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助力新排长走好“官之初”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助力新排长走好“官之初”

来源:解放军报2025-11-19 11:27

  陆军某旅探索建立“点餐式”培训机制—— 助力新排长走好“官之初”

  初冬的闽南,细雨纷飞。陆军某旅训练场上,一场连战术考核正在紧张进行。

  抵近“敌”前沿阵地,多个战术小组迅速展开行动。向前推进中,“敌”依托坚固火力点和防御工事顽强抗击,担任主攻的某连二排“伤亡”不小。关键时刻,在该连见习锻炼的新排长张轩鸣主动带领纵深穿插组,迂回突破多道防线,直插“敌”指挥所,一举扭转战局。

  面对近似实战的考验,刚毕业的新排长凭什么带队打出漂亮仗?该连所在营郑营长告诉笔者:“这要得益于今年旅里建立的新排长‘点餐式’培训机制。”

  以往,新排长分配到旅队后,往往会被集中到荣誉连队见习锻炼。如此安排,效果明显,但也有不足之处。

  去年,一次建制连比武考核,让某荣誉连队张指导员印象深刻。当时,经过多课目激烈比拼后,部分见习新排长由于体能素质不过硬,在5公里武装越野中拖了连队后腿。受此挫折,一些原本自信满满的新排长情绪低落。

  与此同时,新排长所在的荣誉连队也有苦衷:连队自身工作本就千头万绪,还要连续几个月承担新排长培训任务,有时很难平衡兼顾。

  “新排长能力素质、专业岗位各不相同,如果片面追求高起点,不考虑自身情况,就会影响他们的成长。”为破解现实矛盾困难,该旅经过广泛调研,决定改进以往做法,探索建立“点餐式”培训机制:新排长先以普通一兵身份到荣誉连队感悟传统、培塑作风后,再根据自身需求选择1个特色连队,完成后续见习锻炼。

  如何让初到基层一线的新排长合理作出选择?该旅机关梳理汇总各连队专业、装备、任务等信息,通过实地参观、现场答疑等方式,进行集中宣介。在此基础上,鼓励新排长结合自身经历、能力短板和任职规划自主填写“志愿”。

  新排长张轩鸣在军校期间喜欢研究步兵战术,听说某装步连即将在连战术检验中接受全面考核,他毫不犹豫选择到这个连队进行第二阶段的加钢淬火。

  一次战术训练,该连贺连长安排他以排长身份担任战斗小队指挥员。张轩鸣本以为自己轻车熟路,可一进入角色却状况频出:“敌情”分析不准、人员编组失当、战场控制混乱……眼看整支战斗小队被判“阵亡”,张轩鸣痛定思痛,立誓苦练,一雪前耻。

  在连队支持下,张轩鸣加入驾驶、射击、通信3大专业技师所在的“三互小组”,全面学习装备性能。同时,连队干部还安排他参与训练课题攻关,研究战术战法,练习指挥协同,展开仿真推演。随着一项项军事技能空白被填补,张轩鸣也加速从“学员”向“指挥员”转变。

  与张轩鸣的专业对口培训不同,侦察专业毕业的新排长王坤没有选择侦察连,而是来到装甲步兵连见习锻炼。他认为,只有深入了解主战连队的运作模式,所学专业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自己也能更科学地规划今后的发展。

  见习锻炼期间,王坤一边快速融入连队、学习装甲步兵专业,一边细心记录连队骨干对信息情报获取应用的经验感悟。一段时间后,他跟随该连优秀车长张赛,以一名备用车长身份参加营连战术考核,不仅摸清了情报信息的战场流转链路,还提升了装备操作水平。

  多样化的选择提供了多元化的成长路径。装甲专业新排长崔梓轩到综合演练排名第一的坦克连见习锻炼,瞄着成为“专业能手”的目标固强补弱;通信专业新排长刘天昊走进支援保障连,系统学习破障、侦察等专业知识,强化合成思维……

  “推行‘点餐式’培训机制后,新排长见习锻炼不再是以前那种‘大呼隆’,变得更有针对性了,质效显著提升。”该旅“管理教育模范连”蔡指导员介绍,他们为所有见习锻炼的新排长细化了“成长清单”,帮助他们结合岗位实际、个人特长和志向快速成长。

  “新排长见习锻炼虽然时间只有几个月,但对他们走好‘官之初’至关重要。”该旅人力资源科李科长说,“这也是一个筛选和提高的过程,为新排长定岗提供参考。”(王梦圆 毛英椿)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 银川:做好供热保障 群众温暖过冬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