时,官兵已精疲力尽。“黄继光!”为了提振士气,带队干部突然大声呼点。“到!”“到!”“到!”队伍里应答声此起彼伏,全连官兵抖擞精神,再次发起冲锋。“听到呼点‘黄继光’时,我感到热血沸腾,好像正在跟老班长并肩战斗。”张艺濒说。

  这次来看望老班长,刘金池和张艺濒还有一项特殊任务:给老班长送来一枚党员徽章。

  “坚决完成上级交给的一切任务,争取立功当英雄,争取入党。”上甘岭战役打响前,黄继光在决心书上写下誓言。遗憾的是,他还没来得及戴上党员徽章,就牺牲在胜利的黎明前。战后,黄继光所在部队党委追认黄继光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注目、敬礼、俯身献花……张艺濒拿出一枚崭新的党员徽章,郑重地放在黄继光墓前。金色的阳光穿过层叠的枝桠,党员徽章熠熠生辉。

  烈士陵园里,前来祭拜英烈的人群络绎不绝。烈士陵园外,道路两旁的国旗迎风招展,“英雄回家”标语牌格外醒目。

  秋风又拂山河至,浩气长存天地间。仪式现场,空军运-20专机进入中国领空后,4架歼-20战机护航。编队在机场上空通场,“双20”列阵长空向志愿军烈士致以崇高敬意,英雄们终于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

  “同志们,我们已顺利完成迎接老班长战友回家的任务。”晚点名时,刘金池和张艺濒通过视讯系统向千里之外连队官兵汇报消息。

  “我们是谁?”

  “黄继光!黄继光!黄继光!”

  当英雄的名字再次被呼唤,连队官兵铿锵的应答声在野外驻训场上空久久回荡。(特约通讯员 姚十全)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在世界制造业大会看机器人大显身手

  • 高粱红了 “丰”景如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今年5月29日,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311P主带彗星是运行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小行星带中的小天体,同时具有传统彗星的物质构成特征和小行星的轨道特征。
2025-09-22 10:06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研发出能够在人体血液环境中实现即时强效黏合的骨胶水材料,为粉碎性骨折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模式。
2025-09-22 10:06
如何加快提升食品安全与健康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丰富多样、更加营养健康的食品,值得每一位食品从业者思考。
2025-09-22 10:00
20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雪山牧场,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15米口径亚毫米波望远镜正式启动建设。
2025-09-22 09:59
我国是蔬菜消耗大国,人们对蔬菜的需求无外乎绿色、安全、营养,解决这些诉求要依靠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推广应用。
2025-09-22 09:55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研发投入强度达2.68%;研发人员总量位居世界第一。
2025-09-19 09:59
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仿真技术,开发数字化、智能化评估工具,突破青少年国防素养评估的时空限制和算力瓶颈。
2025-09-19 09:56
大质量恒星是指质量大于8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它们往往形成于大尺度、复杂且高度动态的气体环境中,在宇宙演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2025-09-19 09:53
近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本次任务中的一颗卫星使用了全球首款卷式全柔性太阳翼。
2025-09-19 09:48
秋日的阳光遍洒层层山峦,照得坡地上整齐排列的深蓝色光伏板熠熠生辉。
2025-09-19 09:38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研究员曹湖军、副研究员张炜进团队在氢负离子导体开发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9-18 09:52
工业遗址与科幻主题联动,带来现实与想象交错的奇妙感受;科技手段还原知名IP场景,让游客沉浸到小说里的名场面;利用独特地质地貌,打造“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来一场新鲜、有趣的科幻游,成为不少人出游的选择之一。如何做好科幻与文旅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供给?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探索。
2025-09-18 09:50
记者17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部署在四川省资阳页岩气田的2口评价井测试产量均超百万立方米,其中资页2-501HF井试获日产气140.7万立方米,刷新我国页岩气测试产量最高纪录。
2025-09-18 09:44
当今中国,科学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人才培养的根基与路径,科学教育的潜力将变成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实力。
2025-09-18 09:43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
2025-09-18 09:40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