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从胶东到绥远:抗日将领梁立柱的烽火人生与后人的传承
首页> 军事频道> 军旅人生 > 正文

从胶东到绥远:抗日将领梁立柱的烽火人生与后人的传承

来源:红色时间2025-10-09 09:51

  梁立柱像

  胶东防线:初显铁血风范(1928~1938)

  梁立柱,字巨擎,号乐山,1898年6月5日出生,祖籍为河北威县东大城(今常屯乡北大城四村)。他身高达1.90米,魁梧挺拔,尽显骑兵将领的凛然气魄。20世纪30年代,梁立柱担任国民革命军暂编第1军第2师中将师长,负责驻守青岛、烟台、蓬莱、龙口一带,肩负起保卫胶东海岸线的重任。

  1928年,局势紧张,日军以“演习”为幌子,妄图强行登陆烟台港。在这危急时刻,梁立柱未等上级指示,果断下令全师进入战备状态。他亲自率领骑兵连沿着海岸线严密布防,马蹄声声,扬起阵阵尘土,充分展现出坚定的守卫决心。日军看到严阵以待的中国军队,最终被迫撤离舰艇。此次事件使梁立柱声名远扬,他的果断与勇敢,为后续的抗战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

  1932年,梁立柱驻防烟台期间,积极组织“海岸防御演习”。他凭借卓越的军事智慧,将骑兵改编为快速反应部队。同时,他对蓬莱炮台进行加固改造,经过精心设计,改造后的炮台射程能够覆盖龙口海域。此后,日军的骚扰活动明显减少,梁立柱以实际行动捍卫了国家主权,也逐步形成了“主权问题寸步不让”的军事风格。

  主动请缨:奔赴抗战前线(1938)

  1938年8月,梁立柱从中央军校(陆军大学14期正则班)毕业,此时他面临着人生的重大抉择。国民政府有意留他在重庆担任要职,并为其提供了优渥的生活条件。然而,梁立柱心中始终牵挂着国家和民族的安危,他毅然决然地选择奔赴抗日前线。1939年3月19日他调任第8军副军长,协助李玉堂军长阻击日军,屡挫敌锋;1940年,进入傅作义领导的抗日主战场——绥远前线。此后,他历任陆军暂编第10师中将师长(隶属暂编第4军,军长董其武)、陆军新编骑兵第3师中将师长(隶属骑兵第4 军,军长董其武、袁庆荣)、陆军暂编第3军(军长袁庆荣)中将副军长。

  他的嫡孙女梁若冰在接受采访时动容地说:“祖父放弃安逸选择战场的精神,至今激励着我们家族后人。”这一决定不仅体现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更预示着他将在绥远战场开启一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

  绥远战场:六年坚守与辉煌(1939~1945)

  在绥远前线,梁立柱与日军鏖战6年,军事才能尽显,屡立战功。

  在率师守卫后套平原门户——退水渠警戒线时,他多次与日军及汉奸王英的“大汉义军”交锋,每次都缴获武器弹药、带俘虏凯旋。

  1942年2月1日战斗尤为激烈。日军出动精锐骑兵第 13联队(小原联队)及一个炮兵中队,乘数十辆汽车猛攻,扬言半日消灭警戒线上的骑兵。战斗从1日晨持续至2日下午8点,日军败退。此时,汉奸王英匪部大量兵力涌来。

  敌众我寡,梁立柱指挥若定,组织部队多方向出击分散敌人进攻力量,顶住王英匪部,使其无法与日军会合。同时联系增援的步兵第十七师刘万春将军,刘将军派第二团火速增援,双方对峙。

  2月8日下午,刘万春将军到司令部。梁立柱提出“智追”战术获赞同。他派骑三师副师长郑海楼率两骑兵团,凌晨前绕黄河北岸偷袭日军公庙子村,占领后强攻退水渠黄河入口处。主阵地步兵、骑兵两团与郑海楼部呼应夹击日军。

  战斗激烈,梁立柱身先士卒,小腿中枪仍坚持指挥。此战重创日军,击毙、俘虏日、伪军各百余名,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及物资。但他因未及时包扎,流血过多在总结会上晕倒。经抢救脱险,却留下终身残疾。

  庆功会上,傅作义将军感慨:“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梁之来我,惜乎晚矣。”高度评价梁立柱,将其视为麾下抗战名将。

  历史尘埃:重新发现英雄事迹(1946~1986)

  1945年10月,梁立柱获颁忠勤勋章(编号第4827号),次年5月再获胜利勋章。1946年9月18日,积劳成疾的梁立柱病逝于南京中央医院。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他的事迹被尘封在历史的尘埃中,鲜为人知。

  忠勤勋章

  直到1986年,情况出现了转机。当年5月,梁立柱的儿子梁子筠(时任民革北京市石景山区工委主要负责人)携女儿梁若冰拜访董其武将军(时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董其武将军对梁立柱的英勇事迹记忆犹新,他出具了亲笔证明。同年,《人民政协报》发表了梁子筠的文章《一位鲜为人知的抗日将领》,首次系统地披露了梁立柱的抗战经历。董其武将军在证明中特别强调:“梁病逝于解放战争初期,未曾参加反人民内战。”这一证明,让梁立柱的英雄形象更加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后人传承:延续家国情怀(2015~2025.9)

  梁立柱将军的嫡孙女梁若冰身为光明日报资深记者,依托自身职业优势持续挖掘家族抗战史。她于2015年、2025年分别代表家族领取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与80周年纪念章,并于2015年9月19日返乡威县汇报研究成果,获得当地政府及民众的热烈欢迎。通过系统整理,她还原了祖父从胶东到绥远的完整抗战轨迹。

  梁若冰的研究揭示了梁立柱卓越的军事智慧。他将骑兵战术巧妙应用于战场拼杀和战后防御,使骑兵在战前战后都能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在物资匮乏的条件下,他还能维持部队的战斗力,确保部队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

  2025年9月18日,梁若冰和家人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传承抗战精神。

  梁若冰表示:“祖父用行动证明,爱国主义精神是放弃安逸选择战场,是在绥远坚守六年的具体实践。”如今,她正通过撰写回忆录、参与抗战纪念活动等方式,传承这份家国情怀,让更多的人了解梁立柱的英雄事迹,铭记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

  

  作者简介:张英超,河北威县人,现任邢台市方志谱牒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等职。搜集抗日将领梁立柱资料,田野调查,研究史略,积之十年,值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连缀成篇,以传承抗战精神。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文昌航天科普中心焕新升级

  • 三名科学家获得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