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西藏军区某旅优化训练模式培养驾驶人才——
新驾驶员驱车驰骋雪域天路
初秋时节,蜿蜒的青藏线上,西藏军区某旅一辆辆军车正在执行高原运输任务。
路面湿滑、视野受限,行进途中列兵周殿坤驾驶的车辆突然发生侧滑。车窗外,一边是陡峭的悬崖,一边是耸立的峭壁,关键时刻,周殿坤在一级上士杨俊驰指导下,熟练使用“稳方向、轻点刹、缓回正”方法,稳稳操控方向盘,不断调整车身方向和车速,很快化解险情。
据了解,此次任务中,有多名驾驶员是入伍不久的列兵。“按惯例,驾驶员需经过一年跟班见习才能执行高原运输任务。”该旅领导告诉笔者,今年以来,他们打破“一年跟班见习”的传统做法,推行“科学组训、帮带实训、模拟强训”的训练模式,帮助新驾驶员加速成长。
该旅制订“以老带新”帮扶机制,安排经验丰富的驾驶员与新驾驶员结成对子,围绕车辆性能、操作技巧、路况判断等内容进行“一对一”帮带,在实驾实训中帮助新驾驶员夯实基本功。为提高新驾驶员执行多样化运输任务的能力,他们引入模拟训练系统,携手厂家技术人员设置“冻土地带起伏路况”“极端暴风雪环境”等复杂驾驶情况,组织新驾驶员逐个场景锻炼高原驾驶本领。此外,该旅还精心组织心理强化训练,组织优秀驾驶员开展集中授课,分享执行任务中遇到险情时的心理调节方法,结合常见险情逐个讲解应对技巧,帮助新驾驶员提升心理素质和应急应变能力。
车窗外,壮美的青藏高原风景如画,发动机的轰鸣与秋风的呼啸,交织成属于汽车兵的进行曲。“高原天气瞬息万变,这个山口虽是晴空万里,下个山口就可能遇到冰雹、强侧风。”随车队执行任务的该旅作训科李科长告诉笔者,此次任务沿途要经过多个海拔超过5000米的山口,氧气稀薄、道路曲折,有的路段常年积雪、暗冰遍布,对新驾驶员们来说是很大挑战。
任务筹备阶段,该旅召开任务准备会,组织作训参谋、营连主官和优秀教练员展开专题讨论,大家形成共识:既要确保按时完成运输任务,也要充分发挥任务练兵作用,让新驾驶员在任务中经受锻炼、增长本领。随后,该旅结合平时训练总评和阶段性考核成绩,从全旅范围内选拔综合素质突出的新驾驶员组建“技能强化班”,依据此次运输任务特点,为他们量身定制强训计划。
选拔名单公布后,列兵王德旭既兴奋又紧张。平时虽然训练成绩优秀,但由于青藏线海拔高、险难路段多,他心里还是有些犯怵。“高原路虽险,跟着学、照着练,肯定能行!”结对帮带王德旭的一级上士孙武龙一边鼓励他坚定信心,一边结合多次执行高原运输任务的经历,向王德旭传授高原弯道控速、冰雪路面防滑等技巧。笔者翻看王德旭的训练笔记本看到,上面不仅详细记录了“入弯前必须充分减速,靠惯性过弯”等心得体会,还写下了“坚定信心,我能行”等话语。
任务当天清晨,孙武龙郑重地将军车钥匙交到王德旭手中。摸着军车钥匙,王德旭感到沉甸甸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任务途中,王德旭按照孙武龙讲授的驾驶技巧,成功处置多个突发特情,稳稳驾驶车辆行驶在高原路。
从朝阳初升到繁星满天,从艳阳高照到大雨突降,新驾驶员们驾驶车辆翻越高山峡谷,历经多个昼夜顺利完成运输任务。任务结束后,该旅及时组织复盘总结,梳理新驾驶员在任务中暴露的短板弱项并逐项制订改进措施。该旅领导介绍,下一步,他们将持续优化“科学组训、帮带实训、模拟强训”训练模式,将新驾驶员们纳入日常任务计划,在实训实保中加速战斗力生成。(朱凤龙 特约通讯员 李松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