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如何辨别虚假信息?这堂“互动体验式”教育课为你揭秘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如何辨别虚假信息?这堂“互动体验式”教育课为你揭秘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5-10-16 09:56

  慧眼识伪:循循善诱一堂课

  ■宋日升 卓应超 解放军报记者 向黎鸣

  在信息高速传播的当下,网络小道消息、不实传言如同隐形的“干扰源”,不仅容易误导认知,更会对部队思想稳定造成潜在影响。对于军人而言,思想的清醒与认知的坚定是履职尽责的前提,若被碎片化信息裹挟、被片面传言误导,轻则影响个人判断,重则动摇军心士气。

  那么,如何让官兵真正看清谣言本质、筑牢思想防线,提高辨别虚假信息能力?前不久,第73集团军某旅运输修理连指导员张顺标抓住新时代官兵思维活跃、喜欢互动等特点,通过在课堂上做小游戏、实景模拟等方式,把抽象的道理变得可触可感,取得了良好效果。让我们走进课堂一探究竟。

  ——主持人 冯 升

  课堂实例

  授 课 人:第73集团军某旅运输修理连指导员 张顺标

  授课时间:9月25日

  金秋清晨,第73集团军某旅运输修理连学习室内,一堂教育课火热开讲。

  “今天,我要和大家交流的话题是‘拒绝网络小道消息’。那么,为什么要拒绝网络小道消息?来,咱们先做个小游戏——耳语传话!”授课开始,该连指导员张顺标这个别出心裁的开场白,顿时引起官兵的兴趣。

  很快,10名战士上台站成一排。张顺标将写有简单指令的纸条交给第一名战士,并贴近他耳朵说:“记住内容,低声传给下一位。”

  这名战士看完纸条上的文字,立刻侧身对第二名战士耳语,后面的战士依次传递。很快,指令传到了最后一名战士耳中。“请你大声说出听到的内容!”张顺标说道。

  当最后一名战士说出指令内容后,张顺标顺势打开纸条。大家惊讶地发现,仅仅经过10个人的传递,指令中的时间、事件等几处重要信息就变了样,有的甚至南辕北辙。

  “这就是谣言滋生的主要原因——信息在传播中会不断失真。”张顺标趁热打铁,“大家想想,一句普通的指令经过多人转述就面目全非,要是在网络上被别有用心的人添油加醋、断章取义,再配上耸人听闻的标题,是不是很容易变成扰乱人心的猛料?”

  “这就叫‘流言猛于虎’。”张顺标话锋一转,“在军营,信息的准确传递,直接关系到命令执行和任务完成。如果我们轻信网络传言、随意传话,小则影响内部氛围,大则干扰战斗力建设,甚至还会让自己误入歧途、犯下大错。”

  “那我只上网浏览,不转发不评论,总不会出问题吧?”此时,列兵小孙发问。

  “这个问题问得好。”张顺标转身从教具箱里拿出3张画铺在桌上,分别是暴雨中倾斜的房屋、洪水里漂浮的家具、救援人员蹚水前行的背影。

  “小孙,你先看这3张画。”小孙定睛凝视,怎么看都像一场严重的洪涝灾害。

  这时,张顺标又拿出第4张画铺在旁边,小孙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前3张只是局部特写,而真实场景是部队防汛训练,倾斜的房屋和漂浮的家具都是临时制作的模型。“刚才没看全的时候,还以为哪里发生了大灾害。”小孙不好意思地说。

  “这就是谣言有意制造的陷阱——用片面信息诱导主观判断。”张顺标指着画说,“网络上的小道消息就像前3张画,往往只给你看局部或片段,故意隐去前因后果。你以为‘不转发就没事’,但这些碎片化信息已经足够让你自动脑补出事实‘真相’。”

  见大家纷纷点头,张顺标语重心长地说:“咱们军人肩负着保家卫国的使命,更要警惕类似的片面信息诱导。‘欲败其军,先乱其心’。一些敌对势力就是通过散布片面信息、制造虚假场景和叙事,试图动摇我们的军心士气。前阵子网上流传的个别涉军谣言,其实是经过剪辑拼接的,可不少人没看到全貌就信以为真,这就是典型的‘用局部假象误导整体判断’。”

  “看来‘光看不说’也可能被误导。”听到这里,小孙感慨,“虚假信息要是在战场传播,危害不可想象!”

  “对,战场虚假信息的危害是致命的!”张顺标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个简易沙盘,“某部开展对抗训练,有个‘小插曲’正好能佐证这个问题。”

  见官兵们的目光聚拢过来,张顺标开始讲述。当时,红方“尖刀班”刚抵达预定集结点,通信兵突然截获一段“蓝方密语”,内容是“今夜22时,对红方左翼补给线实施爆破”。“尖刀班”班长没多想,立刻向上级报告,还建议提前转移补给车。

  “结果呢?”大家忍不住追问。

  “结果红方后勤保障组连夜调整部署,折腾了大半夜,却不见蓝方踪影。后来才知道,那段‘密语’是蓝方故意泄露的假情报——他们真正的目标,是红方因转移补给车而暴露的指挥车。”张顺标说着,用粉笔在“补给车”和“指挥车”之间画了条红线,“这就是战场虚假信息的常用手段——用看似有价值的情报,诱导对方自乱阵脚。”

  “就像咱们平时保养装备,不能光看零件表面没锈迹就觉得没问题,还得查参数、试性能,才能排除隐患。”张顺标敲了敲黑板,“战场信息判断也是同样的道理。战备训练,咱们要锤炼的除了技战术,还有‘去伪存真’的判断力。”

  听到这里,下士王可若有所思地说:“难怪上次训练,连长让我们截获信号后,必须先和前期侦察到的蓝方动向比对,还得找通信技师核实信号频段——原来这就是在练‘去伪存真’的本事。”

  “指导员,面对可疑信息,我们该怎么做?”王可问道。

  “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讲的重点内容。”张顺标告诉大家,面对可疑信息要做到“四问”:看到一段视频,先问前因后果是什么;听到一个传言,先问证据来源在哪里;遇到模糊信息,先问官方通报有没有;拿到一份情报,先问来源是否可靠,再看是否符合战场态势,最后核对是否有其他证据佐证。

  他进一步解释:“此‘四问’不是不信任谁,身为军人,必须保持政治敏锐性和思维严谨性。对待不明信息,我们不能被表面现象牵着走,要学会追溯源头、看清全貌。尤其对涉军敏感信息,更要头脑清醒,防止被情绪裹挟,被杂音干扰。”随后,张顺标让大家围绕“如何辨别生活中和战场上的真假信息”这一主题展开分组讨论。官兵结合自身经历分享心得体会,课堂气氛十分热烈。

  授课临近尾声,张顺标总结道:“谣言的本质是信息失真,而破除谣言的关键是保持理性——因为,谣言止于智者。”

  讲到动情处,张顺标目光坚定地看着大家:“作为军人,我们既要守住战场上的阵地,也要守好思想上的阵地。希望同志们把这堂课讲的内容运用到日常工作训练中,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遇到传言不盲信、不传播,遇到疑点主动核实报告。同时努力淬炼识别虚假信息的‘火眼金睛’,提高打赢本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复杂信息环境中保持清醒和坚定,在战场上所向披靡!”

  话声刚落,官兵纷纷起立,现场响起了热烈掌声。

  课后赏析

  多一些“互动体验式”教育

  ■郑亚鹏

  教育是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教育方法新颖、互动性强,容易引起官兵的参与兴趣;教育方法单调死板,则难以让官兵集中注意力,更遑论取得实效。这堂课恰好印证了这一点。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新时代官兵思维活跃、见多识广,张指导员没有进行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耳语传话”小游戏、“局部与全貌”绘画对比等手段,让官兵在亲身参与中主动思考,在趣味互动中深化认识。由此可见,要使教育入脑入心,就必须紧贴官兵认知特点,搭建起从“知”到“信”的桥梁。

  应该看到,“互动体验式”教育并非简单追求“玩游戏、做实验”的热闹,更不是让教育沦为形式化的“娱乐活动”。其关键在于把握好“体验”与“说理”的平衡——游戏是载体,而非目的;互动是手段,最终要落脚于思想升华,触动心灵。就像张指导员在做完游戏后,引导官兵思考信息失真对部队的影响,在绘画对比后,强调军人要练就看全貌的本事,正是这种画龙点睛、一语中的的精准引导,让官兵在感性体验中沉淀理性认知,在情感共鸣中强化思想认同。

  教育创新无止境。新时代军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多一些接地气、有温度的“互动体验式”课堂。各级教育者应积极探索贴近官兵、贴近实际、贴近时代的教育形式手段,把远的拉近、把虚的讲实,让教育真正成为“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心灵对话,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为强军兴军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活力。

[ 责编:茹行止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广交会参展企业超3.2万家创历史新高

  • 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分辨光谱成像芯片“玉衡”,实现了亚埃米级光谱分辨率、千万像素级空间分辨率的快照光谱成像。
2025-10-16 09:50
10月13日至15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在大连举行。近日,天津市河东区大王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了天津市国产九价HPV疫苗的首针接种,而这背后,离不开专利技术的支撑。
2025-10-16 10:06
10月的上海淀山湖波光粼粼,岸边的东方绿舟国防园已万事俱备,只待“2025年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IUSAC2025)”拉开帷幕。
2025-10-16 09:48
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
2025-10-16 09:48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正式发布,其带宽突破90GHz、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标志着全球电子通信产业迎来超高速信号“中国标尺”。
2025-10-16 09:44
在15日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5年年会开幕式上,生态环境部部长、国合会中方执行副主席黄润秋表示,要以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为牵引,深化美丽中国建设推进落实机制,分级分类推进美丽中国地方实践。
2025-10-16 10:02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钱毅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粮食储运等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26个部级粮食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以及百余个地方研发创新平台。
2025-10-15 10:49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表示,中国机器人正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逐步从实验室走进工厂生产线和各国百姓家。林剑介绍,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此前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
2025-10-15 10:45
约两年前,谷歌旗下深度思维公司宣布,借深度学习技术发现220万种新型晶体材料。科学家期待借助AI,设计出可规模化生产、真正影响日常生活的先进材料,让AI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价值真正落地。
2025-10-15 10:44
盼望北极熊出现,是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进入北极圈后的心愿。午后,按照防熊预案部署,考察队决定使用直升机对其驱离,以保证冰面作业人员安全,快速完成冰上作业任务。
2025-10-15 10:40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已有超6000台无人配送车投入规模化应用,为100多个细分场景用户交付上亿件订单。随着智能技术与现代物流深度融合,在城乡经济循环中,无人配送车有了更多打开方式。
2025-10-15 10:20
不久前的国庆中秋假期,人形机器人俨然成为多地商场、工厂、医院甚至众多家庭的“明星”。这款名为Galbot的人形机器人来自银河通用,已正式“入职”该智慧工厂,承担自动质检、零部件分拣与搬运等复杂任务。
2025-10-14 09:57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
2025-10-14 09:56
最长主跨跨径、最高主塔塔高、最大锚碇基础、最大主缆规模、最多车道数量……狮子洋大桥集齐了双层悬索桥的多个世界第一。
2025-10-14 09:55
13日18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0-14 09:53
日前从2025龙骨坡遗址学术研讨会获悉,龙骨坡遗址第5轮发掘获得的粪化石中,有几枚被确认为剑齿虎粪化石。
2025-10-14 09:51
十多位国内外医学“大咖”在接受“新华深读”栏目采访时表示:结节检出率升高,核心原因是检查设备精度的显著提升,让过去难以发现的微小结节“无所遁形”。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体检普及度的提升,甲状腺、乳腺及肺结节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2025-10-13 10:26
现有将聚合物转化为金属或陶瓷的技术,往往会导致材料多孔、强度不足,而且部件会出现严重收缩,导致变形。这种3D打印工艺实现了从“制造零件”到“生长功能”的跨越,有望为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2025-10-13 10:24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9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他们首次拍摄到两个黑洞相互环绕运行的无线电影像。由芬兰图尔库大学天文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瞄准一个异常明亮的星系核心中心区域名为OJ287的类星体,成功拍摄到其中两个黑洞相互绕行的珍贵画面。
2025-10-13 10:2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